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职幼儿卫生保健 完整版教学讲义.doc

中职幼儿卫生保健 完整版教学讲义.doc

幼儿卫生保健
绪论
一、幼儿卫生保健的概念和意义:
幼儿卫生保健是一门研究如何保护和增进幼儿健康的学科。

幼儿卫生保健与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及幼儿园的各领域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既为这些学科提供生理上的科学依据,又是职业学校幼教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幼教专业学生将来在幼教岗位上做好幼儿的保育教育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幼儿卫生保健的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呢?
二、学习幼儿卫生保健的方法:
1、调查法,它是经典的研究方法,通过体检、访问、交谈、问卷等手段。

对大
量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来了解幼儿身心变化规律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探讨问题发生的原因,为幼儿卫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

2、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
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3、实验法,是依据一定的理论假设,在严格控制各种有关因素的条件下,对研
究对象施加目的性实验干预,以了解其干预效果的一类方法。

4、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总之学习本学科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掌握学科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活动课和有计划地到幼儿园见习、实习,丰富感性认识,加强对理性知识的理解,注重技能技巧的培养和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求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自觉跟上社会发展形势,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幼儿卫生保健的知识,模范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主动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为幼儿树立模仿学习的榜样.学生对幼儿卫生保健的概念、中西方发展的历史和学习的意义理解较透彻,也能明白学习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但对学好这门学科对学好其它专业理论课程的指导意义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认识和理解。

第一章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第一节奇妙的人体
一、人体的基本形态
人体从外形上可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四部分。

人的头颈包括脑颅和面颅两部分。

头颅里有颅腔,腔内有脑,脑与椎管里的脊髓相连。

面颅上有眼、耳、鼻、口等器官。

颈是头和躯干相连接的部分,比较灵活。

躯干里面容纳了许许多多的脏器。

躯干的前面可分为胸部和腹部,后面可分为背、腰、臀等部。

胸部有胸腔,腔内有心、肺等器官。

腹部有腹腔和盆腔。

腹腔内容纳胃、大肠、小肠、肝、脾、胆囊、胰、肾等器官。

盆腔里容纳乙状结肠、直肠和膀胱。

女性的卵巢、输卵管和子宫也位于盆腔内。

运动灵活的四肢包括上肢和下肢各一对。

人体结构由表及里可分为皮肤、肌肉和骨骼等。

躯干内容纳着许多内脏器官的腔称为体腔。

二、人体的基本结构
人体是复杂的统一的有机体,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一)细胞
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与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一个人的全身大约有75万亿个细胞,100多个种族。

细胞之所以能够进行一切生命活动,与它的化学成分密切相关。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共有60多种。

其中含量较多而生理功能比较明确的约20种。

碳、氢、氧、氮四种元素在体内含量最高,合起来占总量的96%左右。

还有含量较少的钙、磷、钾、硫、钠、氯、镁等元素,以及铁、锌、氟、锰、铜、碘、钴等10多种微量元素。

(二)组织
组织是人体内有许多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结构。

人体的组织,根据形态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类。

(三)器官
器官是指不同组织经发育分化并相互结合构成特定形态和特定功能的结构。

如心脏就是循环系统中的一个器官,其心腔的内皮由上皮组织构成,心壁则主要由心肌组成,还含有一些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

(四)系统
在人体内,若干功能和结构相近的器官,共同执行某一完整的生理功能而组成系统。

人体全身可分为八大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

三、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和生理功能调节
(一)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
人体具有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等基本生理特征,其中新陈代谢是
其他基本特征的基础。

人体内新陈代谢的过程包含许多生物化学反
应,这些反应能在体内顺利进行是由于一种叫酶的生物催化剂在起作
用。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

这种催化能力称为酶
的活性。

人体内已发现近千种酶。

酶的主要特点:
1、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2、酶的催化作用于温度和酸碱度有关
3、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二)人体的生理功能调节
人体有完整的调节机制人体的生理功能调节主要包括神经调节、体液
调节和自身调节三个方面。

神经调节是指通过反射,对器官功能活动
的调节;它的特点是:迅速、局限和短暂。

体液调节是由体内内分泌
腺所分泌的各种激素来完成的。

这些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
处,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基本功能。

自身调节
的范围较小,也不十分灵敏,但仍有一定的意义。

第二节幼儿各系统特点与卫生保健
幼儿为什么要经常洗澡?为什么要让幼儿到户外晒太阳?为什么不应该让幼儿吃水泡饭、汤泡饭?科学的保育基于科学的育儿知识。

了解幼儿的生理特点,才能主动地按科学规律教养幼儿。

一、运动系统
人体各种姿态和运动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由运动系统完成。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人体骨骼的共有206块,骨的形态各异。

(一)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
1、柔软的骨
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构成。

幼儿骨骼比较柔软,软骨多。

骨膜内的成骨细胞,在幼年时期直接参与骨的成长,使骨不断地伸长、增粗。

骨组织内含有机物和无机物。

骨髓是主要的造血器官。

幼儿的骨膜比较厚,血管丰富,这对骨的生长及再生起重要作用。

幼儿机体各部分的骨组织也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尤其体现在脊柱、骨盆和腕骨等部分。

到10岁左右才能全部钙化。

2、灵活的关节
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

骨连接分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两种。

幼儿的关节窝较浅,牢固性差,易脱臼。

3、易疲劳的骨骼肌
骨骼肌是运动的动力部分,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能随着人的意志而收缩。

全身的骨骼肌约有600多块,约占体重的40%。

肌肉中75%是水分,25%是固体成分,肌肉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它在人体中起运动、支持、保护等作用。

幼儿肌肉柔嫩,含水分相对较多,易疲劳或受损伤。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通过各项活动的锻炼,幼儿动作的速度、准确程度及控制活动的能力,都会不断提高。

(二)幼儿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
1、培养正确的坐、立、行姿势
2、合理组织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3、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
4、衣服和鞋子应宽松适度
5、主要安全,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在组织活动时,要做好运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避免用力过猛牵拉幼儿手臂,防止脱臼和肌肉损伤。

还要注意幼儿不宜拎过重的东西,手做精细动作的时间宜短。

二、呼吸系统
人体不断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为呼吸。

呼吸是通过呼吸系统完成的。

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

气管、支气管则称为下呼吸道。

(一)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
1、鼻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

幼儿鼻腔窄小,没长鼻毛,鼻泪管特别短,易患泪囊炎、结膜炎和上呼吸道疾病。

2、咽
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

幼儿咽鼓管较短且平,易患中耳炎。

3、喉
喉是呼吸道的一部分,也是发音器官。

会厌软骨控制着喉的入口和气管。

幼儿喉腔狭窄,声带不够坚韧,声音易嘶哑,有炎症易引起呼吸困难。

4、气管、支气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