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6讲 美苏冷战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36讲 美苏冷战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2)进程 ①1951年,法、意等六国建立 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③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 欧洲共同。体 (3)影响 ①加强了成员之间经济和政治的联系,促进了成员经济的发展,为欧洲统一奠 定了较好的政治基础。 ②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摆脱美国的控制,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③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三)第三世界 ★1.亚非会议:1955年,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下举 行了万隆会议,由此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万隆精神”。 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许多国家获得独立。 ②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要求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 (2)标志:1961年,在南斯拉夫的铁托、印度的尼赫鲁、埃及的纳赛尔的推动下,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方面
美国
苏联
军事
北约建立 (1)原因:遏制苏联,控制西欧 (2)成立:1949年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 约》 (3)性质:军事政治集团 (4)影响:美国从军事上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 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形成
华约建立 (1)时间:1955年 (2)影响:出现两大军事政 治集团对峙局面,两极格 局形成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必备知识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1.概念:“冷战”:以 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对义国家
苏联等社会主义采国取家的除直接交战即“热战”之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包括相 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发动代 理人战争等。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2.背景: (1)基本框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体制勾画出 两极格的局基本轮廓。 (2)根本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西欧和日本衰落, 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3)主要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苏联在社会制度、意识形和态国家利益 上的矛盾冲突加剧。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和苏联的保障国家安全战略之间发 生激烈碰撞,成为冷战发生的根本原因。 3.序幕: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2.战后日本的崛起 (1)原因 ①进行民主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奠定了经济恢复和发展的 基础。 ②美国的扶植。 ③朝鲜战争使美国在日本进行大量军事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④政府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重视出口贸易。 ⑤重视科技与教育。 (2)表现 ①20世纪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②20世纪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3)政策: ①初期奉行 非集团、不的结政盟策,推动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②20世纪70年代把反对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以谋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影响: ①推动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加速了 帝国主义殖民的体崩系溃。 ②标志着 第三世兴界起,冲击着两极格局。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①两极格局瓦解,大国间的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
②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及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矛盾逐渐暴露出来;
霸权主义和
威恐胁怖世主界义和平。
苏联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 立 时间:1947年 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帝国 主义和反帝国主义两个相 互敌对斗争的阵营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经济
地缘 政治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1)目的:扶持、控制西欧国家,将西欧 (1)时间:1949年
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 (2)目的:打破以美国为首
(2)实质:以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 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
度,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3)影响:使西欧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发展 (3)结果:形成了以苏联计
,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也加深了 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
西欧对美国的经济依赖
体系
第一次柏林危机直接导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相继成立,德国分裂
★3.七十七国集团: (1)概况:1963年第18届联大讨论召开贸易与发展会议问题,会上75个发展中国 家发表联合宣言,形成“七十五国集团”。1964年3月至6月,联合国在日内瓦 举行了第一届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七十五国集团扩大为77个国家和地区, 并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谴责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的 自然资源的掠夺与控制,提出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到 1980年,该集团成员已达119个,但仍沿用“七十七国集团”的名称。 (2)影响:“七十七国集团”自建立以来,以联合国为政治斗争的舞台,利用联合 起来的集体力量,对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独立和南南合作与南北对话,建立 国际经济新秩序发挥了先导作用。
(1)2019·全国Ⅲ卷,34:意识形态影响美国政府为救济印第安人的态

(2)2018·全国Ⅰ卷,35:联合国成员变化与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3)2017·全国Ⅰ卷,34:西方国家对苏联的遏制政策(漫画) (4)2017·全国Ⅰ卷,35:以七国集团、八国集团和二十国集团切入考 查世界格局变化的影响 (5)2017·海南卷,20: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法国外交) (6)2016·全国Ⅰ卷,35: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欧洲煤钢联 营) (7)2016·海南卷,28:美苏签订《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8)2016·全国Ⅱ卷,35:美苏争夺中间地带 (9)2015·全国Ⅱ卷,35:贯穿“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的主线 (10)2014·海南卷,21:美国在亚洲维持冷战政策 (11)2013·全国Ⅰ卷,32:欧洲联合的原因 (12)2013·海南卷,20:从柏林危机考查冷战特征 (13)2013·海南卷,21:第三世界的含义
发生根本改变。 c.1991年12月,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了《
阿拉木图》宣,言至此苏联完全解
体。
③影响:两极格局随之瓦解,推动多极化快速发展。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2.“冷战”后的世界形势 (1)特点:总体上趋于缓和, 和平与发日展益成为时代的主流。世界呈现缓和与
动荡并存的局面。
(2)原因: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逐渐分化 1.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②两极格局下,西欧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③西欧国家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联系日益密切。 ④法德实现和解。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4.对峙表现:
方面
美国
政治
杜鲁门主义 (1)时间: 1947 年3月 (2)内容: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 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3)实质: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 书;干涉别国内政,反共反苏 (4)影响: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 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正式开始
1.高频考点: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及其对世界
的影响与表现;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的出
现及其表现。
2.备考策略:(1)掌握“冷战”的内容,能够从 政治、经济、军事等角度综合分析不同冷战 措施的特点。(2)美苏“冷战”对中国外交 的影响,重视有较大影响的事件,比如朝鲜战 争、越南战争等。(3)掌握促进多极化发展 的因素,欧洲走向联合是重中之重。(4)本专 题主要涉及国际格局、大国关系和地区热点 等,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 演变过程及其原因。(5)从综合的角度看,国 际政治格局的演变与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之 间关系密切,认识多极化趋势背后的经济原 因,理解国际格局的演变是综合国力发展不 平衡的产物,而经济发展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板块十五 冷战与世界的新变化——20世纪 40年代中期至今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时空定位]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阶段特征] 二战后至今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这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与相互竞争的时 期,也是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的时期,同时也是由革命与战争逐渐转向争取和 平与发展的阶段,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科技文化不断发展。 1.政治: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二战后初期,美苏“冷战”,两极格局形 成;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共体、日本、不结盟运动等新兴力量崛起,两极格局 下出现了多极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3)影响 ①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
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③随着经济的崛起,日本开始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 (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逐渐瓦解 1.东欧国家的斗争: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导致东欧国家反对苏联的 控制。 2.中国的振兴: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自力更生拥有“两弹一星”,美国总统尼 克松正式访华,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唯一的第三世界国家,国际地 位不断提高,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①原因:苏联改革和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西方对东欧的
②实质: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和平演。变
③表现: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
联邦德国,两德统一。
(2)苏联解体
①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戈尔巴乔夫改革
失败。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②过程:
a.1991年6~7月,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军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