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检测题(90分钟 100分)一、(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弥.(mí) 高慨.(kǎi)叹兽铤.(tǐng) 义愤填膺.(yīng)B.踌躇.(chú)亢.(kàng)奋浠.(xī)水荒谬.(miù)绝伦C.磐.(pán)石惬.(xiá)意捋.(lǚ)胡子兀兀.(wù)穷年D.揣.(chuǎi)摩蓦.(mò)然既.(jì)往气冲斗.(dǒu)牛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志趣楚辞无暇及此B.掣友独裁马革裹尸C.衰微苛刻诗兴不作D.赫然聪慧望闻问切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许静的朗诵字正腔圆,令李老师喜从天降....,他立即同意让许静参加诗歌朗诵会。
B.这部著作是他长期工作经验的总结,是他经过反复修改后处心积虑....写出来的。
C.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被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D.愚公之所以能感动上天,搬走太行、王屋二山,靠的就是持之以恒....的精神。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避免交通道路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B.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我们队能否进入决赛阶段。
C.针对“假羊肉”事件,全市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D.晚年的他,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才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①为了与他们论是非、争黑白,鲁迅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动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呕心沥血②鲁迅是伟大的,他的伟大,至少一半要拜对手所赐③所以才有了那一篇篇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杂文④看看他的那些对手吧,胡适、林语堂还有郭沫若,个个都是国家级文人学者A.①③②④B.④①③②C.②④①③D.③②④①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6.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用)B.即.更刮目相待(就)C.蒙乃.始就学(于是,就)D.结友而.别(而且)7.下列成语既不出自本文,又与本文无关的一个是()A.吴下阿蒙B.鞠躬尽瘁C.刮目相待D.开卷有益8.下列关于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阅读可知,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别人,对别人的进步应给以肯定。
B.我们没有必要成为全才,但要多学习,多掌握一些知识,这是有好处的。
C.鲁肃对吕蒙的进步表示惊异,这从正面说明了吕蒙的进步之大。
D.从文段知,我们不能找种种借口不学习,只要想努力,肯定会有收获的。
二、(本大题共11小题,共4分)9.请根据课外阅读的外国名著,补全下面的名人对联的下联。
(4分)上联:搏命运风浪奏出一支支悲壮的乐曲(贝多芬)下联:炼钢铁意志(奥斯特洛夫斯基)三、(本大题共10小题,共26分)(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3分)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
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
不过,“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
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贝多芬留客人在他屋子里吃简便的晚餐。
在晚餐桌上说起他往昔的许多故事,包括他在童年时跟海顿学习时的生活,包括他为了糊口指挥乡村音乐队的生活……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
贝多芬向他的客人叙述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那次节目是《费黛里奥》。
当他站在台上按着节拍指挥时,听众的脸上都有一种奇怪的表情,可是谁也不忍告诉他。
演奏告终,全场掌声雷动。
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很久很久背身站在指挥台上,直到一个女孩拉着他的手向观众答谢时,他才缓缓地转过身来。
原来他完全聋了!他永远不能担任指挥了!贝多芬对客人大声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10.作者将“耳聋”比作了什么?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11.如何理解“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2分)12.第三段末尾连用两个叹号,有什么作用?(3分)13.贝多芬能够向客人叙述自己最后一次指挥的情形,这表现出他怎样的精神?(3分)14.贝多芬为什么会说“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谈谈你的理解。
(3分)(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3分)绿茵场上的非主流①他出生在意大利的富豪家庭,父亲是钢铁大亨,其家族企业涉足50多个国家。
在很多人眼里,他这辈子只要守住家业即可,根本不需要什么奋斗。
然而,当他接触足球后,突然觉得,跟绿茵场相比,钢铁经营之类的事情简直索然无味。
从此,他的梦想是成为职业球员。
父亲骂他没出息,说:“我可以买下一家足球俱乐部给你经营。
”他却说:“如果我整天躺在你的钱上睡觉才是没出息。
”他不顾父亲的强烈反对,毅然走上足球之路。
②在意大利足坛,防守的理念根深蒂固,无论教练还是球员,都不敢越战术纪律的雷池一步;防守能力出众的球员,尤其容易出人头地。
而他,天生就流淌着进攻的血液,更热衷于在球场上穿针引线,随时给对手致命一击。
因为他的足球思想违背了主流理念,导致他一度被排挤而成为边缘人物。
③不得志的他,被租借到小球会布雷西亚。
在这里,他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罗伯特·巴乔。
在巴乔的指点下,他迅速成熟,并开始走向辉煌。
④2001年,他加入AC米兰队,主教练安切洛蒂独具慧眼,认为他的另类踢法正是意大利足坛的稀缺品种,决定对他委以重任。
在实战中,他逐步成为球队的“大脑”,确立了领袖地位,为AC米兰摘取无数荣誉,并于2006年率领意大利队赢得了阔别24年的世界冠军。
2012年6月,欧洲杯烽火重燃,意大利对抗世界霸主西班牙,又是他精准如导弹的传球,令意大利先拔头筹。
赛后,西班牙媒体评价他为“绿茵场上的达·芬奇”。
⑤他就是皮尔洛,国际足坛巨星。
在他的商业家族里,他是非主流的;在他的足球王国里,他也是非主流的。
他用另类的方式诠释着成功:靠自己,做自己,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做到最好,才能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
15.成语是汉语言文化中独具魅力的瑰宝。
请从文中摘出两个让你眼前一亮的成语,正确规范地书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16.请从“商业家族”和“足球王国”两个方面,概括皮尔洛“非主流”的具体表现。
(2分)(1)(2)17.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本文第④段中的画线句。
(2分)18.本文题目为什么是“绿茵场上的非主流”,而不是“足坛巨星——皮尔洛”呢?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
(2分)19.本文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一直到结尾才点明“他”就是“皮尔洛”,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2分)20.王浩棋同学读到本文第④段中的“绿茵场上的达·芬奇”时,既感新奇巧妙,又有些许困惑:不同领域的两个人,为什么能联系在一起呢?于是查找了达·芬奇的相关资料,请你帮他完成探究。
(3分)材料一: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意大利把他作为文化的象征。
他的杰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是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珍品中的珍品。
材料二:达·芬奇很早就下定决心,要做一个研究者,一个教师,尤其是一个艺术家。
他眼光独到,做事干练,具有艺术的灵魂。
他多才多艺,在绘画、雕塑、发明、音乐和医学等诸多领域都卓有建树。
材料三:达·芬奇说,兴趣——这就是为着一件事物本身而爱好它,不为旁的理由。
四、(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21.兴蒙学校七年级(16)班举行“我也追‘星’”的综合实践活动,邀请你参加,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6分)(1)你校将邀请在第16届亚运会上实现110米栏三连冠的刘翔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你将获得向刘翔提问的机会。
到时候,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请写出你的问题。
(3分)(2)下面是兴蒙学校开展“我也追‘星’”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对360名初中生“追星对象”的调查统计图,请根据这个“追星对象”调查情况,回答后面的问题。
(3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①认真观察图中的数据你会发现②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的建议是五、(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22.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敬的名人。
立志飞翔蓝天的,可能崇敬叱咤风云的航天英雄;喜欢辞令的,可能崇敬辞锋如剑的哲人;梦想走上政坛的,可能崇敬高瞻远瞩的领导;爱好演艺的,可能崇敬风流倜傥的影视明星。
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名人世界里。
这些名人,可能是伟人、专家、学者……这些名人身上发生的动人故事,或许会给我们留下了好多生活感悟,或感动,或震撼;这些名人的一些挫折、教训和谆谆教导,或许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心灵启迪。
请以“我最崇敬的名人”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写出自己对名人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七年级语文(下)(人教实验版)(天津专用)第三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1.C(“惬意”的“惬”应读“qiè”。)2.B(“掣”应为“挚”。
)3.D[A.“喜从天将”指喜事从天上掉下来,比喻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好事。
用在句中与语境不符。
B.“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用在句中与语境不符。
C.“参差不齐”的意思是“长短、高低、大小不齐”。
用在句中不合适。
]4.D(A项使用了“避免”和“不”进行双重否定,把所要表达的意思弄反了,不符合语境;B项前面说“比赛的获胜”,是一种情况,后面说“决定能否进入”,是两种情况,两面对一面,前后不搭配;C项成分残缺,应在“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后加上“的专项行动”。
)5.C(先找联系密切的句子,进行小范围的句子链接。
④句中有人称代词“他”,肯定在前文中有所指,再看四个分句可以发现,这个“他”一定指“鲁迅”,而“鲁迅”这个名字在②句中第一次陈述,同时,“对手”在②④这两个句子中重复出现,根据语言的连贯性,可确定④句一定接在②句后;①句中有个“他们”,浏览4个分句后发现,④句中提到三个人,这个“他们”一定指此三人,这样可断定①句应排在④句后面。
②④①句序确定,这三句综述了鲁迅伟大的原因,③句陈述结果,自然跟在后面。
这样,四个句子的句序可确定为②④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