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基于SUSTAIN模型的雨洪管理规划_林伟斌
基于SUSTAIN模型的雨洪管理规划_林伟斌
基于 S U S TA I N 模型的雨洪管理规划
林伟斌 , 郑郁善 *
( ) 福建农林大学 园林学院 , 福建 福州 3 5 0 0 0 2 但缺乏科学合理的前期评估 摘 要: 在我国推行海绵城市的背景下 , 各地区开始大 量 建 设 雨 洪 管 理 项 目 , 方法 。 笔者采用 E 以福 建 农 林 大 学 下 安 校 区 作 为 研 究 基 地 , 分析对比其 P A 开发的 S U S TA I N 模型作为载体 , 在开发前 、 现状场景 、 雨洪措施规划场景下年径流削减和污染物削减情况 , 结果表明 , 基于 S U S TA I N 的雨洪管 理措施能有效减少径流和污染物 。 关键词 : 海绵城市 ; 校园绿地 ; 低影响开发 S U S TA I N 模型 ; ( ) 中图分类号 : 9 8 6.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9 5 8 2 4 2 0 1 6 0 3 0 7 1 4 TU 4 0 0 - - -
, 林伟斌 ( 男, 福建仙游人 ,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硕士研究生 。 1 9 8 9- ) 作者简介 : , 郑郁善 ( 男, 福建闽清人 ,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本文通信作者 。 1 9 6 0- )
— 7 1 —
郑郁善 林伟斌 ,
影响正常的 教 学 、 科 研 活 动。 区 域 内 有 一 个 大 型 田径场 , 保留有一个景观湿地 水池 , 诚智楼群和实 验楼群之 间 有 大 量 的 分 散 绿 地 。 根 据 L I D 规划 要求 , 可以实施分散式的雨洪 管理措 施 , 从源头开 实验楼 始控制雨 水 径 流 。 学 校 操 场 全 貌 见 图 1, 楼间绿地见图 2。
2 模型建立
U S TA I N 模型准备阶段该需要大量的 基 在 S 础资料 , 本研究以 2 0 1 5 年全年每天每 3 小时的降 雨数据作为研 究 基 础 数 据 , 其他的气象资料包括 日平均气温 、 平 均 风 速、 最 高 气 温、 最低气温等材 料, 根据 S 将降雨 U S TA I N 模型的资料识别要求 , 资料转化为 d 将气象资料转化成 a t格 式 的 材 料 ,
— 7 3 —
郑郁善 林伟斌 ,
可见 , 开发后下 垫 面 不 透 水 面 积 的 增 大 对 年 径 流 总量影响很大 , 增幅北子集水区 、 西子集水区都在 1倍 以 上。 由 于 西 子 集 水 区 存 在 较 大 的 绿 地 缓 冲, 东子集水区有大片的水土 保持科 技 园 林地 , 故 年总径流增长较小 。 北子集水区年径流总量削 加入 L I D 措施后 ,
图 5 集水区和雨水管网分布图
图 6 L I D 措施规划布置图
3 结果与讨论
开发后的场景北子集水区年 与开发前 相 比 ,
3 , 涨幅1 西子集水 径流量增加了3 9 6 4 9m 5 9. 1% ; 3 , 涨幅1 东子 区年径流量增加了8 9 7 4 6m 0 7. 7% ; 3 , 涨幅8 集水区年径流量增加 了 7 5 4 0 7m 5. 8% 。
[ 5]
1 研究区域概况
) , 坐落于福 简称“ 福建农大” 福建农林 大 学 ( 建省省会福州 市 , 是全国建校最早的农林院校之 一, 是福建省 重 点 建 设 高 水 平 大 学 之 一 , 是农业 部与福建省政 府 共 建 大 学 、 国家林业局与福建省 政府共建大学 , 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和全国第二批 博 士 学 位 授 予 权 单 位 , 教育部本科 教学工作水平 评 估 优 秀 高 校 , 国家首批卓越农林 人才教 育 培 养 计 划 改 革 试 点 高 校 。 学 校 东 临 闽 江, 西临乌龙江 , 南倚妙峰山 , 北靠淮安山 , 校园三 面被繁茂的山 林 所 环 绕 , 形成开口向西的马蹄形 丘陵谷地 , 全年 气 候 冬 短 夏 长 , 温 暖 湿 润, 有利于 各类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 下安校区为 福 建 农 林 大 学 在 2 0 0 7年进行校 园扩建的校区 , 有 诚 智 教 学 楼 群、 实 验 楼 群、 下安 桃山公寓楼 、 下安食堂 , 作为容纳教学 、 科研 、 学生 住宿多功能 复 合 区 域 。 然 而 , 区域内却没有进行 严重 科学的雨洪规划 , 在雨季经常发生集水现象 ,
3 , 削减了 5 西子集水区年径 减至 3 5 8 4 5 m 5. 5 2% ; 3 , 削减了 3 流总量削减至 5 东子集 7 9 3 2 m 3. 4 8% ;
] 景园林场地设计中的应用 [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J . ( ) : 2 0 1 5, 3 5 6 9-1 0 3. 9 [ 张太平 . 广州城市河岸带环境及最佳管理 2] 黄新雨 , ] : 措施 BMP 生 态 科 学, s应用 初 探 [ J . 0 1 4( 5) 8 5 8 2 -8 6 4. [ 3] 赵国翰 .基 于 低 影 响 开 发 的 城 市 排 水 系 统 改 造 研 究[ 成都 : 西南交通大学 , D] . 2 0 1 5. [ 戴 菲. 我国绿色基础设施研究进展综述 4] 贾 行 飞, ( ) : [ ] 风景园林 , 0 1 5 8 1 8-1 2 4. 1 J . 2 [ 姚 海 蓉, 唐 颖, 等. 城市降雨径流控制 L 5] I D 贾海峰 , : ] 水 科 学 进 展, BMP s规划方法及 案 例 [ 0 1 4( 2) J . 2 2 6 0-2 6 7. [ 王浩正 , 赵 冬 泉, 等. 城市暴雨处理及分析集 6] 邢薇 , ] 成模型 系 统 ( 介绍[ 中 国 给 水 排 水, S U S TA I N) J . ( ) : 0 1 2, 2 8 2 9-3 3. 2 2
时间可以忽 略 。 根 据 现 场 校 园 排 水 管 网 的 特 征 , 为提高模拟的效率 , 同时在现状的基础上 , 将雨水 井、 雨水管道 进 行 概 念 化 , 在 主 要 的 高 程 变 化 点、 管网拐点等区域设置雨水收集井 。 根据现状排水 系统 , 主要为内部渠道排水 , 本研究划分了北部子 集水区 、 南部子集水区 、 东部子集水区三个主要集
图 2 实验楼楼间绿地
对于基地内的主要雨洪问题归纳如下 : ( ) 缺乏基于雨洪管理的 校园雨 水 专 项规划 。 1 福州地区大学 校 园 规 划 主 要 考 虑 通 过 沟 渠 、 管道 等传统的 雨 水 管 理 手 段 快 速 将 场 地 内 的 雨 水 外 排, 在雨水规 划 上 缺 乏 关 于 雨 洪 管 理 的 内 容 。 在 雨季 , 部分下水管容易发生溢 流事件 , 地面大量垃 圾物会堵塞雨水管道和雨水收集口 。 ( ) 校园用地不透水下垫面面积大 , 雨季积水 2 严重 。 大 学 校 园 规 划 广 场 、 建 筑、 停 车 厂、 运动场 等不透水下垫 面 占 用 比 例 大 , 在暴雨时产生较大 的地 表 径 流 , 而校园场地设计的排水系统多为2 不能应对极端气候背景 ~3 年 一 遇 的 降 雨 标 准 , 下短历时的强降雨 , 极易造成部分交通干道 、 广场 用地积水 , 严重影响校园中师 生出行 , 甚至造成一 定的经济损失 。 — 7 2 —
我国很多城市 随着城市 化 和 全 球 气 候 变 迁 , 在雨季 都 会 发 生 严 重 的 内 涝 。 近 年 来 , 北 京、 上 海、 广州 、 深圳等大中城市都发生过严重的城市内 涝, 造成严 重 的 财 产 损 失 和 人 员 伤 亡
[ 1]
水质分析模型 , 可以 对 BMP 和 L I D 的 措 施 类 型、 安置地点 和 实 施 效 果 进 行 科 学 有 效 的 设 计 与 评 估, 对于我国开 展 暴 雨 管 理 措 施 的 模 型 分 析 与 设
6] 城
市中大量绿地 的 高 程 普 遍 高 于 路 面 , 道路容易被 淹没 , 导致道 路 周 边 绿 地 形 成 绿 岛 。 国 外 城 市 发 展的过程中也 遇 到 过 类 似 的 问 题 , 在应对这些问 ( B e s t , ) 、 ( 低影响开发 M a n a e m e n t P r a c t i c e s BMP s o w L g [ 3] 、 , ) 绿 色 雨 水 基 础 设 I m a c t D e v e l o m e n t L I D p p 4] ( ,G ) 等 施[ G r e e n S t o r mw a t e r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S I 有效利用城市绿地进行暴雨水管理的方法 。 根据 我国国情 , 人们提出了海绵城 市的概 念 , 各地根据 自身的气候 、 区位 、 经济发展情况制定了各种海绵 城市规范 , 如南 宁 市 制 定 了 南 宁 市 海 绵 城 市 规 划 设计标准及南宁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 。 美国 E P A 开发了搭载在 A r c G I S平台上的 模型自带 有 水 文 模 拟 软 件 , 其主 U S TA I N 模型 , S 要框架包 括 构 架 管 理 模 块 、 土 地 模 拟 模 块、 BMP 模拟模块 、 传输模拟模块 、 优化模块和后处理模块 七类
图 4 绿屋顶适宜建设区域
建筑屋顶 , 将建筑周边绿地改造为雨水花园 , 以管 控来自建筑屋顶的雨水 。 西部集水区充分利用 实 验楼与教学楼 之 间 的 绿 地 设 置 雨 水 花 园 , 并在教 学楼与实验楼屋顶设置绿屋顶 。 东部集水区因 为 坡度较陡 , 可以设置雨水花园的面积有限 , 因此结 合雨水罐来控制来之屋顶的径流 。L I D 雨洪管理 措施布置图如图 6 所示 。
图 1 学校操场
wm 格式的材料 。 s 本研究通过 S U S TA I N 模型中对雨洪管理 措 施物 理 限 制 条 件 的 设 定 , 借助 A r c G I S强大的图 形资料的读取 和 分 析 识 别 功 能 , 读取研究区域的 数值地形图 、 地 下 水 位 特 征、 土 壤 类 型、 集水区坡 度、 研究区域的 道 路 信 息 等 资 料 进 行 各 雨 洪 管 理 措施的筛选 , 经过初步的现场调研 , 选取了雨水 花 园、 绿屋顶 、 生态草沟 、 雨水桶 、 透水铺装作为建 设 雨洪管理措施 的 区 域 , 最终选取出雨水花园适宜 。 可 以 看 出, 建设区域 ( 见 图 3) 雨水花园适宜建 设的区域主要位于楼间绿地 、 广场周边绿地 , 东部 由于坡度较 陡 , 适 宜 建 设 的 绿 地 较 少。 绿 屋 顶 的 适宜建设区域见图4。 从图4 可以看出 , 大部分屋 顶都适宜建设绿屋顶 , 结合现场调研 , 需要排除安 新苑的坡屋顶 建 筑 、 实验楼旁的实习基地的坡屋 顶建筑 。 根据现 状 排 水 管 网 的 布 局 和 现 状 , 调研 研究区域的雨 水 收 集 井 、 雨 水, 本 研 究 区 域 较 小, 雨 水收集的时间均不超过一个 小 时 , 管网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