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外汇市场的汇率

第四章 外汇市场的汇率

第四章外汇市场的汇率一、教学目的与要求在这一章中,我们讨论外汇、外汇市场、汇率和汇率制度的概念和分类、汇率决定的理论基础和影响因素、汇率变动的原理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①外汇、外汇市场、汇率和汇率制度的概念;②在长期中和短期中决定汇率决定的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如何使汇率随时间而变动;③汇率变动的原理;④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的含义、特点;⑤我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二、课程内容梗概4.1 外汇、外汇市场与汇率4.1.1 外汇外汇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外汇泛指一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这一概念通常用于各国管理外汇的法令中。

狭义的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直接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外汇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普遍接受性、可偿性、可兑换性。

4.1.2 外汇市场外汇市场有三个交易层次:一是客户市场(零售外汇市场);二是同业市场(批发外汇市场);三是中央银行与外汇银行之间的交易市场。

外汇市场上最基本的交易方式是即期交易和远期交易。

4.1.3 汇率汇率是指一国货币用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或以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汇率有两种表示方法,即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汇率的种类有即期汇率、远期汇率;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电汇汇率、信汇汇率、票汇汇率;基本汇率、套算汇率。

在当前的国际汇率制度背景下,汇率的频繁波动是外汇市场上的常态。

因此,要讨论关于汇率决定和变动的问题。

4.2 长期中汇率的决定汇率决定的基础是两国货币价值的对比,但在不同国际货币本位制下,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有不同的市场表现。

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国际收支、通货膨胀率、利率水平、经济增长率、官方干预以及市场预期;反过来说,汇率的变动也会对一国的贸易和非贸易收支、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等产生影响。

4.2.1 长期中汇率决定的理论基础著名的购买力平价理论为汇率的长期决定提供了一种比较好的解释。

它认为,一国货币的对外汇率,主要是由两种货币在其各自国内所具有的购买力决定的,均衡汇率就等于两国物价水平的比率。

在一定时期内,汇率的变化也要与该时期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成比例。

一般认为,在长期中对一国货币汇率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对其可贸易产品的需求。

就 A 国和 B 国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任何导致 A 国产品相对于 B 国产品需求增加的因素,都有使 A 国货币升值的趋势。

反之,任何导致 A 国产品相对于 B 国产品需求减少的因素,都会使 A 币贬值。

4.2.2 长期中汇率决定的影响因素影响本国产品相对于外国产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即相对价格水平、关税和限额、对本国产品相对于外国产品的偏好以及生产率。

4.3 短期中汇率的决定4.3.1 短期中汇率决定的理论基础按照资产需求理论的解释,在短期内影响人们对本币资产和外币资产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两种资产之间相对的预期回报率。

假如本国居民或外国居民预期本币存款回报率高于外币存款,则对本币存款需求增加,从而会相应降低对外币存款的需求。

因此可以说,是两种货币资产之间相对的预期回报率决定了两种货币之间的交易或兑换,从而决定了汇率。

4.3.2 存款的预期汇报率4.3.1 利率平价条件与外汇市场的均衡在本币资产和外币资产是完全替代品的假设下,利率平价条件是外汇市场的均衡条件。

利率平价条件是指外币利率等于本币利率减去外币的预期升值率,或本币利率等于外币利率加上外币的预期升值率。

只有当利率平价成立时,或者说当本币存款和外币存款的预期回报率相等时,人们才愿意继续持有手中已持有的本币存款和外币存款,这时外汇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均衡汇率的含义是,在这一汇率条件下,人们没有动力将其持有的某种货币存款资产转换为另一种货币存款,即不再为资产转换而从事外汇交易,从而汇率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4.4 汇率的变动要理解均衡汇率是如何随时间而变动的,就必须了解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本币存款和外币存款的预期回报率线发生位移。

本币存款的预期回报率等于本币存款的利率减去外币的预期升值率,这其中有三个因素,即当期汇率、本币存款利率和预期未来汇率可以影响到本币存款的预期回报率,而当期汇率的变动只能导致本币存款的预期收益沿着该预期汇报率线相应地变动,因此能促使该线发生位移的因素就只有本币存款利率和预期未来汇率。

外币存款的预期回报率就是外币存款的利率,而与汇率无关,因此外国国内利率的变动是导致外币存款预期汇报率线发生位移的惟一因素。

但要注意区分名义利率和真实利率,因为造成名义利率变动的原因既可能是真实利率变动引起的,也可能是由预期通货膨胀率变动引起的。

而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名义利率的变动,对汇率的影响完全不同。

4.5 汇率制度汇率既可以由外汇市场的供求来自动形成,也可以由一个国家的政府或金融当局来规定,或者由市场的力量和政府的干预共同来确定。

汇率制度也叫汇率安排,就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

传统上,汇率制度分为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两类。

4.5.1 固定汇率制固定汇率制,是指两国货币具有法定兑换比率且基本保持固定,现实汇率只能围绕该比率在很小的范围内上下波动的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包括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和纸币流通条件下的固定汇率,二者具有不同的特点。

4.5.2 浮动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是指现实汇率不受平价的限制,随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变动而波动的一种汇率制度。

在浮动汇率制下,一国货币不再规定金平价,不再规定对外货币的中心汇率,不再规定现实汇率的波动幅度,货币当局也不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

目前,各国实行的浮动汇率制有多种类型,但基本都是所谓的管理浮动。

按照汇率浮动的形式,可分为单独浮动、联合浮动、钉住浮动,等等。

4.5.3 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外汇牌价就是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它代表人民币的对外价值。

1994 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决定转向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逐步放松资本项目外汇管制,最终实现包括资本项目可兑换在内的人民币自由兑换。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一、不同国际货币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1 、金本位货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基础在金币本位制下,铸币平价(两种货币的含金量对比)是决定两种货币汇率的基础。

汇率波动的界限是黄金输送点,最高不超过黄金输出点(即铸币平价加运费),最低不低于黄金输入点(即铸币平价减运费)。

汇率的变动幅度是相当有限的,汇率是比较稳定的。

在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下,决定汇率的基础是各国货币所代表的含金量之比,但是由于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下货币对黄金的可兑换性已大大削弱,汇率已失去了稳定的基础。

2 、纸币流通下汇率的决定基础金本位制度崩溃以后,各国普遍实行了纸币流通制度。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由于各国货币都以一个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钩,实际上各国货币的汇率还是以它所代表的含金量之比确定的。

但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的浮动汇率制度下,由于黄金非货币化,各国货币间的汇率由外汇供求决定,完全自由浮动,各国纸币间的汇率就不再以其含金量来确定,而是以其国内价值(一般倾向于以各国货币在国内的购买力来衡量)来决定。

因此,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一国货币的国内购买力是该货币对外汇率的基础。

二、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引起汇率变动的基本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点:1 、国际收支。

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顺差,就会引起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的增长与外国货币供应的增加,顺差国的货币汇率就会上升;反之,如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它的货币汇率就会下降。

2 、通货膨胀率差异。

一国货币对内的价值是决定其对外价值的基础。

货币对内的价值是以国内物价水平来反映的。

在通货膨胀下,货币对内贬值,造成商品价格相对上涨,货币流通量增加,货币的币值下降,对外体现为外汇上涨,对外的汇率下跌。

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两国货币之间的比率,从根本上说是由各自所代表的价值量决定的。

国内外通货膨胀率差异是决定汇率长期趋势中的主导因素。

具体看来,高通货膨胀率会削弱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引起出口的减少,同时提高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造成进口增加。

3 、利率差异。

如果一国的利率水平相对于他国提高,就会刺激国外资金流入增加,本国资金流出减少,由此改善资本账户收支,提高本国货币的汇价;反之,如果一国的利率水平相对于他国下降,则会恶化资本账户收支。

4 、经济增长差异。

一国经济增长率高,意味着收入上升,由此造成进口支出大幅度增长;一国经济增长率高,意味着生产率提高很快,由此通过生产成本的降低改善本国产品的竞争地位而有利于增加出口,抑制进口;一国经济增长势头好,一国的利润率也往往较高,由此吸引国外资金流入本国,进行直接投资,从而改善资本账户收支。

5 、中央银行干预。

各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为保持汇率稳定,或有意识地操纵汇率的变动以服务于某种经济政策目的,都会对外汇市场进行直接干预。

这种通过干预直接影响外汇市场供求的情况,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汇率的长期走势,但对汇率的短期走向会有一定的影响。

6 、市场预期。

市场预期因素是影响国际间资本流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当交易者预料某种货币汇率今后可能贬值时,他们会大量抛出;而当他们预料这种货币的汇率今后可能升值时,则会大量买进。

预期因素是短期内影响汇率变动的最主要因素。

三、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在外汇市场上,汇率是经常变动的。

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十分重大,并且可能波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主要方面。

(一)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1 、汇率波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在理论上,本币汇率下调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从而有利于贸易收支的改善。

但从实际情况看,并不一定如此。

许多国家货币贬值后,不但贸易收支没有改善,反而恶化了,主要原因是出口和进口的弹性变化。

汇率下调对出口的促进作用要以足够大的出口的供给弹性为前提。

在汇率下调初期,出口增加较少,而进口上升,国际收支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恶化了。

但当进口惯性消失以后,进口才能受到抑制,同时经过一点时间的调整,出口扩大,这时国际收支才得到改善。

2 、汇率变动对资本项目的影响。

汇率波动对外商投资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汇率的波动对短期资金也会产生影响。

短期资金是为了投机、保值或盈利而发生的。

为了避免货币贬值的损失,资金逃往国外,造成资金外逃。

但我国现阶段不会发生这种问题,原因在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这一问题将会暴露出来。

3 、汇率变动对旅游收入的影响国际旅游业从本质上说是以劳务为中心的出口行业。

因此,汇率波动对旅游收入来说,同样有个弹性问题。

也就是说,人民币贬值后,相同数量的外币可以换得更多的人民币,更多的外国人可以到我国来旅游,但每个外国人在国内的花费减少,所以旅游外汇收入不一定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