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经济复习重点

工程经济复习重点

1Z102000工程财务1Z102010财务会计基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两大基本内容。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源于同一母体,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会计系统的有机整体。

管理会计作为企业会计的内部管理系统,其工作侧重点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管理会计通过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获取数据,为企业责任主体制定工作目标,控制责任主体的行为;管理会计注重管理过程、结果对企业内部各方面人员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影响,促使企业有关部门和人员按照企业经营目标而努力工作,起着企业向导功能,主要履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的职能,属于“经营型会计”。

财务会计工作的侧重点在于为企业外界利害关系集团提供会计信息服务;财务会计采用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和准则,主要为股东、债权债务人、政府主管部门服务,履行反映、报告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职能,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属于‘报告型会计”。

另外,管理会计信息跨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态;而财务会计信息则大多为过去时态。

1Z102011财务会计的职能财务会计的内涵决定了财务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

1Z102012会计核算的原则一、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1.历史成本2.重置成本3.可变现净值4.现值5.公允价值1Z102013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强调的是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

这个组织实体从空间上界定了会计工作的具体核算范围。

会计主体与企业法人主体并不是完全对应的关系。

(法人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主体)2.持续经营假设3.会计分期假设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

会计年度可以是日历年,也可以是营业年。

我国通常以日历年作为企业的会计年度,即以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

4.货币计量假设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

我国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二、会计核算的基础对应地,针对交易或者事项的发生时间与相关货币收支时间不一致的情况,会计核算的处理分为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权责发生制是以会计分期假设和持续经营为前提的会计基础。

1Z102014会计要素的组成和会计等式的应用一、会计要素的组成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一)资产2.资产的分类按资产的流动性可将其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即长期资产)两类,其内容为:(1)流动资产:可以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耗用的资产。

如现金、银行存款、应收款项、短期投资、存货等。

(2)长期资产:是指变现期间或使用寿命超过一年或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的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其他资产。

(二)负债2.负债的分类负债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1)流动负债:指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如短期借款、应付款项、应付工资、应交税金等。

(2)长期负债:指在一年以上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偿还的债务。

如应付债券、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三)所有者权益2.所有者权益的内容(1)实收资本:所有者按出资比例实际投人到企业的资本。

(2)资本公积:指由投资者投人但不构成实收资本,或从其他非收益来源取得,由全体所有者共同享有的资金。

包括资本溢价、资产评估增值、接受捐赠、外币折算差额等。

(3)盈余公积:按照规定从企业的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

主要用来弥补企业以前的亏损和转增资本。

(4)未分配利润:本年度没有分配完的利润,可以留待下一年度进行分配。

上述六个会计要素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反映企业某一时点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也称为静态会计要素;收人、费用和利润是反映某一时期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也称为动态会计要素。

二、会计等式的应用1.静态会计等式的应用:其公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动态会计等式的应用:其公式为“收人一费用=利润”1Z102020成本与费用1Z102021费用与成本的关系二、费用和成本的区别和联系费用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如:费用按经济内容和性质进行分类,可分为购置劳动对象的费用、购建劳动资料的费用和支付职工薪酬的费用;费用按经济用途可分为生产费用(计入工程成本)和期间费用(不计入工程成本)。

三、工程成本和费用1.工程成本生产成本是指构成产品实体、计人产品成本的那部分费用。

施工企业的生产成本即工程成本,是施工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施工生产费用。

又可以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2.期间费用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当期发生的,与具体产品或工程没有直接联系,必须从当期收入中得到补偿的费用。

由于期间费用的发生仅与当期实现的收人相关,因而应当直接计人当期损益。

期间费用主要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

施工企业的期间费用则主要包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1Z102022工程成本的确认和计算方法二、成本费用的计量(一)间接费用分摊间接费用一般按直接费的百分比(水电安装工程、设备安装工程按人工费的百分比),计算的施工间接费的比例进行分配。

(二)固定资产折旧1.固定资产折旧影响因素(1)固定资产原价(2)预计净残值(3)固定资产使用寿命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1)平均年限法(2)工作量法施工企业常用的工作量法有以下两种方法:①行驶里程法。

行驶里程法是按照行驶里程平均计算折旧的方法。

它适用于车辆、船舶等运输设备计提折旧。

其计算公式如下:②工作台班法。

工作台班法是按照工作台班数平均计算折旧的方法。

它适用于机器、设备等计提折旧。

其计算公式如下:(3)双倍余额递减法(4)年数总和法(三)无形资产摊销无形资产又称“无形固定资产”。

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以某种特殊权利、技术、知识、素质、信誉等价值形态存在于企业并对企业长期发挥作用的资产,如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租赁权、特许营业权、版权、商标权、商誉、土地使用权等。

无形资产属于企业的长期资产,能在较长的时间里给企业带来效益。

但无形资产也有一定的有效期限,它所具有的价值的权利或特权总会终结或消失,因此,企业应将入账的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在一定年限内摊销,其摊销金额计人管理费用,并同时冲减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

无形资产摊销包括摊销期、摊销方法和应摊销金额的确定。

无形资产摊销存在多种方法,包括直线法、生产总量法等,其原理类似于固定资产折旧。

三、工程成本的计算方法建设工程价款结算,可以采取按月结算、分段结算、竣工后一次结算,或按双方约定的其他方式结算。

1Z102023工程成本的核算一、工程成本及其核算的内容工程成本包括从建造合同签订开始至合同完成止所发生的、与执行合同有关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是指为完成合同所发生的、可以直接计人合同成本核算对象的各项费用支出。

直接费用包括:(1)耗用的材料费用;(2)耗用的人工费用;(3)耗用的机械使用费;(4)其他直接费用,指其他可以直接计人合同成本的费用。

间接费用是企业下属的施工单位或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活动所发生的费用。

合同成本不包括应当计人当期损益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因订立合同而发生的有关费用,应当直接计人当期损益。

1.耗用的人工费用人工费用包括企业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人员的工资、奖金、职工福利费、工资性质的津贴、劳动保护费等。

2.耗用的材料费用材料费用包括施工过程中耗用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的费用和周转材料的摊销及租赁费用。

周转材料是指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能多次使用,并可基本保持原来的实物形态而逐渐转移其价值的材料,如施工中使用的模板、挡板和脚手架等。

3.耗用的机械使用费机械使用费包括施工过程中使用自有施工机械所发生的机械使用费和租用外单位施工机械的租赁费,以及施工机械安装、拆卸和进出场费等。

4.其他直接费用其他直接费用包括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材料二次搬运费、临时设施摊销费、生产工具用具使用费、检验试验费、工程定位复测费、工程点交费、场地清理费等。

5.间接费用间接费用是指为完成工程所发生的、不易直接归属于工程成本核算对象而应分配计人有关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各项费用支出。

主要是企业下属施工单位或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临时设施摊销费用和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工资、奖金、职工福利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及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财产保险费,检验试验费,工程保修费,劳动保护费,排污费及其他费用。

这里所说的“下属施工单位”是指建筑安装企业的工区、施工队、项目经理部、非独立核算为内部工程项目服务的维修、加工单位等。

间接费用不包括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

二、工程成本核算的对象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和成本核算目的和要求,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以单项建造(施工)合同作为施工工程成本核算对象;对合同分立以确定施工工程成本核算对象;对合同合并以确定施工工程成本核算对象。

三、工程成本核算的任务和基本要求(一)工程成本核算的任务1.执行国家有关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工程预算定额和企业施工预算,成本计划的有关规定,控制费用,促使项目合理、节约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是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先决前提和首要任务。

2.正确及时地核算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计算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

这是项目成本核算的主体和中心任务。

3.反映和监督施工项目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为项目成本预测,参与项目施工生产、技术和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成本报告和有关资料,促进项目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这是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根本目的。

1Z102024期间费用的核算一、管理费用(单选)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1.管理人员工资:是指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等。

2.办公费:是指企业管理办公用的文具、纸张、账表、印刷、邮电、书报、会议、水电、烧水和集体取暖用煤等费用。

3.差旅交通费:是指职工因公出差、调动工作的差旅费、住勤补助费,市内交通费和误餐补助费,职工探亲路费,劳动力招募费,职工离退休、退职一次性路费,工伤人员就医路费,工地转移费以及管理部门使用的交通工具的油料、燃料、养路费及牌照费。

4.固定资产使用费:是指管理和试验部门及附属生产单位使用的属于固定资产的房屋、设备仪器等的折旧、大修、维修或租赁费。

.5.工具用具使用费:是指管理使用的不属于固定资产的生产工具、器具、家具、交通工具和检验、试验、测绘、消防用具等的购置、维修和摊销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