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江西红色旅游发展前景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江西红色旅游的资源、内涵及意义 (1)(一)江西红色旅游资源的分布 (1)(二)江西红色旅游的内涵 (1)(三)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 (2)1、经济意义 (2)2、文化意义 (2)3、政治意义 (2)二、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2)(一)红色旅游活动形式较单一、死板,吸引力不足 (3)(二)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不高,重复建设严重 (3)(三)不注重对旅游资源重点景点的保护 (3)(四)景区管理松散化 (4)三、红色旅游发展的对策 (4)(一)科学规划红色旅游业的发展 (4)(二)创新质量管理方式 (5)(三)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5)(四)发展的总体布局和战略举措 (5)1、战略布局 (6)2、战略举措 (6)参考文献 (6)摘要: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红色旅游有着特殊的意义。
红色旅游可以增加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操,提高人民群众的革命历史情结,进而促进人民群众的思想和道德素质。
本文通过以江西省红色旅游为例,分析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策略,以期为我国红色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绵薄之力。
关键字:红色旅游资源;红色旅游发展;优势;问题;对策;旅游业一、江西红色旅游的资源、内涵及意义(一)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分布由于历史的原因,红色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省区交界地带,区位偏僻、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是这些地区的共性。
在12个红色旅游重点区中,除了京津和上海等局部地区外,其余大多分布在革命老区,革命老区是红色资源的富集区。
革命老区80%位于山区和丘陵,大多交通不便,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老区生态环境优越,传统民俗文化得到较好的保留,再加上相当一部分红色旅游目的地或红色景区(点)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可以相得益彰。
(二)红色旅游的内涵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革命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活动[1]。
红色旅游所凭借的红色旅游资源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包括长征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重要时期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它们作为全国人民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构成了丰富而特色鲜明的红色旅游资源。
(三)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既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文化工程、政治工程。
1、经济意义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很多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人民群众的生活还比较艰苦。
让革命老区尽快发展起来,让老区人民尽快富裕起来,是党和政府的重大政治责任,是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3]。
发展红色旅游,可以加快革命老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精神文化财富向经济财富的转化,形成革命老区的经济增长点,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
2、文化意义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国家解放的奋斗历程中,培育和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等,是伟大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斗争中的传承、锤炼和升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既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全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征程中极其重要的精神力量,是激发爱国主义思想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最好教材。
革命战争年代需要这些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需要这些精神。
发展红色旅游,寓教于游,寓教于乐,在游览娱乐过程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文化工程[4]。
红色旅游的过程,既是观光游览的过程,也是学习历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过程。
通过发展红色旅游,了解革命历史知识,挖掘革命精神内涵,赋予新的时代特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推动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的升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效途径。
3、政治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斗争,是一段奋斗的历程,是一部辉煌的历史。
发展红色旅游,通过重温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史、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可歌可泣的光荣史,有助于人们了解在中国革命伟大征途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等,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
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就是要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足迹深深地铭刻在华夏沃土和民众心坎里,帮助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代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的基础上,如何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走上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道路,用事实证明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进一步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信念。
二、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随着红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红色旅游业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异军突起,尤其是带动了地处偏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革命老区旅游业的大发展。
但是,与一般旅游业的发展一样,红色旅游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由于人们在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环境的建设中只追求经济利益,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不利,致使红色旅游资源遭受破坏大额现象随处可见[6]。
作为我国旅游业新近崛起的一种主题文化游形式,红色旅游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我们平时所讲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致的方面。
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要求红色旅游者与红色景区大自然、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和人类生存环境等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诸要素协调一致,同生共荣。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红色旅游资源环境,必须对红色旅游环境存在的破坏因素进行分析,才能够寻求出合适的保护红色旅游环境,实现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对策。
红色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红色旅游活动形式较单一、死板,吸引力不足。
红色旅游景区的旅游开发以橱窗、实物展示等静态的呈现方式居多,这种形式既不生动又不活泼,对于旅游者而言缺乏吸引力,难以引起旅游者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共鸣及互动,旅游者参与程度极为有限。
尽管从内容上看,这些红色旅游旨在让游客感受红色文化及革命历史,是高尚而积极的。
但是由于形式单一、死板,最终不可能吸引大量游客,影响红色旅游的效果。
且红色旅游虽然承载着宣扬中华民族革命历史的丰富内涵,但它毕竟是一种旅游形式,因此,除了突出其“红色” 的特点外,还应注重它作为一种旅游形式的一般特征,即娱乐性和消遣性,而只有充分利用更多有效而多样化的形式加强游客在红色旅游中的参与性,提高红色旅游本身的趣味性,才能促进红色旅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不高,重复建设严重。
很多的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肤浅,未能将红色旅游的内涵和精髓深度发掘,脱离了红色景区的传统历史文化,而过于凸显其政治色彩,旅游活动面狭窄、活动内容浅表。
因此,很难让游客融入其中。
有一部分红色旅游景区因为地理位置、知名度和开发程度等原因,一直存在低层次重复建设的问题,严重浪费了资源。
目前的红色旅游景区开发的项目中缺乏“精品项目”和“亮点项目”,难以“留住”游客。
此外,有一些红色旅游景区的“红色”特点不明显,旅游景区内或周边被一些大型现代化建筑物环绕,破坏了“红色”景观,使旅游景区整体风格不协调。
(三)不注重对旅游资源重点景点的保护在很多旅游景区,特别是对景区的一些重要景点,政府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以致于一些急功近利的人们利用这些景区客流量大的优势,在这些景点及其周围保护地带大力兴建招待所、饭店、娱乐场所、医疗机构、购物商店等,严重降低了游客参观游览的积极性,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对于重点景区,在旅游旺季时往往会出现旅游超载,而一些政府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缓解景区接待能力,致使景区超量运载,再加上个别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给景区环境及重点景物造成了极大破坏。
(四)景区管理松散化首先,红色景区同化严重。
我国的很多红色景区在管理上忽视了景区的唯一性,不注重抓住景区的特色,使得游客分不清红色景区间的不同之处。
这就使一部分游客产生了游一当十的心理。
有些游客不禁发出了红色景区咋都一个样的感叹,这样的趋同化无疑给游客心理造成了一个误解,从而影响了整个红色旅游市场的发展。
其次,个别红色景区没有严格按照旅游行业和国家制定的标准对游客进行讲解或出现个别导游游而不导,讲解质量差的现象,再加上年轻人对革命年代的生活体会不深,对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认识不深,对革命思想理解不深,造成了景区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
再次,相关部门未能加强管理,整顿秩序,净化旅游环境,在一些红色景区到处充斥着各种摊贩、算命者、乞讨者和粗俗的摄影摊。
如:在井冈山,导游员将游客带到一个所谓缅之园商场,一位游客被一自称是老乡的经理动情的表演所惑,最终被骗购了数千元的商品,有关领导却并未给这名游客一个合理的说法,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
红色旅游发展的对策要实现红色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分级负责,整合资源,务求实效,加强领导,加大投入[10]。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
既要搞好红色旅游景区自身的规划、开发和建设,还要重视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的开发和建设,把它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对付,为发展红色旅游创造良好的内外部条件。
三、红色旅游发展的对策(一)科学规划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处理好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平衡关系。
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旅游规划必定是一种跨行业、跨地区、跨年度的中长期计划。
旅游规划实际上就是以旅游发展为中心,对资源、人力、财力等进行合理的配置。
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产生经济发展的轻重缓急,起前滞后的情况;也必然会产生宏观利益、整体利益、局部利益、产业利益的矛盾冲突。
所以,规划必须在政府主导下,按照科学的原则合理进行。
政府只有从大局着眼,宏观调控,监督实施。
才能保证取得最佳利益。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并存。
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指以发展旅游业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核心,运用一定的经济手段,有组织的创建和开发旅游资源,使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系统工程。
很显然,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目的是发展旅游业。
旅游资源开发的实质在于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内在价值,提高吸引力,使旅游资源变成显著的旅游吸引物,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多种旅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