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都会导致酸雨B.84消毒液能杀死环境中的新冠病毒C.玻璃、陶瓷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都含有硅元素D.浓硝酸可以用铁或铜质容器盛放2. 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的是:①天然气②煤③石油④核能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⑨地热能⑩海洋能A.①②③④B.④⑤⑥⑦⑧⑨⑩C.⑤⑥⑦⑧⑨⑩D.③④⑤⑥⑦⑧3.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已知CH4(g)+2O2(g)=CO2(g)+2H2O(g) ΔH=-802kJ?mol-1,则甲烷的燃烧热为802kJ?mol-1B.等质量的H2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H2O(g)比生成H2O(l)放出的热量多C.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D.由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可知:C(金刚石,s)=C(石墨,s) ΔH<04. 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向氯水中加入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D.新制的氯水能使红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水中含有5. 下列有关反应中硫酸表现出的性质对应正确的是A.浓硫酸与氯化钠固体反应制HCl———难挥发性B.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黑面包”实验———吸水性C.在加热条件下木炭与浓硫酸反应———酸性D.久置在敞口容器中的浓硫酸质量增大———脱水性6.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试管①中的试剂及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选项试剂现象解释A 品红溶液溶液褪色SO2具有漂白性B 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SO2与水反应生成酸C 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与Ba2+结合成BaSO4沉淀D 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SO2具有还原性A.A B.B C.C D.D7. 硅及其化合物的应用范围很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B.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制普通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D.二氧化硅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8. 关于氮的变化关系图如下: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B.路线ⅠⅡ Ⅲ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C.氮气可在足量的氧气中通过一步反应生成NO2D.上述所有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9. 下表中,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选项 A B C D原子序数 4 7 11 17原子结构示意图A.A B.B C.C D.D10. 钛(Ti)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大的优点,可用于无人驾驶飞机的制造。
下列有关46Ti和48Ti的说法错误的是A.互称为同位素B.质子数相同C.质量数相同D.电子数相同二、多选题11. X、Y、Z、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若a X m+、bYn+、cZ n-、dR m-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m>n,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a-b=m-n B.a>b>d>c C.a>b>c>d D.b+d=m+n三、单选题12.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有关性质的递变规律错误的是A.最高正化合价增大B.原子半径增大C.熔沸点降低D.氢氧化物碱性增强13.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B.氮气:C.氯化镁:D.氯化氢的形成过程:14. 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质分子中一定存在非极性键B.化合物分子中一定存在极性键C.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可能是共价化合物15.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CH 3COOH(l)+2O 2(g)= 2CO 2(g)+2H 2O(l) ΔH 1=-870.3 kJ/mol (2)C(s)+O 2(g)= CO 2(g) ΔH 2=-393.5 kJ/mol(3)H 2(g)+O 2(g)= H 2O(l) ΔH 3=-285.8 kJ/mol则反应2C(s)+2H 2(g)+O 2(g)= CH 3COOH(l)的焓变为( ).A .-488.3 kJ/molB .-244.15kJ/molC .488.3 kJ/molD .244.15 kJ/mol16. 短周期主族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Y 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 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供医疗急救用的Y 的单质,Z 与W 同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W<X<Y<Z B .化合物熔点:XY 2<Z 2Y C .X 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 的强 D .W 与Z 形成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四、填空题17. 氮的常见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广泛。
NH 3、NH 3?H 2O 、NH 4Cl 、HNO 3是最常见的含氮化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上采用液化法从合成氨的混合气体中分离出氨,这利用了氨_________的性质。
(2)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NH 3在空气中与HCl 相遇产生白烟,这里“白烟”是_______,打开盛浓硝酸的试剂瓶塞,瓶口有白雾出现,这里“白雾”是 _________。
(4)NH 3和SiH 4两种氢化物中,________更稳定。
NH 3是工业上制硝酸、铵盐的原料,写出NH 3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18.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各组微粒:①与②O 2和O 3③H(氕)、D(氘)、T(氚) ④金刚石和石墨⑤和,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
(填序号)(2)等质量的D 2O 和H 2O 所含的中子数之比为________,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
(3)等物质的量的D 2O 和H 2O 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元素①~⑩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
(2)写出元素②常见的一种同素异形体的名称:____________。
(3)元素⑦的单质与元素⑧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元素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元素⑩的单质的氧化性比元素⑤的单质的氧化性__________(填“强”或“弱”)。
(5)元素④、⑧可组成多种微粒,其中可作为饮用水消毒剂的化合物分子是________。
20. 某实验小组用MnO2与浓盐酸加热制取Cl2,并将得的氯气与潮湿的Ca(OH)2固体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实验装置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发生反应:6Cl2+6Ca(OH)2=5CaCl2+Ca(ClO3)2+6H2O,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若反应消耗0.3molCl2,则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个。
五、原理综合题21. 硅有望成为未来的新能源。
回答下列问题:(1)硅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i(s)+O2(g)=SiO2(s)ΔH=--1化学键Si—O O=O Si—Si键能/(kJ·mol-1)x 498.8 176已知1molSi中含2molSi—Si键,1molSiO2中含4molSi—O键,表中x=______。
(2)硅光电池作为电源已广泛应用于人造卫星、灯塔和无人气象站等。
硅光电池是一种把_______ 能转化为_________能的装置。
(3)下列对硅作为未来新能源的认识错误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硅是固体燃料,便于运输、贮存B.硅的来源丰富,易于开采且可再生C.硅燃烧放出的热量大,其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程度低且易控制D.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单质硅(4)工业制备纯硅的反应为2H2(g)+SiCl4(g)=Si(s)+4HCl(g) ΔH=+240.4kJ·mol-1。
若将生成的HCl通入100mL1mol·L-1的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在制备纯硅的反应过程中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kJ。
六、填空题22. 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其单质及其化合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1)有机物M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成N,转化过程如下:ΔH=88.6 kJ/mol则M、N相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_。
(2)已知CH3OH(l)的燃烧热为-726.5 kJ·mol-1,CH3OH(l)+1/2O2(g)===CO2(g)+2H2O(g) ΔH=-a kJ·mol-1,则a________726.5(填“>”“<”或“=”)。
(3)使Cl2和H2O(g)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HCl和CO2,当有1 mol Cl2参与反应时释放出145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火箭和导弹表面的薄层是耐高温物质。
将石墨、铝粉和二氧化钛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煅烧,所得物质可作耐高温材料:4Al(s)+3TiO2(s)+3C(s)===2Al2O3(s)+3TiC(s) ΔH=-1176 kJ·mol-1,则反应过程中,每转移1 mol电子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