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猪生产学试题

猪生产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1.屠宰率:胴体重占宰前活重的百分比。

即:胴体重/宰前活重×100%。

2.工厂化养猪:指以工业生产方式安排生产,品种杂优化、设备机械化、饲料功能化、环境标准化、生产工艺化、作业流水化、免疫程序化、产品规格化批量化的一种养猪生产形式。

(或者:指以工业生产方式,采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进行高效率的养猪生产,使猪群的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以及猪场的劳动生产率都达到高效率。

是现代化养猪的重要组成部分。

)3.杂种优势利用:又叫经济杂交,指的是杂交亲本的选优提纯和杂交组合的有效选择。

4.初生个体重:是指仔猪在出生后吃初乳前称重所得的个体重量。

5.集约化养猪:指以“集中、密集、约制、节约”为前提,按照养猪生产的客观规律,根据各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而采取的对猪群、劳动力、设备的合理配置和适度组合的经营形式。

6.断奶窝重:是指断奶时全窝仔猪的总重量。

7.性周期:我们把母猪上一次发情排卵到下一次发情排卵的这段时间称之为性周期或发情周期。

8.猪生产学特性:是指猪所共有的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内在性质。

a)产仔数:指的是母猪产一窝仔猪的总数(或活仔数)。

9.初生窝重:是指一窝仔猪所有个体重的和。

10.流水式的生产工艺流程:是指按照养猪生产的6个环节(配种、怀孕、分娩哺乳、保育、生长、肥育)分阶段饲养,并按照一定的方式和要求进行流动,组成一条生产线来进行生产。

又叫分阶段作业流水线生产工艺或分阶段饲养技术。

是现代化猪场采用的一种生产流程。

11.PSE猪肉:指猪宰后呈现苍白颜色、质地松软和汁液渗出特征的肌肉。

表面粗糙,结构松散。

12.DFD猪肉:宰后肌肉外观呈现暗红色、质地硬、肌肉表面干燥的特征,即DFD肉。

这类肉由于肌肉表面干燥、结构致密、嫩度差,同样既不适合鲜食用也不适合加工用。

13.猪应激综合症(PSS):猪在遭受各种不良因素或应激原的刺激时,表现出生长发育缓慢,生产性能和肉品质量降低,机体免疫力下降,严重者甚至引起死亡的一种非特异性反映。

14.早期隔离断奶:其实质内容是,母猪在分娩前按常规程序进行有关疾病的免疫注射,仔猪出生后保证吃到初乳,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预防接种后,在10~21日龄断奶,然后把仔猪在隔离条件下保育饲养。

保育仔猪舍要与母猪舍及生产猪舍分离开,隔离距离约在250m到10km,根据隔离条件不同而不同。

这种方法称之。

15.胴体瘦肉率:瘦肉重/(瘦肉重+脂肪重+皮重+骨重)X100%16.全进全出:全进全出制是指同一批猪群同时转入、同时转出,按节律转群进行生产,全年不分季节均衡生产。

17.母猪年生产力:是指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和体重。

18.断奶仔猪:是指仔猪从断奶至70日龄左右的仔猪19.发情期发情的高潮阶段,也是排卵高峰期20.妊娠从受精—分娩前的整个时期,就妊娠的全过程二、判断题1)猪在胚胎期骨骼系统优先发育,表现为初生仔猪头部比例较大;( - )“骨骼”改“神经”2)对种公猪而言,形成精液的必需氨基酸有赖氨酸、色氨酸、组氨酸和蛋氨酸,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氨基酸是赖氨酸;( + )3)三元杂交与单杂交进行比较其最大的优点是三元杂交充分利用了杂种仔猪的杂种优势;(-)“仔猪”改“猪”4)后备猪若饲养管理条件较差,虽然月龄已达到初配时期而体重较轻,必须推迟配种,同时加强饲养管理,使其体重尽快达到要求;(+)5)对假死仔猪常用的方法是人工呼吸法。

(+)1)猪在胚胎期神经系统优先发育,表现为初生仔猪头部比例较大;(+)2)对种公猪而言,形成精液的必需氨基酸有赖氨酸、色氨酸、组氨酸和蛋氨酸,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氨基酸是蛋氨酸;(-)蛋氨酸3)三元杂交与单杂交进行比较其最大的优点是三元杂交充分利用了杂种母猪的杂种优势;(+)4)达到性成熟的后备公母猪具有了繁殖能力,应该及早安排配种;(-)应该及早安排配种5)对假死仔猪急救常用的方法是用手捂住猪的嘴两边往里吹气的人工呼吸法。

(-)用手捂住猪的嘴两边往里吹气的三、单项选择题2)瘦肉型品种后备公猪的初配月龄和初配体重为__b______;a. 9~10月龄,体重≥110㎏;b. 8~9月龄,体重≥120㎏;c. 9~10月龄,体重﹥100㎏;d. 8~9月龄,体重≥110㎏;3)同一母猪不同乳头的泌乳量不同,一般是__a_____;a.靠前的乳头泌乳量高,中间靠后的乳头泌乳量低;c. 中间的乳头泌乳量高,两端的乳头泌乳量低;b. 靠前的乳头泌乳量低,中间靠后的乳头泌乳量高; d. 中间的乳头泌乳量低,两端的乳头泌乳量高;4)猪的肥育方法包括___d____;a. 直线肥育法和一贯肥育法;b. 直线肥育法和一条龙肥育法;c. 一贯肥育法和一条龙肥育法;d. 直线肥育法和阶段肥育法;5)杜洛克猪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胴体品质好,但繁殖力偏低,适合做___a____;a. 终端父本;b. 第一父本;c. 第一母本;d. 第二母本;6)广东地方猪种具有d____的共同优点;a. 早期生长快,耐粗,耐热b. 繁殖力高,早熟易肥,肉质细嫩c. 耐粗,耐热,繁殖力高d. 早熟易肥,耐粗,肉质细嫩7)集约化、工厂化养猪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___d____三个方面;a.增重速度、单位增重的饲料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b. 产仔数、断奶成活率和断奶窝重c. 增重速度、断奶成活率和提高劳动生产率d.繁殖效果、饲养效果和提高劳动生产率8)断奶窝重的遗传力比初生窝重的遗传力__b_____;a. 高;b. 低;c. 相同;d. 不同品种情况不一样;9)下列品种猪中不属于华南型猪的是__c______;a. 滇南小耳猪;b. 福建淮猪;c. 广东大花白猪;d. 两广小花猪;10)猪胚胎死亡的三个高峰期是__d_____。

a. 受精第3-5天,妊娠后4周左右,妊娠后期约70-80天;b. 受精第13-15天,妊娠后3周左右,妊娠后期约80-90天;c. 受精第9-13天,妊娠后4周左右,妊娠后期约60-70天;d. 受精第9-13天,妊娠后3周左右,妊娠后期约60-70天;四、简答题1)单体栏母猪限饲的优缺点有哪些?单体栏母猪限饲的优点有:(1)猪栏占地面积小,可减少猪舍建筑面积;(2)便于观察母猪发情及时配种和方便进行人工授精;(3)怀孕母猪按配种时间集中在一区中饲养,便于饲养人员根据母猪体重、体况、怀孕期长短,合理定量饲喂,方便操作,提高管理水平;(4)避免母猪争食、咬斗,减少相互干扰,从而减少机械性流产;(5)可以防止母猪压死仔猪;(6)减少浪费,节省饲料。

单体栏母猪限饲的缺点有:(1)由于使用全金属栏结构,每猪一栏,栏数较多,建造时增加了投资成本;(2)由于母猪限位,运动量少,有可能延迟猪的性成熟期和初配年龄,降低小母猪的受胎率及缩短母猪利用年限;(3)容易引起母猪腿部和蹄部的疾病;(4)需要有周密的生产计划和细致的管理工作的配合。

2)今后发展养猪业需要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有哪些?(一)本品种的进一步选育提高。

(二)饲料工业的发展:一是高能高蛋白饲料特别是高蛋白饲料的来源问题;二是饲料添加剂工业的健康发展问题。

(三)加强管理和健全完善卫生防疫体系。

(四)工厂化养猪场的畜产公害问题。

3)流水式的生产工艺流程的生产技术要点有哪些?1. 猪群整齐来源一致,配种时的体重、日龄尽量一致或接近(进种猪时须考虑)(1分)2. 合理分群以产床和公猪的利用及生产节律为依据,进行合理分群。

(1分)3. 控制发情流水式作业生产,要求每批母猪同步发情。

须采用性激素控制发情。

控制发情应从后备母猪配种前40天开始,同一批在同一时间注射孕激素(抑制)或雌激素(催情),实现同期发情的第2~3个发情周期再进行配种。

这样才能保证正常的繁殖性能。

4. 更新种猪对于不能正常发情、屡配不孕、习惯性流产、死胎较多、哺育效果差(奶水不足或母性差)的母猪要及时淘汰。

5. 保证饲料使用高性能的功能性饲料,使生产达到最大效益。

4)瘦肉型猪的主要特点有哪些?1. 胴体肉多脂肪少,瘦肉率占胴体比例55%以上;2. 外形特点是中躯长、四肢高、头颈轻、腿臀丰满;3. 体长大于胸围15~20厘米以上;4. 6~7肋骨处膘厚1.5~3.0厘米。

5)如何做到适时配种?适时配种的目的就是提高受胎率。

即期望在精子与卵子活力最强的时候让精子与卵子在输卵管上端—壶腹部相遇。

(一)据发情时间确定适宜配种时间母猪排卵前2~3小时配种比较容易受胎,即母猪发情后1天~1天半时配种比较适合。

实际操作时,一般情况下:本地母猪宜在第二和第三天配种;培育品种和瘦肉型品种宜在第二天配种(长白母猪宜在第三至第四天配种);杂种母猪宜在第二天下午配种。

但须根据年龄稍作调整—“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间”。

(2分)(二)根据发情症状表现确定适宜配种时间一般发情母猪阴户红肿开始消褪、出现皱纹、流出白色丝状粘液、性情变得稍微安静、出现“压背反射”时第一次配种,过8~12小时再进行第二次配种(老年母猪间隔4小时左右配第二次)。

通俗地讲,掌握母猪适时配种有四要看,即:一要看阴户,二要看黏液,三要看表现,四要看年龄。

另外,对发情症状不明显的母猪还须采用公猪试情(每天早晚两次用公猪试情)。

6)母猪产前一周到临产前有哪些主要症状?临产症状主要表现在行为、乳房、外阴和呼吸等几个方面。

产前1周腹部膨大下垂,乳房肿胀有光泽,两侧乳头外张呈“八”字形;产前3~5天阴道松弛红肿,骨盆开张(表现为尾根两侧下陷);产前1天每分钟呼吸达54次左右,用手挤压前面乳头有乳汁流出;产前6~12小时母猪出现趴脚和擦栏现象,食欲下降(有些猪甚至不起身吃料)。

最后乳头挤出乳汁6小时后分娩产前3~5小时母猪兴奋不安,呼吸明显加快(发出连续的喘气声,产前4小时每分钟呼吸达90次),粪尿频繁,下卧,四肢伸直;随后,羊膜破裂,流出粘性羊水。

7)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保证胎儿在母体内得到正常发育,防止流产;每窝都能生产大量健壮、生活力强、出生重大的仔猪;保持母猪有中上等的体况。

五、问答题(要求能答出要点并适当展开)论述养好哺乳仔猪的综合性技术措施答:一、养好公、母猪(妊娠后期、分娩前后、哺乳)(1分)二、抓好“三食”,过好“三关”(一)抓乳食,过好初生关(5分)1. 固定乳头,吃好初乳初乳是母猪分娩后3天内分泌的淡黄色乳汁。

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免疫抗体,对初生仔猪较常乳有特殊的生理作用,可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初乳中含有较多的镁盐,具有轻泻性,可促进胎粪排出;初乳的酸度较高,可促进消化道的活动。

初乳的特殊生理作用,除含免疫球蛋白外,化学成分也具有特殊性。

让仔猪尽早吃到初乳、吃足初乳,是养好仔猪至关重要的技术措施。

仔猪有固定乳头吸乳的特性,一经认定至断奶不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