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生物伴性遗传PPT优秀课件

高三生物伴性遗传PPT优秀课件


男性正常女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1
1 :1: 1: 1
3.女性携带者与男性色盲婚配
XBXb
XbY
配子 XB Xb Xb Y
子代 XBXb XbXb XBY XbY
女性携带者 女性色盲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1 : 1 :1 :1


色 盲 父 亲 一 定
)
(
女 患 父 必 患


4.女性色盲与男性正常婚配
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
1、交叉遗传 2、隔代遗传
3、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1.女性色盲,她的什么亲属一定患色盲? D
A、父亲和母亲
B、儿子和女儿
C、母亲和女儿
D、父亲和儿子
2. 一个色盲男孩的父母、外祖父母、祖母 均正常,而祖父是色盲。那么,这个男孩 的色盲基因是由谁传给他的?
芦花鸡羽毛上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芦花) 是由Z染色体上显性基因B控制的。
非芦花雄鸡
芦花雌鸡
亲代 ♂ zbzb X ♀ zBw
配子 Zb
ZB W
子代 ♂zBzb
芦花鸡
♀ zbw
非芦花鸡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一、性别决定:性染色体
1、XY型:亲代 XX
XY
配子 X
X
Y
子代 XX
Hale Waihona Puke XY2、ZW型:与XY型正好相反 二、伴性遗传:
1、概念:
2、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
3、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4、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 三、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遗传系谱图的分析步骤和方法
总结:
第一步:判断“显、隐”
方法:无中生有,有为隐 第二步:判断“常、性” 方法:无中生有女,为常
第三步:推断基因型 方法:隐性突破法 第四步:求概率 方法:结合遗传图解分清每种病的患病概率和正常概率
注意:未生个体和已生个体有别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1、交叉遗传
2、连续遗传
3、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部分女性患者(XDXd )病症较轻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伴性遗传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如血友病,芦花 鸡羽毛上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以及雌雄异株植物 (如杨、柳)中某些性状的遗传都是伴性遗传。
如何选择亲本杂交,可以从早期的雏鸡 就可根据羽毛的特征区分雌性和雄性?
第3节 伴性遗传
色盲 检测 图谱
正常色觉:26; 红色盲:6; 绿色盲:2; 红绿色盲:Nothing。
抗维生素D佝偻病
• 患者由于对磷、钙吸 收不良而导致骨发育 障碍。患者常常表现 为X型(O型)腿、骨 骼发育畸形(如鸡 胸)、生长缓慢等症 状。
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都是常见的人类 遗传病。 但红绿色盲患者男性远远多于女性; 而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女性远远多于男性。

BB
Bb
bb
B
b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表现型
正常
正常 (携带者)
色盲
正常
色盲
1.正常女性与男性色盲的婚配图解
女性正常 亲代 XBXB
男性色盲 XbY
女性携带者 XBXb
男性正常 XBY
配子 XB
Xb
Y
XB Xb
XB Y
子代 XBXb 女性携带者
1
:
XBY XBXB XBXb XBY XbY
由外祖母传给男孩。
说明:一般的说,色盲基因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 儿传给他的外孙(交叉遗传),特殊情况是女性携带者 也可以把色盲基因通过她的女儿传给她的外孙。
抗维生素D佝偻病:X显性伴性遗传(D)
性别 基因型
表现型

XDXD XDXd XdXd
患病 患病 正常
(发病轻)

XDY XdY
患病 正常
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的遗传特点:
为什么上述两种病在遗传表现上总 是和性别相联系呢
XY
XX
正常男性的染色体分组图 正常女性的染色体分组图
象红绿色盲这种由于致病基因位于 性染色体上,某性状的遗传常常与 性别相关联的现象叫伴性遗传。
为什么这些疾病,有 的多发于男性,有的 却多发于女性?伴性 遗传还有哪些特点?
P34 页资料分析
思考
1、 X、Y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吗?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全是与性别决定有关吗?
2、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 Y染色体上? 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
3、仔细观察该家族系谱图,红绿色盲的遗传 具有哪些特点?
为什么红绿色盲男性患者远远多于女性患者
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b)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性别

XbXb XBY
配子 Xb XB Y
子代 XBXb
女性携带者
1
:
XbY
男性色盲
1


色 盲 儿 子 一 定
)
(
母 患 子 必 患


I
XbY 1
2
II 1
2 XBXb 3
III
12 3 4
5



4
传 家


XbY
6
男性的红绿色盲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 传给女儿。(不是从男性传递到男性)。这种传 递特点,在遗传学上叫做交叉遗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