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说明 (2)1、编制依据 (2)2、编制原则 (2)3、编制范围 (3)二、工程概况 (3)1、工程概况 (3)2、技术要求 (4)三、施工方案 (5)1、施工准备 (5)2、施工部署 (5)3、施工方法及方案 (6)四、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11)1、质量目标 (11)2、质量保证体系及说明 (11)3、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 (12)五、雨季施工措施 (13)六、防台风措施 (14)七、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15)1、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15)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6)八、环境保护措施 (16)九、文明施工体系及保证措施 (17)D1K30+522.3~D1K31+016.132路基深路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1)依据新建海南西环铁路XHZQ-2标段《路基设计图纸》、《路基通用参考图纸》。
(2)依据《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
(3)根据相关参考资料及有关补遗资料,会议记要。
(4)桥址区域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往年气象资料、踏勘调查所获得的相关资料。
(5)依据我司现有的施工管理水平、队伍人员素质、机械设备装备以及路基(深路堑)施工所获得经验。
2、编制原则(1)遵循合同文件原则,严格按照合同文件规定的标准要求执行。
(2)遵循设计规范、验收标准,精心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3)坚持施工工期严格管理的原则,确保工程进度。
坚持科学组织、统筹安排、均衡施工,确保按业主规定按期高效完成合同的施工任务。
(4)确立安全管理目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做到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
3、编制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新建海南西环铁路XHZQ-2标D1K30+522.3~D1K31+016.132路基段区间路基工程。
二、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本标段路基工程地处海南省澄迈县福山镇境内,区间路基D1K30+391.6~D1K31+056.2段位于远征1号双线大桥与远征2号双线大桥之间。
本路段以深路堑为主,段内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Q4d1+e1)粉质粘土、膨胀土,第四系下更新统(Q1β)玄武岩,底部为上第三系海口组(N2h)粉质粘土、粉细砂、中砂、粗砂、泥岩及贝克碎屑岩。
为考虑到加强边坡整体工程的安全、稳定性,深路堑边坡坡面设计为台阶形,工程防护与植被防护相结合的综合措施进行加固,稳定性差的边坡设置综合支档工程,并采用横向分层、纵向分段从上至下分级开挖的施工工艺,并且设置完善的边坡地表和地下排水系统,及时引排地表水和地下水。
本段路基按客货共线速度目标值200km/h设计,铁路等级I级。
2、技术要求1、路堑开挖根据实际地形情况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开挖运输,靠近基床底层表面及边坡辅以人工开挖。
机械开挖时预留边坡保护层,由人工开挖以保证边坡的坡率和平整度。
2、路堑挖方采用台阶分层开挖,深挖路堑采用“横向分层、纵向分段,阶梯掘进”的方式施工;合理安排运土通道与掘进工作面的位置及施工次序,做到运土、排水、挖掘、防护互不干扰。
开挖注意排水,严禁积水,并且保持边坡平顺3、开挖前对整个挖方段测量放样,并埋设必要的护桩。
每段开挖工作完成后,对边坡进行及时防护,当防护不能紧跟开挖进行,要暂时留一定厚度的保护层,待做护坡时再刷坡。
4、当路堑开挖至基床底层上部的设计标高时,核查地质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如设计与现场不符等技术问题,及时与相关单位联系解决。
5、路堑地段的附属工程及时施做,并紧随路基成型尽早完成。
6、路基面平顺,路肩线流畅,路拱明显、坡面合度、过渡段顺接流畅,边坡平顺、无明显高低差。
三、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①、对设计文件进行现场调查与核对;②、复测已经完成、水准点及导线网的布设满足施工需要;③、项目部根据相关技术规范,完成对施工班组下发技术交底工作;④、机械设备已就位,满足施工要求。
2、施工部署(1)施工队伍安排该段路基由路基二队负责施工,施工作业人数50人。
序号人员数量(人)备注1 负责人 12 技术主管 13 专兼职安全员 14 工班长 25 指挥装、卸土人员 26 技术、质检、测量人员 27 机械工、普工41(2)施工机械配置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履带挖掘机台 4推土机台 1振动压路机台 1自卸汽车辆8洒水车辆 1(3)工期安排该段路基路堑计划于2013年11月25日开工,2014年4月1日竣工。
3、施工方法及方案(1)路堑开挖施工流程施工准备中、边桩测设确定开挖方式清理地表纵向分段施工路堑预加固桩横向分层台阶划分坡面控制分段分层开挖场地排水坡面修整坡面防护运至弃土场达到基床底层顶面以下设计标高后,进行地基核查地基处理,基床施工(2)测量放线在施工前,必须按施工图要求测量放线,设置护桩,测量误差必须符合相关规范有关要求,测量工作必须贯彻复核制。
(3)清理地表,修建排水工程①按照相关协议对段内光缆及地上、地下管线等原有设施进行改移或按照相关规范、条文要求进行加固防护。
②做好路基开挖临时排水系统,便于开挖过程要自始至终保证排水畅通。
(4)土质、软质岩类及强风化硬质岩路堑路堑开挖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施工。
具体按照台阶法施工,路堑施工中,首先自上而下,水平分层开挖,设计每层高6m。
利用上述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先施工上层坡段范围内的路堑横断面土方,再进行下层坡段范围内路堑土方施工。
边坡土方开挖中应注意边坡坡比,并预留一定厚度的保护层,最后由人工开挖,避免机械对边坡造成损伤,出现塌方等现象,针对边坡土质松软地带,按地质情况采用相应措施对坡面进行防护。
最后修整路床,整个路堑土方施工即完成。
需注意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对路基基床厚度内地层采用工程地质调绘、原位测试、电法物探,必要时进行钻探取样等方法,进行地基土地基条件的核查与检测,与设计资料对照,若有不符情况,及时向设计院等相关单位反应,采取相对应措施对地基进行地基处理。
在路堑土方开挖,全过程严格按要求进行开挖施工,遵循开挖顺序,杜绝人工掏洞掏底法施工。
(5)膨胀土路堑本段地层中上覆膨胀土,为弱~中等膨胀土。
施工中合理进行施工组织安排,膨胀土路堑施工尽量避开雨季。
海南省四季降水丰富,若遇到大雨施工时,应及时设支挡和防护结构的边坡安排施工,控制工程进度,随挖随砌筑,及时封闭边坡。
对于不能紧跟开挖砌筑时,边坡预留不小于0.5m厚度的保护层,待日后砌筑时一次刷坡到位。
膨胀土路堑施工开挖面始终保持不小于4%的排水坡,防止积水,对黏性较大,含水量较高的黏性土,适当晾干后再行开挖。
(6)边坡防护根据现场地质情况,边坡防护工程设施设置如下:①D1K30+639.55~D1K30+965.05段线路左侧,长325.5m;D1K30+639.55~D1K30+935.05段线路右侧,长295.5m,设置路堑预加固桩。
预加固桩桩间距6.0m,桩截面采用1.5×2.25~1.5×2.5m,桩靠线路侧边缘距左线线路中心距离10.0m,桩长14.0m~18.0m,共设置55(右侧50)根预加固桩。
两侧1#~12#、22#~32#预加固桩四周设置一排旋喷桩止水帷幕,旋喷桩直径0.6m,桩间距0.5m。
②D1K30+522.3~D1K30+639.55段线路两侧,长117.25m,设置重力式路堑挡土墙;D1K30+639.55~D1K30+965.05段线路左侧,D1K30+639.55~D1K30+935.05段线路右侧,长295.5m,设置桩间挡土墙;D1K30+965.05~D1K31+016.132段线路左侧,长51.082m,D1K30+965.05~D1K30+982.3段线路右侧,长47.25m,设置重力式膨胀土路堑挡土墙。
墙背采用0.5m厚编织袋袋装砂卵石反滤层,挡土墙墙身采用C35混凝土浇筑,并掺入25%水泥重量的粉煤灰。
③D1K30+522.3~D1K30+767.3段线路两侧,长245.0m,墙顶第一级边坡,采用3.0m间距的锚杆框架梁基材客土值生护坡加固。
④D1K30+767.3~D1K31+005段线路左侧,长237.7m,墙顶第一级边坡;D1K30+767.3~D1K30+982.3段线路右侧,长215.0m,墙顶第一级边坡;D1K30+662.3~D1K30+897.3段线路左侧,长235.0m,墙顶第二级边坡,采用3.0m间距的锚杆框架内撒草籽间植灌木护坡加固。
框架梁正方形布置,采用C40混凝土浇筑,框架梁锚杆钻孔直径φ110mm,锚孔与水平方向夹角为20度,每孔锚杆采用8.0m长φ32HRB400螺纹钢材制作,注浆材料选用M35水泥砂浆,并掺入25%水泥重量的粉煤灰。
锚杆注浆施工应注意:a.锚杆护坡施工时在岩石边坡上尽量垂直于岩层倾角,用凿岩机钻孔至稳定岩层区,将锚杆插入,用水泥砂浆锚固,使坡面岩体和有下滑可能的岩石与基岩连成整体。
b.锚杆钻孔前根据设计要求及坡面岩石情况定出孔位并作标记,锚杆孔距误差不超过15cm,水泥砂浆锚杆孔深度误差不大于50cm。
c.水泥锚杆杆体平直、除锈、去污,采用中细砂,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施工。
d.注浆开始或中途停止超边30min时,用于水或稀水泥浆润滑注浆罐及其管路,注浆时,注浆管插至距孔底5~10cm处,随砂浆的注入缓慢匀速拔出。
e.锚杆防护施工前认真检查和处理锚喷作业区的危石,确保施工队人员的安全,坡面破碎严重时采用先喷后锚,喷射厚度不小于5cm,喷射作业时设专人跟随观察坡面情况,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区,施工用的工作平台牢固可靠并设安全护栏。
⑤D1K30+622.3~D1K30+662.3段线路左侧,长40.0m,墙顶第二级边坡;D1K30+767.3~D1K30+812.3段线路左侧,长45.0m,墙顶第三级边坡;D1K30+602.3~D1K30+842.3段线路右侧,长240.0m,墙顶第二级边坡,采用拱型截水骨梁内撒草籽间植灌木护坡。
主骨架净间距2.4m,支骨架净距3m。
⑥段内其余墙顶边坡采用撒草籽间植灌木护坡。
(7)路堑弃土开挖路堑土方量较大,施工应尽量考虑移挖作填,符合填料使用条件的土用作路堤填料,必须弃舍时应本着“高土高弃、低土低弃、劣土废弃、优土还田”的原则,合理规划弃土场,防止堆置不当影响路堑边坡的稳定或造成水土流失等病害。
弃土应考虑地形以及对附近建筑物、农田、水利、河道、交通的影响。
弃土不得弃入河道,以防止改变水流方向和加剧对河岸的冲刷。
(8)路堑开挖施工注意事项①对坡面中出现的坑穴、凹槽杂物进行清理,嵌补平整。
路堑需设计做出平台位置,路堑平台做成一定坡度,确保雨水天气不积水。
②施工中保持坡面平整,严禁乱挖。
若路堑边坡有变形迹象,不可随便刷方,立即研究对策、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