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热力学基础1
dV 0, 系统对外作负功;
dV 0, 系统不作功。
第7页/共62页
2、体积功的图示
P
A V2 PdV V1
A
由积分意义可知,
功的大小等于p—V
PdV
图上过程曲线p(V) 下的面积。
V1 PdV
V1
B
不同曲线所围面积不同 0 V1
V2
V
功与过程的路径有关——功是过程量。
第8页/共62页
A V2 PdV V1 第9页/共62页
定量计算。(28岁) 英 焦耳,工业管理家,精确求出热功
当量的关系。(25岁) 德 赫姆霍兹,生理学家。多方面论证
了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32岁)
第11页/共62页
一、 热力学第一定律(1942年迈耶提出)
Q=E+A
系统吸的 热 收量
内 能 增 量
系 统作 对功 外
包括热现象 的能量守恒
P、V、T
Vc
0 22.4
1 1.013 105 22.4 103
22.7 102 ( J )
Qacb Acb
第19页/共62页
b
44.8
V(l)
7-3 气体的摩尔热容量
一、热容与摩尔热容的定义: 热容量:系统在某一无限小过程中吸收热量dQ与温
度变化dT的比值称为系统在该过程的热容量(C)
dQ
C dT
表示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
J K 1
单位质量的热容量叫比热容。 C MC比 J K 1 kg1
摩尔热容量:1 mol 物质的热容量(Cm)
M C Mmol Cm
1mol 物质温度升高1K时所吸收的热量。
第20页/共62页
J K 1 mol 1
二、理想气体的摩尔热容量
2、热量传递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 热量是过程量
使系统的状态改变,传热和作功是等效的。
3、功与热量的物理本质不同 .
宏观运动
功 分子热运动
热量
分子热运动
分子热运动
转换 传递
第4页/共62页
二、准静态过程
系统所经历的中间态都无 限接近于平衡态。
砂堆
P-V图上一个点表示
一个 准静态过程
准静态过程中热量的计算
1、热容法
M dQ Mmol CmdT
Q
M M mol
Cm ( T2
T1
)
Cm (摩尔热容):1 mol 物质升高 1K 所吸收的热量
2、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10页/共62页
7-2 热力学第一定律
法 卡诺,工程师,第一个把热与功联系 起来。(34岁)
德 迈耶,医生,第一个作出热功当量的
态过程。
准静态过程是一种理想的极限。
第5页/共62页
三、准静态过程的功和热量
1、体积功的计算 ➢当活塞移动微小位移dl 时, 系统对外界所作的元功为:
dA Fdl pSdl pdV
dl
p F S pe
光滑
➢系统体积由V1变为V2,系统对外界作总功为:
A dA V2 pdV V1
dV 0, 系统对外作正功;
分子运动论从牛顿力学出发,采用统计方法说 明压强、温度和内能的物理本质。是微观理论。
热力学从能量观点出发,分析、说明热力学系 统热、功转换的关系和条件。是宏观理论。
第1页/共62页
7-1 内能 功和热量 准静态过程
一、内能 功和热量
理想气体内能
Mi
E
RT
M mol 2
是状态量,是状态参量T的单值函数。
P(×105Pa)
(B) 700J
4a
d
(√C) -700J
c
(D) 1000J
1e
思路:Ta
Tb
ΔEab
0 0
1
Qab Wab
Vb PdV 500J
Va
b
4 V(×10-3m3)
Eacbda 0
Qacbda Wacbda
Vb PdV Va PdV 500 1200( J )
Va 第18页/共62V页d
例:有1mol理想气体 (1)a b等温,
(2)a c等容,然后c b等压,
分别计算A与Q。
解:( 1 )
Aab
M M mol
RT lnVb Va
P(atm)
2a
2 1.013 105 22.4 103 ln 2
31.5 102 ( J )
1c
Qab Aab
( 2 )
Acb
Vb PdV
Mmol 2
M M mol
i 2
R(T2
T1 )
M M mol
R(T2 T1 )
等压过程中系统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来增加 系统的内能,一部分用来对外做功。
第16页/共62页
. 3. 等温过程
(1)特征: T=恒量,dT=0
p1 p I
∴ dE=0
(2)计算:
QT AT pdV
p2 O V1
第一定律的符号规定
Q E E2 E1
A
+ 系统吸热 内能增加 系统对外界做功
系统放热 内能减少 外界对系统做功
第14页/共62页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理想气体等值过程中的应用
V2
依据: Q=E+ PdV
V1
1.等体过程
前提:
(1)特征: dV=0 ∴ dA=0
M
PV
RT
Mmol
p b T2
(2)计算: QV E
.II
V2 V
M RT V2 dV M RT ln V2
M mol
V V1
M mol
V1
M RT ln p1
M mol
p2
等温过程中系统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对外
做功,系统内能保持不变。
第17页/共62页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acb过程时吸热
500J, 则经历acbda过程时吸热为?
(A) -1200J
结论:内能是状态量,内能增量只决定于 系统的初态与终态,而与过程无关。
实际气体内能: 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间势能的总和。
是状态参量T、V的单值函数。 第2页/共62页
系统内能改变的两种方式
作功增加物体内能
R 电源
传递热量也可 增加物体内能
第3页/共62页
1、做功可以改变系统的状态 摩擦升温(机械功)、电加热(电功) 功是过程量
Mi
RT
M mol 2
0 a T1 V
Mi
E
RT
M mol 2
等体过程中,外界传给气体的热量全部用来增
加气体的内能,系统对外不作功。
第15页/共62页
2. 等压过程
p
1
2
(1)特征:p=恒量 dP=0
(2)计算:
O V1
V2 V
V2
Qp E PdV E P(V2 V1 )
V1
E M i RT
对于元过程: dQ=dE+dA
对于准静态过程:Q E V2 pdV
V1
得到的=留下的+付出的
第一类永动机 不可能实现。
第12页/共62页
永 动 机 的 设 想 图
第一类永动机:不需要消耗外界提供的能量而不断对 外作功的热机。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13页/共62页
Q E A
热力学第一定律 的普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