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长教育孩子的几点建议某某中学校长每一个家长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成才,这样既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光宗耀祖,同时又可以得到丰厚的报酬,以改善家庭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家长就会觉得体面和自豪。
但是,由于对孩子的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规律性,一些家长不知道这些专业知识和规律性,所以许多家长因为不知道怎样才能教育出好孩子感到苦恼。
有的只有好的愿望,没有好的方法,甚至是用的是错误方法而自己却毫无意识;有的干脆认为自己不懂,觉得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与自己无关,不能积极与学校或教师配合;还有的认为“树大自直”、“儿孙自有儿孙福”、“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等等,有一些不负责的想法。
古人说得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要知道好孩子是教出来的,不是天然的。
要懂一些教育常识,要为孩子幸福生活一辈子打好基础。
我们想一想,在学校,同样的环境,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制度,同样的时间,同样的饭菜,孩子们的表现为什么差距很大。
有的爱学习,有的厌学;有的习惯很好,有的很差;有的纪律表现非常好,有的打架骂人问题不断。
原因就在于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不同,受到的家庭教育不同,形成的习惯不同,养成的品质不同,所以表现不同。
多年的管理经验告诉我们,有好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存在很多误区,多少年来,一部分的家长因为不明白这个道理,导致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失去了变成好孩子的环境和机会,有的本来可以大有作为,结果却平平淡淡;有的天资聪明结果却成了反面典型。
这个误区就是常常被我们许多家长忽视的家庭教育。
今天的话题就是关于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社会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也不可能一两天就能搞明白,需要我们长期认真学习才行。
有句话不知道对不对?“现在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只有父母学习改变,孩子才能快乐成长”(孩子需要教育,但是父母不懂如何教育,所以是家长需要教育。
有一定的道理)。
现在的年轻父母可能会花数千元学开车、学会计、拿学历,或把自己孩子送到各种补习班,却很少有人自己参加家庭教育培训。
可见家长重视其他技能方面的学习,并不重视有关家庭教育常识的学习。
这当然就会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今天我们开始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就是为了让家长学会一定的家庭教育常识,做一个合格的家长,(父母不等于家长)方便教育自己的孩子,让你的家庭教育不走或者少走弯路,让我们的孩子成长过程不走或者少走弯路,顺利成长,健康成长。
下面先说说家长学校是怎么回事。
家长学校就是专门为家长办的学校,家长学校的任务就是要让家长学习、学会在家庭里怎样教育孩子,怎样教育孩子才能让孩子终生受益,我们做家长的才能省心、放心,我们的孩子才能更优秀。
孩子的成功就是家长的自豪。
下面我们开始分享有关话题,因为内容很多,所以今天只能讲其中的一部分。
一、家庭教育非常重要。
1、孩子认识世界是从家庭开始的,生活就是教育,家庭的点点滴滴都是教育。
我们往往认为教育就是学习知识,其实这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这叫教学(教育的含义,德和智,教育和教学的区别)。
还有人说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其实不然,孩子好多东西实在家庭学到的。
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是孩子做人反面的最重要的老师。
孩子学得怎么样就看家长怎么教了。
比如说吃饭。
(座位、谁先吃、谁盛饭、谁搬凳子、谁拿餐具、饭后谁收拾餐具、谁洗碗等等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1)是非标准的建立(小时候家长的表情、语言是孩子判断是非,大一点在家长的做法和议论中判断是非。
不要一味觉得好笑,搞乱了孩子的是非标准、比如:小时候打人、骂人、损坏东西、拿别人东西。
大一点听到《有欠款没欠条的故事》家长的态度影响孩子的是非标准等)(2)规矩的形成(严而有度,宽而有节。
听话和不听话的形成,为什么有的孩子打也打不改?比如走亲戚、看电视、要东西等。
不要100%满足要求,道理是家长会根据情况降低该不该满足,是正常现象。
有些事情必须要求去做,比如孝敬父母、家务劳动。
不该答应的事情绝对不能答应。
)(3)人生观、价值观(人为什么活着,怎么个活法,怎样才算有价值。
这是做人做事的心理基础。
要懂得礼义廉耻。
自私和懒惰与生俱来,教育就会有提高。
不要“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吃喝玩乐”、“有钱就是本事”。
古代有句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人都知道治国平天下,现代人更应该志存高远,有为国家社会做大事的胸怀和志向。
不要仅仅局限在为自己、为家庭。
媒体有问题)( 4 ) 处事规则(茶几、门框、摔倒,我说了算,不能妨碍我等等。
要能团结人、能帮助人,不要总想着以为我中心。
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 5 ) 家庭妇女的重要性(女性接触孩子最多影响最大,大户择妻非常慎重,非常看重德行、性格、才艺等,家庭的点点滴滴女人占得比例更大,女性更不能忽视自己的教育地位。
不要指望他爸爸。
你越不管越管不了)( 6 ) 家庭影响对孩子的导向作用(家庭的点点滴滴都产生影响,进而形成导向。
尽管家长毫无意识、不知不觉。
比如;卫生环境、饮食习惯、吃吃喝喝、铺张浪费、赌博打麻将、吵架、交友不慎,家长的仪表、穿戴等等)(7 ) 家风的形成(长期积累下来家庭的习惯就是家风,也叫门风。
比如:浪费与节俭、家庭气氛是否和谐、孝敬老人关系到家长的晚年幸福、待人接物等等)2、家庭教育的不可替代性(感情来源于交往,和时间长度有关,“血缘”是一种文化概念,不是决定因素,比如拐卖和报养的不知情儿童,公公婆婆、同学、战友,同样有感情。
父母必须经常接触孩子,不要让别人代替。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保姆带孩子的不利因素,文化素养、代沟和管理理念往往有问题,怕危险一概不让做或者撒谎)3、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习惯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
(习惯的养成在于家长的管理,3—6岁是关键时期,如写作业和看电视等。
人生80%的工作不是靠智商完成,而是靠行为习惯、思想道德、意志来完成的。
注意思想—语言—行为—习惯—性格—命运。
“开始是我们造就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我们。
”)(1) 孝敬父母:听家长的话(家长说话要注意正确、要负责任、关心家长。
饭菜和食品家长要吃第一口,不要不好意思。
要给创造孩子孝敬家长的机会,利用这些机会培养习惯,习惯是培养的不是天生的,防止家庭结构变化引起核心角色变化,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定位)(2) 家务劳动:(一定要让孩子适当从事家务劳动,别不好意思,习惯成自然,爱劳动习惯是人生一大财富。
(名牌大学生退学;家务劳动依赖家长,一生好吃懒做。
“常回家看看”不是回家吃吃喝喝,然后扬长而去)(3)生活习惯(学学《弟子规》,衣食住行、勤俭节约,量入为出。
建议不要送饭、送食品,不利于孩子交往和谐的同学关系,不要经常来校看孩子,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我上大学和在向社会打基础。
)(4) 学习习惯(勤学好问,及时认真完成作业,学习和看电视的关系,学习不仅仅是学书本,还要向社会学习。
比如医生进修,更重要的是终身学习的习惯。
{20%和80% }社会发展快,家长要跟上节奏)(5)健身习惯身体是事业的基础,没有好身体就没有一切。
健康的身体来自于锻炼。
(公园里的思考:不要等到老了病了,肥胖了、“三高了”才知道锻炼。
年轻人锻炼的意义。
)二、如何培养孩子的习惯1、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夫妻和睦,尊老爱幼,邻里、同学、同事、上下级、亲戚、朋友的和睦相处。
2、卫生习惯健身习惯,学习习惯。
(洗手、洗脸、洗衣服、洗澡,好习惯受益终生。
选择模式持之以恒就是习惯,慎重选择,一旦确定不要朝令夕改,不要半途而废。
比如:垃圾桶+长期要求=不乱丢垃圾习惯)3、要帮助不要代替,见识的前提是“见”;经验的前提是“经历”。
(坐车时间再长不学开车也不可能会开车,穷人孩子当家早,大树底下不长苗。
哪怕孩子日常事务做失败也要让他去做,这个过程是必须的,这就是成长过程,就像学走路、学自行车一样,不可能一学就会。
)4、没有危险时要放手,多鼓励,少批评,及时总结(购物、办事)。
5、“人才”首先是“人”。
古时候传统文化教育思想认为,要想做事,先学做人。
反之,越聪明,越糟糕。
德育和智育的关系。
现教育的失误就在于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所以造成大学生杀人屡见不鲜。
(古代和现代关于孝道的思考,文化水平差别的思考,结论是重智轻德)6、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培养习惯,弥补短板。
(短板效应,勇敢+智慧;懦弱+坚强;冒失+稳重;这就是因材施教。
许多有能力的人因为赌博、酗酒、吸毒等毁掉一生。
)三、家长的习惯对孩子的影响。
1、家长是孩子的“标准”;(做人做事、言谈举止、为人处世、待人接物。
)2、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只要家长做的肯定是对的,特别注意孝敬父母问题。
)3、说教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
(家长的行为比说教作用更大,如果父母孝敬老人,孩子自然尊敬长辈。
如果夫妻俩天天吵架,给孩子讲和谐家庭是没用的。
如果经商人家掺杂使假,出售假冒商品,给孩子讲诚信经营也是没用的。
)4、努力富教育和尽量穷孩子。
(教育帮助成长,简朴培养品德。
“穷养小子富养女”之我见,“富养女”不正确。
古训:“成由勤俭败由奢”。
“穷则思变”。
“鹰饱不抓兔”。
注意误区:自己苦了,别苦了孩子,钱本来就是给孩子挣的。
有钱了让孩子享受享受。
林则徐教子故事。
)怎样看“富不过三代”?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但不是规律,事在人为。
(官二代、富二代的退化,要思考内在原因,不要只看表面现象。
要学X光和CT)四、如何对待孩子的错误。
1、分类别:故意和非故意有区别;(要分青红皂白,摔了一碗饭)2、分级别:轻度和重度有区别;(20元上网和偷20元买砍刀)3、分次数:偶尔和经常有区别;(偷10元多次不改,量变引起质变)4、不要施行家庭暴力,会带来不良影响。
(孩子好打架,认为:错了就该挨打,有理就可以打人)暴力文化的影响,好孩子也会打架,英雄人物也打架、杀人。
影视作品影响,最好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能不出手别出手”,出手就要负责任。
5、抓住教育孩子的最恰当时机,会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有错误和成绩时,如何给孩子定位。
(表扬成绩利于坚持发扬。
捅娄子往往最关注结果,处理结果影响孩子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
“这孩子吃软不吃硬,说好听的顶事。
”“不就是骂了你两句呗,值当的吗!”“不就是上了会网呗”)五、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学习1、让孩子感到学习是无条件的。
(为自己有点自私,为父母有点狭隘,还是应该为国家和社会做有益的点事,做事需要能力,能力来自于学习和锻炼,就是现在好好学习,将来到社会上好好锻炼,贡献越大报酬多。
)2、不要满足孩子的不正当要求和对孩子做误导性的承诺。
(要手机,mp4、承诺耳环、高档衣物。
校服的意义)3、不要让学习成为孩子给家长谈要求的条件。
(上网、MP4,游戏机,手机,高档衣物)4、家长的言行举动都在无意识中对孩子产生着影响。
(“打架别吃亏,打坏了给他看”,“这孩子怎么也不行,将来花点钱,安排安排算了”,“老实人吃亏,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家长酗酒,赌博,处理家庭事务,朋友合伙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