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综合教育部分)社会实践手册所属院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交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黑龙江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二〇一三年三月2使用说明填写本手册前请认真阅读手册中的相关说明。
1.凡参加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学生人手一册,于三年级上学期第4周以班级为单位交至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2.本手册是评定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综合教育部分)成绩(合计3学分)的重要依据,须由学生本人填写。
3.本手册必须用中性水笔、蓝黑或黑色钢笔填写,要求字迹清晰,态度认真。
4.上交本手册时,同时提交任选社会实践项目的佐证材料。
5.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的指导教师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的任课教师(即手册封面填写的指导教师),任选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为组织该项活动的单位或部门指派的相关专业指导教师。
6. 在使用中如有疑问,请及时向指导教师咨询,并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部门网站公告栏相关通知公告。
3目录1.实践内容及任务量规定2.必选项目─社会调查活动之形式选择及相关说明3.任选项目─其它社会实践活动之内容选择及相关说明4.必选项目─社会调查活动之方案设计5.必选项目─社会调查活动之周志(1周)6.必选项目─社会调查活动之报告及相关证明材料7.任选项目─社会实践活动之周志(2周或相当于2周)8.任选项目─社会实践活动之报告及相关证明材料9.任选项目─社会实践活动之认证表10.学生实践活动成绩(即综合教育实践教学成绩)评定表附件1:社会调查选题指南附件2:社会调查报告撰写要求及参考格式附件3: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安全须知附件4:安全承诺书4一、实践内容及任务量规定本门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实行1+N(N≥1)选项制和多项组合形式:1为必选——(1)社会调查;N为任选——在(2)到(7)中选择,至少选择一项。
(1)社会调查。
实行项目专题制和学生选题制。
学生可以根据思政课教师给定的社会调查选题范围,也可以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自行选题。
每名学生必须提交一份个人社会调查报告,字数5000字以上,手写稿(不允许打印),须有调查地证明材料。
以小组形式参加的社会调查报告上交形式下文规定。
(2)专业实习、生产劳动。
学生可以参加规定量的生产劳动并进行企业调查完成社会实践。
需参加2周以上的专业实习和生产劳动。
提交证明材料和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企业或行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3)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规定量的、以学雷锋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完成社会实践。
需参加48小时以上的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
提供活动记录,提交不少于2000字的活动报告。
(4)科技发明。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校级及以上大学生科技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等课外学术科技创新项目完成社会实践。
提交参加大学生科技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等课外学术科技创新项目的证明材料,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活动报告。
在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的提供获奖证明材料可不提交活动报告。
主持并完成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的学生提供结项证明可不提交活动报告。
(5)就业创业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创业计划和创业模拟等就业创业活动完成社会实践。
提交参加创业计划和创业模拟等就业创业活动的证明材料,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活动报告。
(6)勤工助学。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规定量的勤工助学活动完成社会实践。
需参加48小时以上的勤工助学活动。
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从事勤工助学活动报告。
(7)其他主题实践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规定量的、相关部门组织的主题实践活动(指学校党委组织宣传部门、学工部门、团委或校级以上相关部门开展的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类主题实践活动)完成社会实践。
需参加48小时(每次以2小时计算)以上的思想教育类主题实践活动。
提交不少于2000字的活动报告。
学生可利用暑假和在学校规定时段内完成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调查必须完成一份规定要求的社会调查报告,其他任选活动必须提供完整的证明材料和规定的活动报告。
注:如在(2)-(7)中选择的项目为2项以上的(含2项),各个分项目的任务量可适当酌减,但提交的报告文字总量不少于2000字。
倡导学生参加2项以上的实践活动。
5二、必选项目─社会调查形式选择及相关说明提示:社会调查是每位学生的必选项目。
下面,请你选择进行社会调查的形式。
我校社会调查形式分个人形式和小组形式两种。
请在选择项划√并签名。
如选择小组形式,请填写下表:说明:1.小组成员组成限定在本年级,但不限定院系、专业、班级,以能集中在某一地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为组成目的。
2.小组组长由成员民主选举产生,负责社会调查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3.小组设定一名安全责任人,负责小组成员的安全管理,遇有紧急情况,应立即与指导教师和院系学生工作负责人联系。
6三、任选项目─其它社会实践活动内容选择及相关说明请同学在下表中选择社会实践活动内容:说明:1.学生在上表的6大类内容中必须选择一项或多项内容进行社会实践,在选择的项目后对应的“选择和签字”栏内签字,未选择的不签字。
鼓励多选。
2.若选择“其他思想教育类主题实践活动”,在对应的“选择和签字”栏内写明具体的社会实践内容并签字。
7四、必选项目─社会调查活动之方案设计注:参加小组形式社会调查活动的学生也需填写此表。
8五、必选项目─社会调查活动周志(1周)注:参加小组形式社会调查活动的学生也需填写此表。
9六、必选项目─社会调查活动之报告及相关证明材料(一)有关要求1.社会调查报告字数不少于5000字,手写稿,不接受打印稿。
2.请使用正规稿纸,用中性水笔、蓝黑或黑色钢笔撰写,要求字迹清晰。
3.调查报告内容属实,数据可靠,严禁杜撰。
4.严禁网络下载,严禁抄袭他人,一旦发现按零分处理。
5.请按社会调查报告规范撰写,规范详见本手册附件2。
6.要求提供调查地提供的有效调查证明。
(二)有关说明1.上交报告时,请将报告稿及有效证明夹在手册此处。
2.以个人形式开展社会调查的学生提交一份报告。
参加小组形式社会调查的学生以小组名义提交(组长代表小组提交)一份报告,但在本页需说明报告已由组长提交以及组长姓名、班级、学号。
小组长提交调查报告时需在调查报告正文前附加下表:10七、任选项目─社会实践活动之周志(2周或相当于2周)第一周周志1.在第1周周志和第2周周志中记录任选社会实践内容的开展情况。
2.即使有些任选社会实践活动性质上是团队形式开展的,但在此处均以个人形式参加做以记录。
请学生认真填写周志,此部分为评定成绩的重要依据。
第二周周志八、任选项目─社会实践活动之报告及相关证明材料(一)有关要求1. 请学生按手册第一部分“实践内容及任务量规定”提交任选项目的活动报告及相关佐证材料,并夹在此处。
报告在前,佐证材料在后。
2. 活动报告文字量不低于2000字,严禁抄袭,严禁杜撰,一经发现,按零分处理。
(二)有关说明1.佐证材料报告包括有效文件证明、证书或照片等。
2.任选项目活动是以个人名义参加的活动,与参加社会调查小组团队形式无关。
即便有些任选项目性质上是团队形式的,如科技创新团队、志愿服务团队等,在此处,仍以个人名义提交活动报告。
3.如任选项目多于2项,仍在2个周志内记录活动内容。
九、任选项目─社会实践活动之认证表本表须由学生本人到所属院系团组织认证。
除校团委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需在校团委认证外,其余各级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均在院系团组织认证。
无认证将不核定此部分成绩。
十、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综合教育实践部分)成绩评定表1.社会调查部分的指导教师由思政课任课教师评分并签名;任选项目的指导教师由组织该项活动的专业教师评定分数并签名,选择2项以上活动内容的,由学生选择一项内容量最多的项目的指导教师评定分数并签名。
2.社会调查和任选项目的学生互评分数由学生所在班级班长组织班会,开展互评,并确定分数,由班长代表班委会签字。
3.根据学生提交的活动报告评定分数可以采用现场答辩、面谈、操作演示、评判作业等形式核定,具体形式由思政课任课教师自定。
附件1:社会调查选题指南说明:1、选题指南一般只规定调查方向、调查范围和研究重点,由学生自行确定具体社会调查题目。
2、社会调查活动必须紧密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符合其教学目的和要求。
3、社会调查活动要围绕我国、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或者公众、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鼓励和提倡体现我省地方特点、区域特色的社会调查。
选题指南:一、政治领域1、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状况调查2、城乡社会基层组织(居委会、村委会、党团组织等)建设情况调查3、城乡社会基层组织(居委会、村委会、党团组织等)作用发挥状况调查4、城乡居民宗教信仰状况调查5、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现状调查二、经济领域6、城乡居民基本收入状况调查7、黑龙江省国有企业发展现状调查8、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发展的典型案例调查9、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10、城乡居民日用消费品价格变化调查三、社会民生领域11、农村的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状况调查12、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合校状况调查13、农村学校学生营养问题调查14、农村学校学生校车安全问题调查15、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调查16、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17、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状况调查18、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现状调查19、城乡居民社会安全感现状调查20、城乡食品安全状况调查21、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状况调查22、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调查23、留守儿童生活状况调查24、城乡居民老龄化问题及养老保障问题调查。
25、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26、城乡居民生态环境意识调查27、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28、失地农民生活状况调查29、城镇拆迁户生活状况调查30、未成年流浪乞讨人员生活状况调查31、城乡居民幸福指数和生活满意度调查32、当前社会环境下的邻里关系状况调查33、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查34、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调查35、不同职业的社会声望调查36、社会公益行为发展状况调查37、当前社会诚信现状及其影响调查38、群众心目中大学生形象调查四、文化领域39、城乡文化建设状况调查40、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状况调查41、黑龙江省红色旅游发展状况调查42、寒地黑土文化发展状况调查43、老哈文化遗产(或黑龙江历史遗址)保护状况调查44、城乡生育观的差异、变化趋势状况调查45、大众传媒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调查46、当代青年价值观现状调查47、城乡青年婚恋观现状调查48、城乡居民文化需求状况调查49、婚礼文化的区域差异调查50、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状况调查社会调查报告撰写要求及参考格式一、撰写要求1、报告字数不少于5000字,手写稿,不允许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