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先天性心脏病讲稿课件

先天性心脏病讲稿课件


九、心导管检查
• 1.右室血氧含量高于右房1容积%,提示 存在心室水平左向右分流。 • 2.伴有右向左分流时,主动脉血氧饱和度 降低,肺动脉阻力可显著高于正常值。
十、治疗
• 1、小型缺损:不一定手术 • 2、中型缺损:临床上有症状的应在学龄 前期做修补手术 • 3、大型缺损:因易并发心衰及反复感染 肺炎而应于6个月以内做修补手术
八、超声心动图
• 1、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及室间隔的矛 盾运动。 • 2、房间隔缺损的位置及大小 • 3、估测分流量的大小,右心室收缩压 及肺动脉压力
九、心导管检查
• 1.导管易通过缺损由右心房进入左心 房。 • 2.右心房血氧含量高于腔静脉血氧含 量。 • 3.右心室和肺动脉压力正常或轻度增 高,并按所得数据可计算出肺动脉阻力 和分流量大小。
三、病理生理
病生特点
• 1.心室水平的左向右分流 • 2.分流量多少取决于缺损面积、心室间压 差及肺小动脉阻力 • 3.导致双室肥大,左房也可肥大。 • 4.左向右分流量使肺循环血流量增加,出 现肺动脉压力增高,重时发生艾森曼格 (Eisenmenger)综合征。
四、临床表现
• 1、小型缺损(Roger病): 1)多发于室间隔肌部 2)可无明显症状,仅活动后稍疲乏 3)生长发育一般不受影响 4)体症:于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 及粗糙响亮的全收缩期杂音;肺 动脉二音稍增强 5)可自行闭合(一般在5岁以下,约 20 —50%)
婴儿:110-130次/分 幼儿:100-120次/分
学龄前:80-100次/分 学龄儿:70-90次/分

小儿血压
收缩压( mmHg ) =年龄× 2 + 80
舒张压=收缩压×2/3。
高于此标准20mmHg以上考虑为高血压; 低于此标准20mmHg以上考虑为低血压。
四、病因
• 1、内因:与遗传有关(染色体畸变) • 2、外因: 1)较重要的为宫内感染 2)孕母接触大剂量的放射线,缺乏叶酸 3)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高钙血症) 4)药物影响(抗癌药、甲糖宁等) 5)子宫缺氧(慢性子宫内膜炎)
• • • •
室间隔缺损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
• • • • •
概述 分型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合并症•Fra bibliotek• • • •
X线检查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心导管检查 治疗
一、概述
• 1、发病约占先心病的50% • 2.可单独存在,约占25%,亦可与其他畸 形共同存在,如:房缺、肺动脉狭窄、动 脉导管未闭、大动脉错位、主动脉关闭不 全
缺损大者:
• • • • 望诊:心前区隆起 触诊:心前区有抬举冲动感,一般无细震颤。 叩诊:心浊音界扩大 听诊:①第1心音亢进,肺动脉第2心音增强。 ②第2心音固定分裂 ③左第二肋间近胸骨旁可闻及2~3级喷射性 收缩期杂音 ④胸骨左下第4~5肋间隙处可出现三尖瓣相 对狭窄的短促与低频的舒张早中期杂音。
合并肺动脉高压
七、心电图
• 小型缺损:可正常或 表现为轻度左室肥大。
• 中型缺损:主要为左 室舒张期负荷增加表 现,RV5、V6升高伴 深Q波,T波直立高 尖对称,以左室肥厚 为主; • 大型缺损:双心室肥 厚或右室肥厚。症状 严重、出现心力衰竭 时,可伴有心肌劳损。
八、超声心动图
可解剖定位和测量大小,但<2mm的缺损可 能不被发现。 • 1、显示缺损直接征象——回声中断的部位、 时相、数目与大小 • 2、显示分流束的起源、部位、数目、大小 及方向 • 3、测量分流速度,估测肺动脉压。
• • • • • • 概述 分型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并发症 X线检查
• • • • •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心导管检查 治疗 房缺的特征性表现
一、概述
• 1、发病约占先心病总数的5—10% • 2、女性较多见,男:女为1:2 • 3、症状较轻
二、分型:根据胚胎发生
• 1.原发孔型 也称为第一孔型房间隔缺损, 约占15%,缺损位于心内膜垫与房间隔交 接处。 • 2.继发孔型 最为常见,约占75%,缺损位 于房间隔中心卵圆窝部位,亦称为中央型。 • 3.静脉窦型 分上腔型和下腔型,约占5%。 • 4.冠状静脉窦型 约占2%,缺损位于冠状静 脉窦上端与左心房间,造成左心房血流经 冠状静脉窦缺口分流入右心房。
十、治疗
• 小于3mm的房间隔缺损多在3个月内自 然闭合,大于8mm的房间隔缺损一般不 会自然闭合。 • 一般可在3~5岁时体外循环下直视关 闭。 • 也可通过介入性心导管术 ,应用双面 蘑菇伞关闭缺损。
十一、房缺的特征性表现
• • • • 1、容易导致右心室舒张期负荷过重 2、右心房接受上下腔静脉和左心房的血 3、左心室、主动脉、体循环的血量下降 4、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 II—III级柔和的吹风样 杂音,一般无细震颤 5、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固定分裂 6、心电图:电轴右偏,不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7、心导管:血氧含量右房 >上下腔静脉 8、X线检查:均有肺门舞蹈症,有右房、右室大
3、缺损较大+肺动脉高压(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 1)右心室压力显著升高 • 2)右心室肥厚显著 • 3)出现青紫(左向右减少导致右向左分 流增加) • 4)心脏杂音减轻 • 5)肺动脉二音显著亢进
五、合并症
• • • • 1、支气管肺炎 2、充血性心力衰竭 3、肺水肿 4、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先天性心脏病
湘潭县人民医院儿科 赵艳飞
先天性心脏病
课时安排:4节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 常见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病理生理、临 床表现及常见并发症及治疗。 熟悉:1、常见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诊 断方法及鉴别诊断。 2、胎儿血液循环及出生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先天性心脏病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重点:常见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病理生理、临床 表现及诊断。 难点:常见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鉴别诊断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临床病案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男,6h
心脏外露,胸壁 缺损,VSD,
2004-10-17


先天性心脏病(CHD)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 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 畸形,其发病率约占活产婴儿的0.7~0.8%。 由于严重和复杂的心血管畸形,患儿多在 生后数周至数月死亡,因此复杂先天性心 脏病在年长儿比婴儿期少见。
总论
• • • • • 一、心脏胚胎发育 二、胎儿血液循环 三、小儿心血管系统检查特点及方法 四、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 五、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
一、心脏的胚胎发育
• • • • 1、关键时期是妊娠后2—8周 2、第2周开始形成 3、第4周开始有循环作用 4、第8周房室间隔长成
二、胎儿血液循环
• 1、正常的胎儿血液循环
五、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
根据心脏左右两侧及大血管之间有无异常 分流分三类 • 1、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房缺、 室缺、动脉导管未闭 • 2、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法洛氏四联 症、大血管错位 • 3、无分流型(无青紫型):肺动脉狭窄、 主动脉缩窄、右位心
房间隔缺损
Atrial septal defect , ASD
2、胎儿血液循环的特点
• 1.通过脐血管与胎盘与母体之间通过弥散方 式进行物质(氧气和营养物质)交换; • 2.胎儿循环中只有脐静脉是氧合血; • 3.卵圆孔和动脉导管是正常胎儿血液循环的 通路; • 4.左右心室都向全身供血; • 5.体循环为主,虽有肺循环存在,但无气体 交换; • 6.供应脑心肝及上肢的血氧含量远远大于下 半身。
胎儿血液循环出生后的改变
4.动脉导管关闭
( 生后约10-15小时, 血氧张力增加而收缩完成功能性关闭, 约80%婴儿于生后3个月,约95%生后1 年内完成解剖上关闭形成大动脉韧带)
三.小儿心血管系统检查特点及 方法
• • • •
• • • •
(一)全身检查 (二)心脏检查 (三)周围血管征 (四)特殊检查
六、X线检查
小型缺损 • 1、无明显改变或肺动 脉段稍突出 • 2、肺野轻度充血
中型缺损
• 1.心影轻度到中度 增大。 • 2.左、右心室增大, 以左室增大为主。 • 3.主动脉弓影较小。 • 4.肺动脉段扩张。 • 5.肺野充血。
大型缺损X线表现
• • • • 1、心影中度以上增大,呈二尖瓣型 2、肺动脉段明显突出 3、肺血管影增粗,搏动明显增强 4、左、右室大,以右室大为主,左房 也大 • 5、主动脉弓影较小
2、缺损较大::左向右分流,体循环量下降 症状 体症 • 1、影响生长发育 • 1、心尖搏动弥散 • 2、消瘦、乏力、气短、 • 2、可触及细震颤 多汗 • 3、心界向左右扩大 • 3、易患肺部感染、易 • 4、胸骨左缘3、4肋间 患心衰 可闻及III—IV级全收缩 • 4、可引起声嘶(由于 期杂音,向四周广泛 扩张的肺动脉压迫喉 传导粗糙、响亮 返神经所致)
三、病理生理
病生特点
• 1.心房水平的左向右分流 • 2.分流量与缺损大小、两侧心房压力差及 心室的顺应性有关。 • 3.由于右心血流量增加,舒张期负荷加重, 故右心房、右心室增大。 • 4.艾森曼格(Eisenmenger)综合征
四、临床表现
症状:随缺损大小而有区别。 • ①缺损小的可全无症状, • ②缺损较大时致体循环血流量不足而影响 生长发育,表现为体形瘦长、面色苍白、 乏力、多汗,活动后气促。由于肺循环血 流增多而易反复呼吸道感染。 • ③可引起声嘶(由于扩张的肺动脉压迫喉 返神经所致)
1.X线检查 3.超声心动图 5.心血管造影 7.磁共振成像 2.心电图 4.心导管检查 6.放射性核素心血管造影 8.计算机断层扫描
<2岁:左乳线外1-2cm 2-5岁:左乳线外1cm
5-12岁:左乳线上或内 0.5-1cm >12岁:左乳线内0.51cm 各年龄小儿心界(左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