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质的溶解性》第二课时学案

《物质的溶解性》第二课时学案

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习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2.能从溶解度曲线图中获取相关知识;
3.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旧知回顾】
1.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学习】
1.阅读课本查找:20℃时,NaCl的溶解度 g;60℃时,KNO3的溶解度 g。

2.什么叫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___________,横坐标表示_________,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绘制成不同物质随_______变化的曲线。

3.仔细观察第15页图,我们从溶解度曲线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1)可以查出某一物质在不同_____________下的溶解度;
(2)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______________的溶解度;
(3)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解度___________________;
(4)物质的溶解度受___________变化影响的大小。

4.溶解度曲线的涵义:
(1)三线:
①“陡升型”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

如KNO3;
②“缓升型”: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

如___________;
③“下降型”: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如_______________。

(2)四点:
①曲线上的点:所示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该温度下________状态)。

②两曲线的交点:两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___________。

③线上方的点表示:在该温度下,该溶液是_________且有部分_________;
④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检测】
1.如下图所示思考下列问题:

0 t 1t 2温度/℃解

/g
4020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如何?
(2)对于A 物质来讲Q 点、X 点和R 点分别代表什么意思?P 点又表示什么意思?
(3)对于B 物质,它的曲线下方表示什么意思?上方呢?
(4)阴影部分对于A 、B 两物质有何意思?
2.认真分析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Q 点的含义: 。

②P 点的含义: 。

③t 1℃时甲、乙、丙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④t 3℃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为 。

⑤t 3℃时,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 或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