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发表时间:2013-08-19T17:35:11.1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7期供稿作者:平丽贤
[导读] 因此,我们发现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能为长期血糖控制奠定基础。

平丽贤(辽宁省北票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辽宁北票 122100)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7-0188-02
【关键词】糖尿病诊断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24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男14例,女10例,符合1999年WHO 2型糖尿病的诊断。

年龄40-62岁,全部患者均在1个月内入选,未经药物治疗。

1.2方法强化胰岛素治疗—每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优泌林R),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优泌林N),每日4针,每日查空腹及三餐后2小时指尖血糖,目标血糖为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血糖<7.8mmol/L,起始用量为优泌林R8,6,6,优泌林N:6,每次调整2 -4 直至达标(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所有24例患者都能耐受胰岛素强化治疗,其中有4例出现低血糖反应。

胰岛素强化治疗后不久患者的三多一少症状消失。

表1 短期强化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前治疗后 1年
FDG(mmol/L) 12.1±2.5 6.5±0.5 6.7±0.4
HBA C 8.9±0.9 6.5±0.5 5.6±1.2
果糖胺(mmol/L) 410±56 251±46 248±32
空腹血象胰岛素(P mmol/L) 89.7±21.2 92.0±12.3 112.3±22.1
胆固醇(mmol/L) 5.96±1.52 4.5±1.21 4.36±1.52
甘油三酯(mmol/L) 2.89±0.68 1.91±0.21 1.89±0.23
BMZ(Kg/m ) 26.7±3.2 25.3±2.7 27.2±2.8
从表中可以看出,空腹血糖从胰岛素治疗前的12.1±2.5mmol/l下降至治疗后的6.5±0.5mmol/l(P<0.01),且一年后仍能维持(6.7±0.4),空腹血象胰岛素水平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轻度上升,但已明显差异性。

HBA C及果糖在治疗后一年明显改善,一年后血脂水平也明显改善。

体重指数已明显改善。

一年后有12例仅用饮食控制即能控制血糖,8例需口服药物,4例需用胰岛素。

3 结论
上述结论表明,对于大多数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于血糖的长期控制及胰岛细胞的恢复是有益的。

临床研究表明,高糖毒性可抑制B细胞的胰岛素分泌。

虽然我们没有详细测定胰岛素分泌数值,但我们的结果支持快速纠正高血糖可以改善胰岛素分泌的特点。

研究表明空腹血糖>6.4mmol/L时,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丧失,强化治疗有利于第一时相的恢复。

2型糖尿病虽有的自然过程是胰岛功能逐渐下降,我们科诊断的病人可能有更多的储备功能,能够被抢救。

这种胰岛素释放的恢复表明,2型糖尿病胰岛分泌不断下降的历程可能被改变。

因此,我们发现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能为长期血糖控制奠定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