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知识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数学知识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数学知识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作者:孙少驰
来源:《文理导航》2018年第17期
【摘要】我们知道高中物理的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特点和数学简约性、逻辑性、精确性的优势相辅相成,因此可以说,数学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现代数学家陈省身教授在一次演讲中提到“物理就是几何”这六个字,巧妙的说明了物理和数学的关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数学和物理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接下来,我将通过举例的方法把高中阶段物理题目中数学知识的运用展示给大家。

【关键词】数学思维;物理解题
物理和数学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可以说数学为物理的解答提供了方法,而物理为数学提供了展示作用的平台。

在平时解答试卷的过程中,经常要用到数学思维来解答物理问题,这样,在答题的过程中就会出现非常好的效果。

一、数学思维在物理解题中的运用
在平时解答物理题目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用到数学的知识和技巧。

通过对这两年物理训练试卷做题的思路可以看出,物理題目中运用到数学技巧的题目所占比重很大,准确的运用数学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节约解题时间的作用。

要知道,在高考理综短短的考试期间,能够快速地解答一道题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我总结的解答物理题中使用的一些数学方法进行举例说明。

(一)巧用对称性
对称现象在我们身边广泛存在。

所谓的对称就是实物在变化的时候会具备一些不变的性质。

如题:如图所示,将一只轻质弹簧的上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下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木板,木板下面再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

当剪掉m后,发现当木板的速率再次为零时,弹簧恰好能恢复到原长,则M与m之间的关系为()
A.M>m
B.M=m
C.M
解析:解答该题时我们要紧紧抓住“现当木板的速率再次为零时,弹簧恰好能恢复到原长”这句话,其中引申的重点就是简谐运动的对称性。

理解好对称性这一点对解决有关问题很有帮助。

“简谐运动”的对称性是指振子经过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位置时,振子的位移、回复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