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情况介绍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情况介绍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情况介绍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固原市境内的六盘山主峰之上,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为纪念红军长征翻越六盘山及长征胜利70周年而建的区内最大的红色旅游景点。

六盘山古名陇山、鹿盘山,位于宁夏南部隆德与固原两县交界处,地跨甘肃、宁夏两省区,西山体陡峭,攀山大道有六盘而得名。

山势挺拔雄伟,素有“关中项北,河陇咽喉”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一九三四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为挽救民族危亡,北上抗日,举行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大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

六盘山是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山红二十五军、红一、二、四方面军先后经过六盘山地区,一路战凶玩,擂火种,勇往直前,胜利到达陕北。

一九三五年七月,中共鄂豫陕省委获悉红一、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师并继续北上的消息后,为策应中央红军的北上行动,由政委吴焕先、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率领红二十五军自7月16日从陕西省长安县沣峪口出发,西出秦岭,北渡渭河,于8月15日转战至宁夏六盘山地区西吉县单家集、兴隆镇一带。

因当地是回族聚居区,为严格执行民族政策,政委吴焕先召开全军动员大会,宣布了“三大禁令、四项注意”:禁止部队驻扎清真寺,禁止在回民地区吃大荤,禁止打回民中的土豪;注意尊重回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注意使用回民水桶在井里打水,注意回避回族青年妇女,注意实行公买公卖等。

由于红二十五军开展了创造性的卓有成效的群众工作,广泛深入地宣传了党的抗日主张和民族宗教政策,受到了当地回族群众的热烈欢迎和衷心拥护。

部队在兴隆镇、单家集一带休整3天。

休整期间,军领导向兴隆镇清真寺赠送绣有“回汉兄弟亲如一家”锦缎匾,以及元宝、肥羊等礼品。

8月17日,红二十五军将士精神抖擞,整装出发,沿西兰公路北侧东进,当晚攻占隆德县城,歼守敌第十一旅二团一营大部,俘该县县长、保安团长等30余人。

部队连夜由杨家店翻越六盘山,至次日拂晓,部队东进至和尚铺、蒿店,于瓦亭附近与敌三十五师一0五旅一部遭遇,将敌击退,毙敌数十人,缴获战马17匹。

此后,红二十五军过斜诃子沿北原出固原,绕平凉县城东进,经马莲铺、四坡村、板桥镇等战斗,于9月15日到达陕西省延川县永坪镇,16日同红二十六、二十七军胜利会师,18日三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

红二十五军是红军长征中经过宁夏六盘山的第一支红军部队。

毛泽东曾经夸奖说:红二十五军政策水平很高,民族政策执行得很好。

红二十五军离开固原后,不久,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攻克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境内,将北上红军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部,分左右两路向陕北挺进。

10月5日,右路一纵队在林彪司令员、聂荣臻政委和左权参谋长率领下,由静宁界石铺,进入单家集、兴隆镇。

右路二纵队由彭雪枫司令员,李富春政委和肖劲光参谋长率领;三纵队由叶剑英司令员、邓发政委和张经武参谋长率领,亦于同日低达公易镇。

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博古等中央领导人沿一纵队行军路线,于下午到达单家集,周恩来率中革军委机关随三纵队行止。

由于红二十五军经过时给当地群众留下了极好影响,红军所到之处,当地回族群众纷纷走上街头,摆设委案,用水果和食品欢迎红军,称红军是“回民的军队”、“仁义之师”,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爱戴和拥护。

10月6日拂晓,二、三纵队从公易镇出发,过葫芦河、将台堡,当晚在西吉县马莲宿营;毛泽东和一纵队从单家集出发,经兴隆镇、什字乡进入现原州区的张易宿营。

10月7日凌晨,陕甘支队大部队从张易镇开拔,转入山沟小路,经王套、后莲花沟进入六盘山主脉地带。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随军登上六盘山,毛泽东主席于戎程中吟哦成诵,构思创作了饮誉中外的著名诗篇《清平乐·六盘山》。

此时,后有敌尾追之兵,前有堵截之敌。

红军迅速翻越六盘山进至青石嘴,挫败敌门炳岳部的拦堵,后卫部队冲破敌何柱国骑兵团围困,部队兵分两分别到达古城乡和挂马沟。

10月8日,陕甘支队攻占彭阳县城。

10月9日,陕甘支队出彭阳县境内,10日到达甘肃省镇原县三岔,与陕北刘志丹派来的交通员顺利接头。

其后,经环县于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和红十五军团会师。

1936年5月,红军为扩大根据地,接应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开始从陕北西征进入宁夏六盘山地区,占领海原、同心一线。

9月,红一军团第一师和骑兵第三团组成特别支队,由军团政委聂荣臻率领策应红四方面军作战,于10月9日与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总部和二军团在总指挥贺龙、政委任弼时、副政委关向应的带领下到达西吉将台堡,与代军团长左权、政委聂荣臻、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等率领的红一方面军一军团和第二师(师长杨得志、政委肖华)会师。

之后,红军三个方面会集同心城,会战山城堡,陆续到达陕北,胜利结束了长征。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是为隆重纪念红军长征翻越六盘山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而建。

是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激励更多的人们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是红军长征路上建筑规模较大的纪念场馆之一。

它主要反映的是红军二十五军,一、二、四方面军长征经过六盘山地区的军事及其他活动情况。

主要亮点有: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一词的形成过程:1935年10月7日毛泽东同志登上六盘山后,饱览六盘雄姿,他对张闻天、彭德怀等同志说“这里可观三省,快到陕北了”。

此时此刻,蓝天白云、北雁南飞的情景让他心潮澎湃,他在山顶临风寄怀,构思了词作〈长征谣〉。

7日晚,毛泽东住在彭阳县古城镇阳洼村张有仁家的窑洞,在如豆的灯光下,用笔记录下白天在六盘山上吟诵的〈长征谣〉初稿。

到达陕北后,整理成著名的词章〈清平乐·六盘山〉。

1957年在〈诗刊〉创刊号上首次发表;1961年,应宁夏负责人要求,毛泽东手书全词,这首词从此广闻天下。

(“吟诗台”是当年毛泽东吟哦成〈长征谣〉的地方)。

青石嘴战斗,装备组建了红军第一支骑兵侦察部队:1935年10月7日,在六盘山,一纵队指挥员林彪、聂荣臻、左权在勘察东麓敌情时,发现约两个连的敌人进入青石嘴一带,正好处在红军前进方向。

聂荣臻将此情况向毛泽东汇报。

毛泽东当机立断,决定歼灭来敌。

一纵队当即召开会议部署了奇袭青石嘴的战斗当时敌人正在埋锅造饭,红军隐蔽进行,形成包围之后,战斗打响。

由王开湘、杨成武部正面攻击,杨得志、肖华部和张鼎山部两侧包抄,陈赓、邓飞部后援,消灭了敌门炳岳部向固原运送军装和弹药的两上连,缴获大量弹药和被服,俘敌100人。

缴获战马100余匹。

一纵队就用缴获的战马和装备组建了一支也是红军第一支骑兵侦察部队。

纪念馆整体造型别致,庄严肃穆,气势恢宏:纪念馆总投资约4000多万元,整体建筑由纪念馆、纪念碑、纪念广场(迎壁墙三面红旗、铜铸红军群雕)、纪念亭、吟诗台五部分组成。

其中纪念馆展馆面积2159平方米,展馆顶部即纪念平台海拔2832米,面积4900平方米,由78个直径为1.2米的圆柱撑空,花岗石贴面。

纪念碑坐落实在纪念馆顶部平台上,高26.8米、长18米,宽4.5米,正面为江泽民同志题写的“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名,东西两侧分别是毛泽东手书的著名诗篇《七律·长征》和,《清平乐·六盘山》,用纪念馆作纪念碑的基座,碑下有馆,馆上有碑,构思堪称巧妙。

纪念广场占地1000平方米,门口两组群雕再现了回汉人民迎红军和红军翻越六盘山的壮观场面,纪念亭和吟诗台座落在纪念馆对面的山峰上,与纪念馆主体建筑遥相呼应,使整个景区气势恢宏,壮观。

纪念馆依山势而建,整体建筑布局与六盘山自然景观完美结合,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六盘山自然保护区是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半温润区水源涵养林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涵盖了六盘山脉以南的大部。

林地总面积6.79万公顷,有天然林和人工林5.9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4.2%。

自然景观雄奇俊秀,生物资源丰富多样,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一颗绿色明珠。

保护区内群峰拔翠,绵延百余里,气候温润,降水量充沛,森林茂密,溪流密布,动植物资源丰富。

纪念馆建在六盘山主峰之上,置于自然保护区之内,与蓝天白云、高山溪流、森林草甸融为一体,相映相谐。

登上纪念馆,极目远眺,层峦叠嶂,郁郁葱葱,一览无遗,使人心旷神怡,豪情四溢,缅怀先烈之情油然而生,倍感今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勿忘革命先烈英雄气概,牺牲精神。

六盘山是一座绿意盎然之山,是一座红色革命之山,其蕴涵的生机灵气、传承的长征精神,将永远孕育和激励着后世中华儿女。

固原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宁夏固原市境内的六盘山主峰之上,2005年9月18日落成,总投资4000多万元,占地面积5公顷,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整体建筑由纪念馆、纪念碑、纪念广场(迎壁墙三面红旗、铜铸红军群雕)、纪念亭、吟诗台等五部分组成。

1、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由1986年所建的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亭改扩建而成,占地面积2159平方米,由展厅、纪念碑、红旗造型的影壁墙、青铜雕塑等部分组成。

纪念馆共有四个展厅,由“红军不怕远征难”、“红旗漫卷西风”、“三军过后尽开颜”、“不到长城非好汉”4部分组成,展示了红军长征中的上百件遗物、文物、图片资料,仿制了毛主席住过的窑洞等等,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3次经过六盘山区时的斗争历史以及六盘山儿女在长征精神的鼓舞下建设家园的情景。

2、纪念碑:位于海拔2832米的纪念馆顶部,碑高26.8米、长18米、宽4.5米,正面是江泽民题写的“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名,东西两侧分别是毛泽东主席手书的著名诗词《七律·长征》和《清平乐·六盘山》;碑的背面镶刻着“巍巍六盘,浩浩长风。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的碑文。

影壁墙:高12米,长60米,由3面红军军旗构成,上面镌刻着江泽民题写的“长征精神永放光芒”8个大字。

3、纪念广场:占地1万平方米,门口两旁两组群雕再现了回汉人民欢迎红军和红军翻越六盘山的场面。

4、纪念亭、吟诗台:坐落在纪念馆对面的山峰上,长征纪念亭呈红、黄、蓝三色,亭子匾额上的“长征纪念亭”五字是胡耀邦同志的手迹。

毛泽东同志吟诗台青砖作墙、作台,一赭色山石立其上,诗台周遭遍插红旗,西风搅动,猎猎作响当年毛泽东同志就是在这里构思了那首著名的诗词《清平乐&S226;六盘山》。

纪念馆2005年11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列为全国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06年被团中央命名为第四批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六盘山古名陇山、鹿盘山,主峰又称美高山,峰高川多,山道盘旋,是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

一九三五年红二十五军、红一、二、四方面军先后经过六盘山地区,一九三五年十月七日,中央红军在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等指挥下,翻越六盘山,当日下午二时许,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率军登临六盘山主峰,时值仲秋,云淡天高,毛泽东目穷千里,心潮逐浪,畅吟一阕:“天高云淡,望断南归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已二万!六盘山呀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风,今日得着长缨,何时缚住苍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