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整版)典型药物分析知识点小结归纳
(完整版)典型药物分析知识点小结归纳
2、双波长计算分光光度法:利用混合物在某波长紫外吸收具有加和性的原理。(要求通过实验内容掌握双波长法的原理,操作及计算方法。)
巴比妥类
5,5取代巴比妥
苯巴比妥
1、丙二酰脲类鉴别反应
(1)银盐反应:一银盐可溶于水,二银盐不可溶。
(2)铜盐反应:加铜吡啶显紫色或紫色↓
2、亚硝酸钠-硫酸反应:苯环鉴别
3、甲醛-硫酸反应:苯环鉴别
2、芳香第一胺反应
1、碱性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2、有关物质:TLC,自身稀释对照法
3、重金属检查:硫化钠法(第三法)
1、原料药:亚硝酸钠滴定法(芳香第一胺)
终点指示:永停法
磺胺嘧啶
1、与硫酸铜试液的反应:黄色沉淀→紫色
2、芳香第一胺反应
1、碱性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2、重金属检查:硫化钠法(第三法)
1、原料药:亚硝酸钠滴定法(芳香第一胺)
2、硫酸盐的反应:本品为硫酸盐
3、IR
1、莨菪碱(特殊杂质):为左旋体,消旋不完全引入。毒性较大。
2、有关物质:HPLC
1、原料药:非水溶液滴定法
2、制剂:酸性染料比色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酸性染料:溴甲酚绿
萃取溶剂:氯仿
注意:对照品硫酸阿托品烘干至恒重已失去结晶水,故应将结果乘以分子量换算因数1.027
2、缩合反应:与香草醛(芳醛)试剂反应,生成黄色↓(异烟腙)
1、游离肼(特殊杂质):TLC
2、无菌(供注射用原料药需检查)
3、有关物质:HPLC
1、注射用异烟肼:溴酸钾法——容量分析(滴定)
2、原料药及片剂:HPLC
硝苯地平
1、与氢氧化钠试液的反应:在丙酮或甲醇溶液中与碱作用,1,4-位氢均可发生解离,形成P-π共轭,溶液显橙红色
4、UV:酸性溶液中不电离,无明显吸收;pH10发生一级电离,在240nm有最大吸收;pH13发生二级电离,吸收峰红移至255nm。
5、显微结晶:开始结晶时呈球形,后变为花瓣状
1、酸度:指示剂法
2、乙醇溶液澄清度
3、中性或碱性物质
1、银量法
溶剂:甲醇+3%新鲜配制无水Na2CO3溶液
终点指示:电位法(要求通过实验内容掌握终点的确定方法)
5,5取代巴比妥
司可巴比妥钠
1、丙二酰脲类鉴别反应
(1)银盐反应;(2)铜盐反应
2、UV:特点同苯巴比妥
3、加成反应:含不饱和取代基,可使碘(溴)液褪色。
1、溶液的澄清度:新沸过冷水
2、中性或碱性物质
溴量法:含不饱和双键,与溴定量发生加成反应。
2-硫代巴比妥
硫喷妥钠
1、铜盐反应:加铜吡啶生成绿色↓
2、硫元素反应:在NaOH溶液中与Pb离子反应生成白色↓,加热后沉淀转为硫化铅黑色↓
1、原料药:直接酸碱滴定法。(中性乙醇溶解,NaOH滴定);补充学习:两步滴定法(掌握原理)。
2、制剂:HPLC
苯甲酸类
丙磺舒
1、Fecl3反应:米黄色沉淀
2、分解产物的反应:磺酰胺结构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可水解为硫酸盐与游离烷基胺,可显示硫酸盐反应。
1、酸度:酸碱滴定法检查
2、有关物质:HPLC,自身稀释对照法
4、IR
1、吸光度:在450nm吸光度不得超过0.1
2、有关物质:HPLC
3、光学异构体:右氧氟沙星(特殊杂质);HPLC
HPLC
生物碱类
苯烃胺类
盐酸麻黄碱
1、物理常数测定:比旋度为-33°~ -35.5°
2、双缩脲反应(氨基醇特征反应):本品加水溶解后,加硫酸铜试液2滴与20%氢氧化钠溶液1ml,即显蓝紫色;加乙醚1ml,振摇后,放置,乙醚层即显紫红色,水层变成蓝色(硫酸铜)
2、UV
3、IR
1、有关物质:HPLC;对照液:杂质I对照+杂质II对照+自身稀释液(即对照品法+自身稀释对照法)
注意:易发生歧化反应,须避光操作!
2、一般杂质:干燥失重、炽灼残渣;重金属等
铈量法:本品具有还原性,可在酸性溶液中以邻二氮菲为指示剂,用硫酸铈直接滴定。
吩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类
盐酸氯丙嗪
1、氧化反应:可被硫酸、硝酸等氧化剂氧化而显色。
3、IR
4、氯化物反应:本品为盐酸盐
1、有关物质:盐酸伪麻黄碱(右旋)、草酸及麻黄草中的其他麻黄碱类似物或降解产物;HPLC
1、原料药:非水溶液滴定法
注意:须加醋酸汞,使氢卤酸根Cl-形成难解离的氯化汞,以消除干扰
2、制剂:HPLC
托烷类
硫酸阿托品(药用为消旋体)
1、托烷生物碱的反应(Vitali反应):托烷生物碱类的专属鉴别反应
2、酮体(特殊杂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查原理是利用酮体在310nm有最大吸收,而肾上腺素主成分几乎无吸收,限制在此波长处吸光度不得大于0.05
3、有关物质:HPLC
1、原料药:非水溶液滴定法。
溶剂:冰醋酸;指示剂:结晶紫;高氯酸滴定液。
2、制剂:HPLC
磺胺类
磺胺甲噁唑
1、与硫酸铜试液的反应:取本品约0.1g,加水与0.4%NaOH溶液各3ml,振摇使溶解,滤过,取滤液,加硫酸铜试液1滴,即生成草绿色沉淀(碱液的目的?过量有何影响?)
3、UV: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有较明显的UV吸收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照品法
《中国药典》以硫喷妥为对照,故应将结果乘以分子量换算因数1.091(硫喷妥钠与硫喷妥的分子量比值)
杂环类
吡啶类
异烟肼
1、与氨制硝酸银试液(多伦试剂)的反应:
酰肼基的强还原性,加入氨制硝酸银试液,即发生气泡与黑色浑浊,并在试管壁上生成银镜。
2、UV
3、氯化物反应:本品为盐酸盐。此项鉴别为酸根Cl-,不是苯环上有机Cl-
1、溶液澄清度与颜色:控制游离氯丙嗪(特殊杂质)及氧化产物。
2、有关物质:HPLC;C8为固定相
1、原料药:非水溶液滴定法
终点指示:电位法
2、制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苯并二氮卓
地西泮
1、硫酸-荧光反应:本品溶于硫酸,在紫外光365nm显黄绿色荧光
2、与钼硫酸试液的反应
3、与铁氰化钾试液的反应:此法可区别吗啡与可待因,可待因无还原性(无酚羟基),不能与铁氰化钾反应
4、IR
1、阿扑吗啡(特殊杂质):即去水吗啡
2、罂粟酸
1、原料药:非水溶液滴定法
注意:须加醋酸汞,使氢卤酸根Cl-形成难解离的氯化汞,以消除干扰
2、制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注意:对照品为吗啡(干燥品),故应将结果乘以分子量换算因数1.317
2、UV
3、IR
4、氯化物反应:C7上氯原子与苯环结合较牢,须先以氧瓶燃烧法破坏,使有机氯转化为游离Cl-
有关物质:HPLC
1、原料药:非水溶液滴定法
冰醋酸与醋酐;结晶紫;高氯酸
2、制剂:HPLC
喹诺酮类
左氧氟沙星
1、物理常数测定:比旋度应为-92º至-99º
2、HPLC:与对照品保留时间一致
3、UV
2、芳香第一胺反应:重氮化-偶合反应(与亚硝酸钠作用生成重氮盐,后者与β-萘酚偶合生成有色偶氮化合物)
3、氯化物的反应
对氨基苯甲酸(PABA特殊杂质):HPLC
1、原料药:亚硝酸钠滴定法(芳香第一胺)
终点指示:永停法
注意事项:催化剂KBr;温度影响;滴定方式。
2、制剂:HPLC
盐酸利多卡因
1、硫酸铜试液反应:可在Na2CO3试液中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紫色配合物;转溶于三氯甲烷显黄色。
硫酸奎宁片剂的含量测定,需先经强碱氢氧化钠溶液碱化处理,生成游离奎宁碱后,再用高氯酸滴定液滴定,1mol硫酸奎宁消耗4mol高氯酸,摩尔比为1:4;
因此,硫酸奎宁片剂测定的滴定度与其原料药的滴定度不同!
异喹啉类
盐酸吗啡
1、甲醛-硫酸反应(Marquis,马奎斯反应):含酚羟基的异喹啉类生物碱的特征反应
HPLC
其他芳酸类
布洛芬
1、UV:265nm、273nm有最大吸收;245nm、271nm有最小吸收。
2、IR
有关物质:TLC(硅胶G薄层板),自身稀释对照法
1、原料药:直接酸碱滴定法。(中性乙醇溶解,NaOH滴定)。
2、制剂:HPLC
胺类药物
芳胺类
盐酸普鲁卡因
1、水解反应:本品遇NaOH试液即游离出普鲁卡因↓,加热则酯键水解产生二乙胺基乙醇↑(蒸气使石蕊试纸变色)和对氨基苯甲酸↓(沉淀可溶于过量Hcl)
2、氯化物的反应
注射液中2,6-二甲基苯胺及其他杂质的检查:HPLC,对照品法+自身稀释对照法
HPLC:对照品为利多卡因,故应将结果乘以分子量换算因数1.156
对乙酰氨基酚
1、Fecl3反应:显蓝紫色
2、芳香第一胺反应:重氮化-偶合反应(需先水解)
对氨基酚(特殊杂质)及有关物质:HPLC,对照品法+自身稀释对照法
喹啉类
硫酸奎宁
1、物理常数测定:比旋度为-237°~ -244°
2、绿奎宁反应:6位含氧喹啉专属鉴别
3、荧光反应
4、硫酸盐的反应
其他金鸡纳碱(特殊杂质):TLC
供试品溶液自身稀释对照法
非水溶液滴定法:喹核碱的碱性较强与硫酸成盐,而喹啉环碱性极弱不能与硫酸成盐,始终保持游离状态。故:
原料药1mol硫酸奎宁消耗3mol高氯酸,即摩尔比为1:3;
终点指示:永停法
复方磺胺甲噁唑片
1、沉淀反应:鉴别甲氧苄啶(TMP)。具有生物碱的性质,在酸性条件下与碘作用生成沉淀。
2、芳香第一胺反应:鉴别磺胺甲噁唑(SMZ)
3、薄层色谱法
4、HPLC
注:3、4两项均可同时鉴别两种成分,可选做其中一项。
1、《中国药典》(2010年版)采用HPLC测定两种成分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