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鲁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怎样复习呢,内容很多,还没总结归纳起来怎么办呢?下面我整理了,供你参考。
第7课走科教兴国之路一时代的选择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科技的重要性1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其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输掉了科技,也就输掉了未来。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
3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2、教育的地位及作用如何?教育的重要性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人才。
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
2教育越来越成为提高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3、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原因?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3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哪个国家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资源,哪个国家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
4我国科技和教育的整体水平不高,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面临着巨大压力。
5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时代的正确选择。
4、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意义?1科教兴则国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尤其是高新科技,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科技竞争力;2大力发展教育,才能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培养更多的人才,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
3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二创新是关键6、为什么要进行科技创新?1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
2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了提高科技的整体水平,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关键是靠创新。
3只有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上,才能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4没有创新,就要受制于人,没有创新,就不可能赶超发达国家。
7、我国怎样进行科技创新?措施1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确定新的科技发展目标。
2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加速培养创新人才。
3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4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8为什么要进行教育创新?1科技创新,人才为本。
教育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2只有不断进行教育创新,才能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3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教育落后的局面,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9、我国怎样进行教育创新?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的措施1大力发展基础教育 2构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立交桥”3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态度。
10、为做创新型人才,青少年应该怎样做?1在学习生活中从转变学习方式做起,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进行创造性学习。
2从身边的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做起,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
3气氛学习,敢于质疑,培养求异思维;勤于动脑、动手,不断探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4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贡献。
11、青少年进行科技创新的意义?1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创新热情。
2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第8 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1、我国面临着怎样的严峻人口形势?1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2就业压力越来越大3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
4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我国人口问题的现状特点1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基本特点2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失衡3、我国面临着怎样的资源形势?1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资源量少,资源相对短缺。
2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开发不合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4、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怎样?有何危害?1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2危害: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①人们的法律意识和环境意识淡薄,没有履行好保护环境的义务,乱仍垃圾; ②企业没有依法规范自己的生产行为,乱排污水、废气;③国家对污染环境、破坏环境行为打击力度不够,监督不到位;④人们乱砍滥伐,破坏森林资源。
6、我国为什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①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②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③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就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④实施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我国正确的战略选择。
7、为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
2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3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循环经济。
二我们在行动8、针对人口问题,我国实行什么国策?其目的、具体要求是什么?1实行计划生育国策2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9、青少年为贯彻计划生育做点什么?1积极向公众宣传我国的计划生育国策2积极揭发、举报那些违反计划生育的违法行为。
3坚决拥护我国的计划生育国策,将来做计划生育的坚决执行者。
10、面对我国的资源、环境形势,我国制定了什么国策?国策: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11、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了哪些成效?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控制,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步伐加快,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公民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进一步增强。
13、实施可持续发展青少年应该怎样做?1我们青少年应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2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如:①使用节能型、环保型产品;积极参加植树种草活动;随手关灯、关闭水龙头,用淘过米的水浇花,等3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14、开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活动的意义。
1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环保节能意识2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3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9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民族精神耀中华1、列举不同时期民族精神的表现。
1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民族精神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2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民族精神有: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孔繁森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3新时期体现时代色彩的民族精神:竞争意识、民主法治一是、求知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合作精神,自由平等精神.科学理性精神等等。
2、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作用?1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2民族精神对内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作用,对外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全国各族人民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团结一致,不畏艰难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不断夺取新的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风采。
二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5、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个方面。
6、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为什么要在文化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其重要任务。
2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7、怎样在文化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国家的角度谈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②必须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营养,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必须充分汲取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营养。
④最重要的是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和发展要求,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8、青少年应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青年学生要成为民族精神的弘扬者、传播者与建设者。
2以积极的态度自觉接受民族精神教育,包括中国历史和国情教育、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感悟伟大的民族精神。
3积极参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
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亲身体验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
4从树立爱国主义思想、确立远大志向、规范行为习惯、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9、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活动的事例:a组织开展有关民族精神的演讲、知识竞赛或文艺演出; b组织参观爱国主义展览;c星期一升国旗唱国歌,观看爱国主义影片; d聆听革命老人讲革命传统故事等。
第10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一共同理想共同使命1.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共同理想的作用?共同理想是团结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巨大精神动力。
有共同理想的鼓舞,全国人民才能凝聚在一起,形成强大合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如何认识我国目前已经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整体小康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我们现在达到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4.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六个“更加”]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二奋斗成就未来6.为什么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①艰苦奋斗是通向理想的必由之路,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②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达到共同理想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