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聋校语文第一册一年级第课鸟虫鱼课时

聋校语文第一册一年级第课鸟虫鱼课时

第19课鸟虫鱼教学目标:1.学会11个生字新词,理解词义,掌握口型、发音。

会读会打指语。

2.学会书写本课的生字,笔顺正确,能默写本课的生字词。

3.通过观察图画,培养学生观察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11个生字新词的词义,掌握口型,会书写。

教学难点:会运用11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笔顺正确。

教具、学具:课件、卡片、课堂练习本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鸟虫鱼教学目标:1.学会这3个字,掌握口型,会打手语。

2.能正确书写“鸟、虫、鱼”,理解词义,会在生活中运用。

3.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鸟、虫、鱼”词义,掌握口型,会书写。

教学难点:会运用“鸟、虫、鱼”,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教具、学具:课件、卡片、课堂练习本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做好课前准备,拿出铅笔、课本。

2.师生问好。

二、复习导入1.呼吸训练:唱音练习n,ao,ch、i、y。

出示字母卡片,学生读。

2.同学们都读得认真,我们去公园里玩吧。

三、学习新知(一)初步认识“鸟、虫、鱼”1.找一找:公园里玩有什么分别找出“鸟、虫、鱼”,指名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2.学习读音,认识字。

课件分别出示“鸟、虫、鱼”及其拼音(先出示拼音,后出示字),师范读;读拼音;小手背后齐读,。

3. 逐个读生字卡片“鸟、虫、鱼”及拼音,并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

(二)理解“鸟、虫、鱼”的意义1. 结合课件上的图片理解词义,分别说一说“这是鸟、这是虫、这是鱼”2..请一学生表演“鸟、虫、鱼”,请学生说一说:“什么在哪里”(如:鸟在树上,虫在叶上,鱼在水里。

)(三)贴一贴请学生拿着“鸟、虫、鱼”的卡片,贴一贴,贴在对应的背景图片上。

三、巩固练习1.课件出示“鸟、虫、鱼”或拼音,学生说一说对应的拼音和字。

2.看、听话练习;看手语或口型,说一说字。

3.游戏:看演示说句子:“鸟在树上,虫在叶上,鱼在水里。

”四、指导书写(1)出示flash动画,学生观察“鸟、虫、鱼”怎么写。

(2)教师板书“鸟、虫、鱼”,先写笔顺,写时唱笔画,数一数笔画数,再在田字格中范写。

(3)指导学生书空。

(4)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写,两个学生上黑板写。

(5)教师小结书写情况。

五、小结课堂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鸟、虫、鱼”,再来读一读他们。

六、布置作业1. “鸟、虫、鱼”及拼音读10 遍。

2. “鸟、虫、鱼” 笔顺写3遍。

3. “鸟、虫、鱼”及拼音,分别写2行。

板书设计:19 鸟、虫、鱼鸟ni ǎo 、虫ch ón ɡ、鱼y ú笔顺:教学反思:1.“鸟、虫、鱼”是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比较熟悉,但是发音和口型依然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2.“鸟、虫、鱼”的书写上,“鸟”字的第二笔横折钩不要写成横折,“鱼”字下面的一横不要忘记。

第二课时 白布 毛巾 手帕教学目标:1.学会“白、布、毛、巾、帕”这5个字,掌握口型,会打手语。

2.能正确书写“白、布、毛、巾、帕”,理解词义,会在生活中运用。

3.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白、布、毛、巾、帕”词义,掌握口型,会书写。

教学难点:会运用“白、布、毛、巾、帕”,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教具、学具:课件、卡片、课堂练习本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做好课前准备,拿出铅笔、课本。

2.师生问好。

二、复习导入呼吸训练:唱音练习b,a,in、ai、p、j。

出示字母卡片,学生读。

三、学习新知(一)认识“白布”1.出示白布,问:这是做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2.学习读音,认识字。

“白布”。

课件分别出示“白布”及其拼音(先出示拼音,后出示字),师范读;读拼音;小手背后齐读,。

3. 逐个读生字卡片“白布”及拼音,并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

4. 出示其他颜色的布:红布、蓝布。

请学生说一说。

(二)认识“毛巾”1.出示毛巾,问:这是做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2.学习读音,认识字。

“毛巾”。

课件分别出示“毛巾”及其拼音(先出示拼音,后出示字),师范读;读拼音;小手背后齐读,。

3. 逐个读生字卡片“毛巾”及拼音,并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

4. 出示班级同学的毛巾,请学生说一说:这是我的毛巾。

(三)认识“手帕”1.出示手帕,问:这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2.学习读音,认识字。

“手帕”。

课件分别出示“手帕”及其拼音(先出示拼音,后出示字),师范读;读拼音;小手背后齐读,。

3. 逐个读生字卡片“手帕”及拼音,并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

4. 说一说手帕:手帕比毛巾小,手帕可以用来擦鼻涕。

(四)运用拓展毛巾、手帕是布做成的,出示制作毛巾手帕的视频,布也可以做成衣服。

三、巩固练习1.我们一起玩个游戏吧。

课件出示“白、布、毛、巾、帕”或拼音,学生说一说对应的拼音和字。

2.看、听话练习;看手语或口型,说一说字。

3.请同学们拿着毛巾、手帕、白布,并说一说:“这是毛巾。

”等句子。

四、指导书写(1)出示flash 动画,学生观察 “白、布、毛、巾、帕”怎么写。

(2)教师板书“白、布、毛、巾、帕”,先写笔顺,写时唱笔画,再在田字格中范写。

(3)指导学生书空。

(4)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写,两个学生上黑板写。

(5)教师小结书写情况。

五、小结课堂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白、布、毛、巾、帕”,再来读一读他们。

六、布置作业1. “白、布、毛、巾、帕”及拼音读10 遍。

2. “白、布、毛、巾、帕” 笔顺写3遍。

3. “白、布、毛、巾、帕”及拼音,分别写2行。

板书设计:19 白布 毛巾 手帕笔顺:教学反思:白b ái 布b ù毛m áo 巾j īn 手sh ǒu 帕p à1.手帕和毛巾比较相似,学生很难辨认,常把手帕说成手巾,毛巾说成毛帕。

2.书写上,手帕的帕,是巾字旁,学生特别与容易“巾”混淆。

我想,可能把这两个词语分开教学的效果更好。

3.写作业时,“白布”可以不用连起来写成一个常用词语。

第三课时好不好对不对教学目标:1.学会这3个字,掌握口型,会打手语。

2.能正确书写“不、好、对”,理解词义,会在生活中运用。

3.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不、好、对”词义,掌握口型,会书写。

教学难点:会运用“不、好、对”,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教具、学具:课件、卡片、课堂练习本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做好课前准备,拿出铅笔、课本。

2.师生问好。

二、复习导入1.呼吸训练:唱音练习h, u,ao、b、d。

出示字母卡片,学生读。

2.你们感觉自己刚才读得好不好三、学习新知(一)认识“好、不好”1.课件出示一个人嘴对着自来水龙头喝水,问:这样做好不好指名学生回答。

2.学习读音,认识字。

“不好”。

课件分别出示“不好”及其拼音(先出示拼音,后出示字),师范读;读拼音;小手背后齐读。

3. 逐个读生字卡片“不好”及拼音,并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

4.出示另一幅图,用杯子喝水,好不好课件分别出示“不好”及其拼音(先出示拼音,后出示字),师范读;读拼音;两排学生比一比读。

(二)认识“不对”1.课件出示一个人随便乱扔香蕉皮,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问:这样做对不对指名学生回答。

2.学习读音,认识字。

“不对”。

课件分别出示“不对”及其拼音(先出示拼音,后出示字),师范读;读拼音;小手背后齐读。

3. 逐个读生字卡片“不对”及拼音,并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

4.出示另一幅图,把香蕉皮丢到垃圾桶里课件出示“不对”及其拼音(先出示拼音,后出示字),师范读;读拼音;两排学生比一比读。

(三)手语“对”与“好”,手语很相似,所以特别强调一下。

(四)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是不对,不好的。

三、巩固练习1.我们一起玩个游戏吧。

课件出示“不、好、对”或拼音,学生说一说对应的拼音和字。

2.看、听话练习;看手语或口型,说一说字。

四、指导书写(1)出示flash动画,学生观察“不、好、对”怎么写。

(2)教师板书“不、好、对”,先写笔顺,写时唱笔画,再在田字格中范写。

(3)指导学生书空。

(4)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写,两个学生上黑板写。

(5)教师小结书写情况。

五、小结课堂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不、好、对”,再来读一读。

六、布置作业1. “不、好、对”及拼音读10 遍。

2. “不、好、对”笔顺写3遍。

3. “不、好、对”及拼音,分别写2行。

板书设计:19 不好、好、不对、对不b ù、好h ǎo 、对du ì笔顺:教学反思:1.“好”与“对”其实差别不是很大,但是非常常用,所以对口型和发音都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

2.写“好”字时,“子”字的笔顺要注意,有3笔。

3.拼音上,“不”字在与不同的字组词时,拼音不一样,学生注音时应特别注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