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关于全民阅读调查报告5篇

2019年关于全民阅读调查报告5篇

2019年关于全民阅读调查报告5篇阅读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

那全民阅读调查报告有哪些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全民阅读调查报告的全部内容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019年关于全民阅读调查报告(一)为了解我市居民阅读基本情况,进一步倡导全民阅读,浓厚书香氛围,我市于20XX年7月15日至20XX年8月15日期间,通过省、市政府网站开展了“全民阅读”问卷调查,现将调查报告汇总如下:一、在线调查的主要结果1.您的性别:A.男 42.76%B.女 57.24%2.您的年龄:A.30周岁以下 10.64%B.30-40周岁 46.15%C.40-50周岁 38.69%D.50周岁以上 4.52%3.您的职业:A.工人 4.07%B.农民 1.58%C.个体经商 2.04%D.机关、事业人员 70.39%E.公司职员 18.33%F.学生 0.9%G.下岗(无业) 2.71%4.您参加过身边的读书活动吗:A.每年都参加 43.54%B.偶尔碰到会关注 44.9%C.没听说过 11.56%5.您平时是否有读书的习惯:A.从不看书 2.04%B.偶尔会阅读 38.78%C.经常阅读 56.69%D.对书爱不释手 2.49%6.您通常习惯的读书时长:A.1小时以下 39.0%B.1-2小时 41.95%C.2-3小时 13.61%D.5小时以上5.44%7.您平常多久逛一次书店:A.很久 22.45%B.半年 43.99%C.一月 28.34%D.一周 5.22%8.您每月平均读书多少本:A.1本以下 43.31%B.1-3本 41.5%C.3-5本 10.88%D.5本以上 4.31%9.您阅读的出版物类型有哪些?(多选)A.新闻报刊 24.09%B.娱乐报刊 6.84%C.学科辅导 4.62%D.散文小说19.11% E.古典诗词 7.47% F.人物传记 6.93% G.名家名著 12.18% H.畅销读物18.4% I.其他 0.36%10.您读书的地点一般选择在哪里?(多选)A.公交等 3.86%B.图书馆 15.43%C.家 64.09%D.书店 14.99%E.其他1.63%11.您阅读图书的主要途径是什么?(多选)A.购买 27.86%B.找亲朋好友借阅 6.06%C.到图书馆借阅 27.97%D.网上浏览 29.3%E.在书店看 7.84%F.其他 0.99%12.您一般什么时候看书?(多选)A.等车时 4.45%B.入睡前 31.03%C.闲暇时 44.61%D.需要查找资料时18.85% E.其他 1.05%13.您的家人阅读图书的主要途径是什么?(多选)A.购买 31.45%B.找亲朋好友借阅 8.48%C.到图书馆借阅 26.04%D.网上浏览 30.1%E.在书店看 3.93%F.其他 0.0%14.您习惯用什么载体阅读?(多选)A.传统纸质图书 34.3%B.网上阅读电子图书 27.19%C.手机看电子图书25.42% D.电视、广播等 10.54% E.电子图书但习惯打印阅读 1.55% F.其他 1.0%二、总结分析此次参与调查人数为442人,可见市民对于全民阅读的关注度比较高。

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人对身边开展的读书节相关活动表示关心,其中一半人会积极投身参与;九成以上的人平常会有阅读的行为,其中六成以上的人拥有读书的良好习惯;近八成的人半年内会光顾实体书店买书或者是借阅,但大多数人选择看书的地点却是在家中。

总的来说,大多数受访者对阅读抱有积极态度,对我市的书香建设表示肯定。

但是通过此次调查也反映出一些具体问题:1、受访者大多集中在30-50周岁,30岁一下的年轻人的读书习惯未能体现和掌握;2、仍然有一部分人对我们开展的读书节相关活动不知情;3、选择传统书店和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阅读的人相对较少。

三、对策及建议一是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政府保障。

参照省及南京、苏州、徐州、常州、盐城、扬州等地做法,将全民阅读活动专项资金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抽调专门人员,腾出专门场所,正式挂牌成立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进一步健全党政推动、部门协同、专家指导、社会参与的全民阅读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全民阅读活动的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制定居民综合阅读率、人均年图书阅读量等阅读指标体系及测评考核办法,并纳入经济社会综合考核范畴。

确保上下贯通、衔接顺畅、职责明确、形成合力,强化工作推动与落实。

二是加强阵地建设,满足阅读需求。

加大对公共图书馆的经费投入,加强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职工书屋、社区书屋等阅读场馆和基本平台的建设。

积极上争专项补助,想方设法扶持实体书店。

明确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全民阅读活动,如鼓励扶持民间读书团体组织,鼓励支持成立全民阅读公益基金会,鼓励社会力量设立阅读服务场所,鼓励支持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积极捐赠,组织建立全民阅读活动兼职推广员队伍和基层全民阅读活动服务站等。

三是放大品牌效应,打造阅读名片。

继续放大“泰州百姓大学堂”品牌效应,培育“经典阅读进校园”引领示范,巩固“身边人读身边书”特色载体,丰富“胡瑗读书节”的内容和形式,逐步将其打造为展示泰州风采的阅读名片。

四是创新阅读模式,拓展服务领域。

数字阅读成为全市全民阅读水平提升和拉动的重要支点,这也是未来全民阅读发展的新热点。

要认真研究数字阅读新趋势并积极推广数字阅读新型阅读方式,紧跟数字阅读的新趋势在坚持不懈扩大纸质图书阅读的同时促进数字阅读健康发展。

五是注重分类指导,突出阅读惠民。

让阅读走进人们的生活,培养全社会的阅读意识,积极开展“全民阅读进家庭”、“全民阅读进机关”、“全民阅读进学校”、“全民阅读进企业”、“全民阅读进农家”、“全民阅读进社区”、“全民阅读进工地”系列读书活动。

六是坚持正确导向,引领时代主流。

加大全民阅读活动的宣传力度,利用平面媒体、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平台多渠道多方位加强宣传。

以世界读书日、胡瑗读书节、农民读书节等为契机,积极策划开展各项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扩大全民阅读活动的影响力,形成全民阅读的社会风尚。

2019年关于全民阅读调查报告(二)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于昨日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

首次调查的微信阅读指标显示,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14。

11分钟,其中,成年微信阅读接触群体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超过40分钟。

此外,数字阅读率首次超过传统阅读率。

数字化阅读接触率达58。

1%据了解,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已持续开展了十二次。

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从20XX年9月开始全面启动。

20XX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 58。

0%,较20XX年的57。

8%上升了0。

2个百分点;报纸阅读率为55。

1%,较20XX年的52。

7%上升了2。

4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 40。

3%,较20XX年的38。

3%上升了2。

0个百分点;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数字化阅读方式(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58。

1%,较20XX年的50。

1%上升了8。

0个百分点。

综合以上各媒介,20XX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8。

6%,较20XX年的76。

7%上升了1。

9个百分点。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和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均表示,相关统计显示数字阅读率首次超过传统阅读率。

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本4。

56此外,20XX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

56本,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65。

03期(份)和6。

07期(份),电子书阅读量为3。

22 本。

与20XX 年相比,期刊和电子书的阅读量均有所提升,纸质图书和报纸的阅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从成年国民对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看,20XX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

56本,与20XX年的4。

77本相比,减少了0。

21本。

人均阅读报纸和期刊分别为65。

03期(份)和 6。

07期(份)。

与20XX年相比,人均报纸阅读量下降了5。

82期(份),期刊的人均阅读量增加了0。

56期(份)。

魏玉山表示,这与数字出版、数字阅读的发展相关。

手机阅读成年国民接触率首次超过50%调查显示,20XX年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首次超过50%,达到51。

8%,较20XX年的41。

9%上升了9。

9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时长稳步增长,在20XX年首次超过了半个小时,达33。

82分钟。

20XX年成年国民选择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为56。

2%,与通过电脑上网的比例(56。

9%)基本持平。

听音乐、用微信、手机QQ等是我国成年国民中手机阅读接触群体的重点消费内容。

微信阅读聊天、看朋友圈比例均超80%数据显示,我国成年手机阅读群体的微信阅读使用频率为每天2次,成年微信阅读接触群体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超过40分钟。

据调查,有34。

4%的成年国民在20XX年进行过微信阅读;而在成年手机阅读接触者中,超过六成的人(66。

4%)进行过微信阅读。

成年手机阅读群体的微信使用频率为每天2次。

从微信阅读时长来看,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14。

11分钟,其中,手机阅读接触群体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27。

22分钟,微信阅读接触群体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40。

98分钟。

聊天、查看朋友圈这两项活动是成年微信阅读接触者的主要选择,选择比例均超过80%。

而与阅读相关的活动也是很多微信阅读接触者的主要选择,看新闻、阅读朋友圈中分享文章、阅读公众订阅号发布文章的选择比例分别为72。

9%、67。

1%和20。

9%。

徐升国认为,社交阅读是推动全民阅读的有利推手,同时,内容上以碎片化、浅阅读为主,不能取代传统纸书阅读在内容上深刻和系统性的需求,浅阅读与深阅读,碎片化阅读与系统化阅读协调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延伸解析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人均阅读量不同国家“人均每年读几本书”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对此,昨天徐升国也表示,对于此前媒体上盛行的以色列人均每年读60多本书的说法并不准确。

当然经了解,以色列的阅读量确实比较高,图书馆分布、借阅量也在世界名列前茅,但经过他们的调查并没有看到以色列人均阅读量调查的有关数据。

在国际上人均阅读数量是一个比较通约的指标,就其收集到的其他国家的数据来看,美国是7本左右,日本是8本左右,韩国是11本左右。

20XX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

56本,从总体上看,我们国家阅读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

2019年关于全民阅读调查报告(三)在20XX年“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昨天下午亚马逊发布《20XX全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超过八成受访者每天至少阅读半小时,每天阅读多于1小时的受访者比例高达40%。

同时,电子阅读普及率比例连续三年增长,高达84%的受访者表示会阅读电子书,同比高出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