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肠道急性胃肠炎病毒ppt课件

肠道急性胃肠炎病毒ppt课件

·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病毒分离检查: 细胞培养
血清学检查: 双份血清
ELISA IFA
中和试验
补体试验
快速诊断 : 核酸杂交、 PCR
·
四、防治原则
特异性预防
Salk灭活疫苗(IPV):
人工自动免疫
三价 (只抗麻痹,不抗感染)
Sabin减毒活疫苗(OPV):小儿麻痹糖丸
三价 (既抗麻痹,又抗感染)
第26-27章 肠道感染病毒
·
1
病毒科
小RNA病毒科 (+ssRNA 线形)
肠道感染病毒
主要病毒种类
引起的人类疾病
脊髓灰质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 新肠道病毒70 、71型
脊髓灰质炎 神经、呼吸道消化道、心脏感染 神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等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手足口病等
呼肠病毒科
轮状病毒
(dsRNA、11个节段))
·
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
小RNA病毒,无包膜 (24~30 nm),
单股正链RNA(感染性 核酸),
衣壳二十面体对称。
·
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
*多能在易感细 胞中增殖,迅 速产生CPE。
·
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
*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强:耐酸,乙醚,耐蛋
白酶和胆汁作用;在污水、粪便中能存活数月
*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
疹为特征与婴幼儿脑炎和腹泻有关 72型---甲型肝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
·
手 足 口 病
(HFMD
·
·
第27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
胃肠炎V引起急性胃肠炎(V性腹泻)
特点:
1.无细菌病原 2.突发,恢复快 3.相似的中度腹泻与呕吐 4.无年龄与地域限制
主要包括:
*轮状病毒 *杯状病毒 *肠道腺病毒 *星状病毒
心肌炎死亡率高。 *急性结膜炎(acute conjunctivitis)和急性出血
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e conjunctivitis) 分别由柯萨奇A24型和新肠道病毒70型引起。
·
A组(1-22.24型) --疱疹性咽峡炎.手
1.柯萨奇V
足口病.皮疹.急性结膜炎
B组(1-6 型) -- 心肌炎.心包炎.不明
发热 .糖尿病
无菌性脑炎.普
通感冒.类脊灰 炎.流行性胸痛. 肌痛
1- 9 ---无菌性脑炎.皮疹.类脊灰炎 2.ECHO V 11-27---心包炎.心肌炎.普通感冒 (埃可V) 29-23---婴幼儿腹泻.流行性胸痛
疱疹性咽峡炎
·
第三节 新型肠道病毒
*1969年后发现、分离到的肠道病毒。 *包括有68、69、70、71等多种血清型。 *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引起多种神经系
炎、脑炎和轻瘫有关。 *疱疹性咽峡炎(hepanging)
由柯萨奇A组病毒某些血清型引起。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由柯萨奇病毒A16、新肠道病毒71型 引起。
·
所致疾病:
*流行性胸痛(pleurodynia) 常由柯萨奇B组病毒引起。
*心肌炎(myocarditis)和心包炎(peri-carditis) 主要由柯萨奇B组病毒引起,新生儿病毒性
·
第一节 轮状病毒(rotavirus)
属于呼肠病毒科 可分为A~G 7个组 A组轮状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婴幼儿腹泻
最常见的病原体,也是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 因之一 B组轮状病毒引起成人腹泻,病死率低
·Hale Waihona Puke 第一节 轮状病毒(rotavirus)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
球形,60~80nm,20面体立体对称 内外双层衣壳,无包膜 外壳辐射呈“车轮状” 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强
婴幼儿重症腹泻、成人腹泻
腺病毒科 (dsDNA 线形)
肠道腺病毒40、41、42 婴幼儿腹泻 型
杯状病毒科 (+ssRNA 线形)
星状病毒科 (+ssRNA 线形)
诺如病毒 沙波病毒 星状病毒
·
腹泻 婴幼儿腹泻
第26章 肠道病毒(enterovirus)
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是一 类生物学性状相似、颗粒非常小的单正 链RNA病毒。
* 病毒在肠道中增殖,却引起多种肠道外感
染性疾病;如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脊髓灰 质炎);柯萨奇病毒(引起无菌性脑膜炎、 心肌炎等)。·
第一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的病原体。侵 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导致急性弛缓性 肢体麻痹(小儿麻痹症)。
第二节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
致病特点:
* 主要粪-口途径传播,也可呼吸道感染。 * 病毒在肠道中增殖却很少引起肠道疾病。 * 型别多,引起的疾病谱复杂。不同的肠
道病毒可引起相同的临床综合症,同一 种病毒也可引起几种不同的临床疾病。 * 目前尚无疫苗用于预防。
·
所致疾病:
*无菌性脑膜炎(aseptic meningitis) 几乎所有的肠道病毒都与无菌性脑膜
主要包括了四种病毒。
·
肠道病毒分类
病毒
血清型
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 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
埃可病毒(Echovirus) 新型肠道病毒(new enterovirus)
1, 2, 3 A组(1-22, 24) B组(1-6) 1-9, 11-27, 29-33 68, 69, 70, 71
一、生物学特点
*球形. 27nm. ss(+)RNA V.
20面体,无包膜.无血凝性。
*结构蛋白:VP1、VP2、VP3、VP4 *分三个血清型,型间很少有交叉免疫。
·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
0.1℅
·
(ICAM)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病后获得长期而牢固的型特异性免 疫,主要以体液中和抗体为主 (sIgA、IgG、IgM)。
统疾病以及机体其他部位的疾病。 *抗原性方面,与其他肠道病毒有明显不
同。
·
第三节 新型肠道病毒
68型---小儿肺炎和支气管炎 69型---不清(小儿直肠拭子中分出) 70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接触感染)
流行性强,可出现麻痹、脑炎 71型---手足口病(HFMD):发热、口腔溃疡和手足疱
免疫程序:三价减毒活疫苗(OPV)
三次(2月后的小儿连服三次, 间隔1月)
新的免疫程序
增效疫苗---IPV + OPV联合应用, 第一.二两次IPV,
第三次用OPV, 免疫效果稳定良好
人工被动免疫: 用丙球、胎球
·
警惕!!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VAPP)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