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美苏冷战的原因
1、二战后,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增,成 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盟主,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 称霸世界,苏联成为美国实现称霸野心的障碍。 2、双方实力均衡,战则两伤。
3、二战结束和法西斯国家被打败, 美苏失去了合作的基础。 4、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使美苏双方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冷战 对抗。
1955 年,苏联和 东欧等社会 主义国家签 订华沙《友 好合作互助 条约》。
社 会 主 义 阵 营
对峙
资 本 主 义 阵 营
苏联
美国
美苏冷战经过—激化之一:柏林危机
我来 说史
一件震惊世界的事情发生在1961年8月12日夜里,午 夜过后,一堵将东西方分隔长达28年的墙建了起来。
柏林危机使战争一触即发,但为何终 究没有发生世界性“热战”? 世界经济一体化抑制大战发生;
观察右图,图中站着 的人是医生,躺着的是病人,医生 正在给病人治病,病人身上贴着药 片,药片上的“$”是美元的标志。 该图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 美国与欧洲的关系,结合二战后初 期有关史实回答: 1.图中“医生”给“病人”开的“药”具体指什么? 2.“医生”所开“药”的作用是什么?
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以对抗苏联为首的 社会主义力量。
在国际事务中起主要作用。
(3)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而表
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
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一、冷战的含义: 二、冷战政策出台的原因 : 三、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国推 行冷战政策的开始(了解其内容和实质)
四、冷战的全面展开:两大阵营对峙—— 经济、军事领域 柏林危机 五、冷战的激化:
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和变化……
双方军事力量均势、核武器等的制约…… 二战刚结束,人民厌战,和平成为时代潮 流,美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冷战的特点
(1)美、苏及其盟国互相对抗和争夺,阵线比 较分明和稳定。虽然每一方的内部也有分歧和矛 盾,但最终仍要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2)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
挪 威
丹 麦
英
1955年,华沙 条约组织(华约) 成立。
1949年8月,北 国 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约)成立。
苏 联
波 兰
法 国 瑞士 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两大军事集团。
西班牙
阿 尔 巴 尼 亚
联 民 邦 德 德 国
土 耳 其
北约成员国还包括美国和加拿大
1949年美 国与西欧 等12国签 约,成立 北大西洋 公约组织。
历史探 源
美苏冷战——原因
材料三:冷战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是两种社会制度 尖锐对立的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共产主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动在欧洲蓬勃开 展:东欧诞生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它们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西方感到,这是“共产主义扩张”的反映,威胁了资本主义制度,它 希望东欧仍“保持战前的社会结构”,即幻想在东欧重建西方的资本 主义制度。
材料一:二战结束后,美国拥有原子弹,30艘航空母舰,拥有近500 个海外军事基地;工业生产量占世界的2/3,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 1/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控制并操纵联合国。而苏军总数达 1140万,年产作战飞机40,000架,驻军欧亚许多区,解放了大片东 欧领土,扩展了60万平方公里疆土。苏联成为惟一能够与美国相抗 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材料二: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称。“美国今天是一个强 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 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历史探源:盟友为何成敌人?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 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 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 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 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 盟分裂。” ——斯大林 (1945年2月于雅尔塔)
什么是冷战(1947-1991底)?
定义: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 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为,以“遏 制”共产主义。 其实质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 制度的对立。
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
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课标: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 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A.1942年,成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1944年6月,美英联军诺曼底登陆,开辟欧 洲第二战场,配合苏军对德作战。 C.期间举行了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 会议、波茨坦会议,协调反法西斯的关系
• 1949年1月5-8日,苏、保、匈、波、罗和捷六 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经济会议,讨论有关经济合 作的问题,决定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会议公报 中指出,成立经互会是对马歇尔计划以及西方禁 运的反击,改组织的目的和宗旨是“为了实现人 民民主国家和苏联最广泛的经济合作”。
——孙颖 黄光耀 《世界当代史》
杜鲁门主义 1、“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
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极权主 义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 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落到 我们头上。” 2、“无论在何地爆发革命、发 生动乱,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 国政府都应进行干预。” ——杜鲁门(1947)
美国总统杜鲁门
1、“两种生活方式”指哪两种? 2、材料二说明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3、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有何意义? ——标志冷战开始
1.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 “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 战争才刚刚开始。”此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 指 A.一战 B.二战 C.“冷战” D.科索沃战争 2、“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北约的成立 C、“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D、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 对东欧国家来说,经互会……起了积极作用,长 期以来,苏联向它们提供燃料和原料,吸收其难 以打进西方市场的产品……基本上解决了这些国 家单干所不能解决的困难。……此外,苏联还可
以得到政治上的利益,使东欧国家对苏联又较大 的依赖性,政治上不得不向苏联作出某些让步。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
冰岛 中立国 北约成员国 华约成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