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2018年2月9日云南省永善县一中2018届高三二月份考试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1.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说:“中国人民从巴黎决议的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了一个整体。
”这段话评价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五四运动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D.国民革命2.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各种民事诉讼,即使是再小的事由,也由法庭处理;债务人如在规定的期限还不出债款,债权人可以将其出卖为奴或杀掉;死者的丧衣以三件为限,出丧时妇女不得无节制地嚎哭。
上述这些规定说明当时在罗马( )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B.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色彩浓郁C.罗马人热衷于通过诉讼获取利益D.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法律规范和调整3.从世界范围内看,最早确立了现代的国家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的国家是( )A.英国B.荷兰C.美国D.德国4.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
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
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5.“存在了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它并非是一堆腐朽的垃圾,仅以批判两字所能了结。
它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积极与消极同在。
”文中评价皇帝制度的史学方法是( ) A.全面辩证的方法B.发展的方法C.比较的方法D.史料解读法6.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不断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6年后,华沙条约组织于1955年宣告成立。
促使华约成立的直接原因是( )A.第一次柏林危机B.两个德国分立C.联邦德国加入北约D.共产党情报局成立7.《民主的模式》一文中指出:“雅典民主的一个标志是对公民美德的普遍认同:为共和城邦做贡献以及将私人生活置于公共事务和共同善业之下。
”这表明古代雅典( )A.推行直接民主政治B.注重维护城邦利益C.公民缺少民主权利D.公民道德高于一切8.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这从侧面说明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 )A.圣人托梦B.内心自省C.行万里路D.读万卷书9.《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10.近代驻英公使郭嵩焘《使西纪程》写道:“三代有道之圣人,非西洋所能及也。
即我朝圣祖之仁圣,求之西洋一千八百七十八年中,无有能庶几者。
圣人以一身为天下任劳,而西洋以公之臣庶。
一生之圣德不能常也,文、武、成、康,四圣相承,不及百年,而臣庶之推衍无穷,愈久而人文愈盛。
”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靠圣人治国不能代代常有B.西方靠“民众自治”可以长久C.中国“三代之政”不如西方民主政治D.否定清朝的政治制度11.下图反映了美国与西欧拥有资本主义世界黄金所占份额的变化情况,该图说明( )A.经济危机导致美国经济实力下降B.“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C.一体化进程推动了欧洲经济发展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12.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兴起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
上述评论应用了()A.文明史观B.现代化史观C.社会史观D.整体史观分卷II二、非选择题13.(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百家争鸣”的景观中,“儒法之争”引人注目。
事实上,“儒法之争”不仅存在于春秋战国时代,也不止于秦汉帝国创立过程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儒法之争的实质关涉到“如何立国”和“如何治国”两个重大政治问题……不过,汉武帝时期儒家在立国问题上政治意识已趋于成熟,儒法之争因此而走向消歇……儒法合流最终成就了泱泱中华帝国文明。
——摘自赵明《儒法之争与帝国政治意识的诞生》材料二我是这样一遍遍问自己下决心的:我是不是有私心在里头?我是不是为自己利益?我是不是问心无愧?我敢跟你说,我做那件事情(1936年兵谏蒋介石的西安事变)没有私人利益在里头,我牺牲我自己,为什么?——摘自《张学良口述》材料三 1992年1月至2月,年过八旬的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在中国经济界产生了强烈的震动,很多人也都从中嗅出了巨大的机会。
这期间大批主流社会精英下海创业,开创了现代企业发展和经济变革的新篇章。
——摘自余广珠《邓小平南巡讲话掀起下海潮》(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儒法在“治国”问题上的具体分歧,分析从“儒法之争”到“儒法合流”背后的时代变化。
(2)概括材料二中影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相关因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下海潮”出现的有利条件。
辩证分析“下海潮”与传统价值观的相互关系。
14.(19分)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烙下多届三中全会的印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材料二邓小平促使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批准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当时对经济改革最全面的阐述。
它既包括宏观理论分析,也概述了为全面扩大市场铺路的措施。
《决定》采纳了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说法,宣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搞不搞计划经济,而在于是否实行公有制。
社会主义的目标不是平均主义,而是共同富裕。
——[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材料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深化历程。
(2)材料二、三显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对外开放的哪些举措发挥了推动作用?(3)“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特征是什么?有学者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去苏联模式”,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Every truly repentant(adj.后悔的, 悔改的, 有悔改表现的) Christian has a right to full remission(n.免除) of penalty(n. 处罚,) and guilt, even without letters of pardon( n.赎罪券).──Disputation of Doctor Martin Luther on the Power and Efficacy of I ndulgences by Dr. Martin Luther (1517)材料二:一个人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
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
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加尔文材料三:另一个重要法案是1543年通过的“至尊法案”。
它把宗教改革5年来国王取得权利综合起来,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唯一和至高无上的首脑,拥有决定一切宗教事务的权力,包括推荐神职人员,规定教义……至此罗马教皇在英国的权威被彻底摧毁。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概述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
(2)这些宗教主张有何历史影响?(3)材料三体现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改革的实质和最终结果是什么?(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8~1919年世界流行性感冒共导致2 200万人失去了生命。
在欧洲各国,食物的配给量极低,人们的抵抗力极弱,因而死亡的人数也最多。
俄国死去了40万人,德国有30万人死亡,在伦敦,疾病流行时,一周之内就有1.8万人死去。
材料二战争结束后,德国物价急剧上涨,面包的价格竟然上涨了2倍多。
对此,德国人民上街游行,抗议物价上涨。
有30多万人参加了这次游行,并进而发展为暴动,上千人被杀,上万人被捕入狱。
材料三列宁说:“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
”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等等,说明:“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
” ——以上均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战争的后果有哪些?(2)根据材料三说明一战对亚、非、拉地区产生的影响。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材料二只有当你能为你们未来的统治者找到一种比统治国家更善的生活时,你才可能有一个管理得好的国家。
因为,只有在这种国家才能由真正的富人来统治。
当然他们不是富有黄金,而是富有幸福所必需的那种善和智慧的生活。
——柏拉图《理想国》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政治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拉图的政治主张。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二位东西方先哲政治思想的相似之处。
对你有何启示?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巴黎决议”是巴黎和会的决议,“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了一个整体”指五四运动,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2.【答案】D【解析】材料中对债权人和债务人的规定说明《十二铜表法》维护贵族的利益,说明A项不正确;“妇女不得无节制地嚎哭”说明B项不正确;C项与材料无关。
故本题选D项。
3.【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最早创立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君主立宪制的是英国。
4.【答案】B【解析】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的目的是因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这具有号召推翻清朝统治的作用;其次是分析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也是为了推翻清朝统治,故选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