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管道护理综述

临床管道护理综述


导管护理风险衡量与评价
评估内容: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是否通畅、局部情 况、护理措施、健康宣教等
评价:对于各种导管至少每班评估记录一次,有情况随时评估、 记录
评估内容应及时记录于病情护理记录单上,发生导管滑脱,拔 除各类导管必须及时记录
T管
用于胆总管探查术后,有引流胆汁、支撑胆管及胆 道减压作用
一般护理
引流管周围皮肤的护理:每日清洁消毒引流管周围 皮肤1次,并覆盖无菌纱布,如有胆汁渗漏,应及 时更换纱布,可使用康惠尔隔离膜,该膜具有主动 吸收伤口渗液及有害的毒素,刺激肉芽组织生长, 促进伤口愈合的保护作用 长期置管者的护理:置管4周后间断用生理盐水冲 洗管道,防止胆泥或残余结石堵塞导管,致使导管 引流不畅;导管的长期放置会导致胆汁的大量丢 失,影响消化功能和对内毒素的消除;为了减少胆 汁丢失,术后1周,若胆道感染已控制,可将引流 袋抬高或夹管,增加胆汁回流。
中危导管:三腔二囊管、各类造瘘管、腹腔引流管
低危导管:导尿管、普通氧气管、普通胃管
导管护理风险识别
病人病情才是决定导管风险程度的基本点 比如气管插管,对于要马上拔管的病人和呼吸困难而插管的病人存 在的风险是不同的,前者可以是中危甚至低危,后者就是高危了 同样,对于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此时三腔二囊管就是高危导管了
2.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供给性管道
排出性管道
是指通过专用性管道来引流出体内的气体和液 体等,常作为治疗和判断预后的指标。如:胃 肠减压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尿管、各类 外科手术引流管等。
排出性管道
监测性管道
是指放置在体内的观察哨和监护站,监测病情 变化的管道。如:上腔静脉导管、有创动脉置 管等。
例如:上腔静脉导管不仅可快速补充液体,还 可用来测量中心静脉压,表明右心前负荷,对 指导补液和调节输液滴速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常见管道种类
胆道引流管(T管) 胸腔闭式引流管
鼻胃肠减压管 导尿管 中心静脉导管(PICC)
脑室引流管 腹腔造瘘管
导管护理风险识别
按管道滑脱对病人病情或生命影响大小而分
高危导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T管、脑室引流管、胸腔引 流管、动脉留置针、透析管、漂浮导管、心包引流管,尿道术后的 导尿管等
管道护理与非计划性拔管的 应急处理
胃肠外科 房小凤
学习内容
临床各种管道护理
内容
1
常见管道分类
临床常见管道种类
2
3 临床常见管道的护理
管道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 4
5 管道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常见管道分类
排出性管道
综合性管道
供给性管道
监测性管道
供给性管道
是指通过管道把氧气、水分或药液补充到体内。 如:静脉输液管道、氧气管、鼻饲管、深静脉置 管等。 在危重病人抢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命管”。 如:深静脉置管 由于它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 广泛、导管弹性好,以及能在短时间内建立安全、 迅速、可靠的血管通路,所以在临床输血、补液、 完全胃肠外营养(TPN)、中心静脉压(CVP)监 测、危重患者抢救等方面被广泛应用。
胸腔闭式引流管
根据胸膜腔的生理性 负压机制,设计一种 密闭式水封瓶引流系 统,即依靠水封瓶中 所盛液体使胸膜腔与 外界空气相隔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胸腔闭式引流管
目的 引流胸腔内的渗液、血液和空气,并预防其反流。 重建胸膜腔正常负压,使肺复张。 平衡胸膜腔压力,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 促使患侧肺迅速膨胀,防止感染。
综合性管道
是指具有供给性、排出性和监测性功能.在特 定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 如:胃管有三重作用: 1.在昏迷或下颌骨折时,可作为鼻饲管喂饲; 2.在胃肠手术后, 可作为胃肠减压管,吸出胃 肠内的气体和液体,减轻病人的腹胀、腹痛等 不适; 3.当上消化道出血时,胃管可监测引流液量、性 质和颜色可判断出血的速度和量。
一般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细菌感染后可沿引流管 向腹内深部迁移,并生长繁殖,造成继发感染
疼痛的护理:应与患者进行沟通,分清是伤口疼痛 还是置管部位疼痛,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处理:如 管子缝于皮肤的线太紧,报告医生,可拆除少许缝 线;如连接的管子重力牵拉致疼痛,可用胶布把管 子固定于床单或衣服上
胸腔闭式引流管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
原则 装置密闭 无菌操作 有效引流 妥善固定 及时记录 管道通畅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
1.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
长玻璃管置于水面下3-4cm,并保持直立位。引流 管周围用油纱包覆盖严密。
搬运病人时,先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住胸腔引流管, 再把引流瓶置于床上,可放在病人的双下肢之间。搬运后, 先把引流瓶放于低于胸腔的位置,再松止血钳。
一般护理
注意观察引流物的性质 色
➢ 正常的胆汁为金黄色或黄褐色。 ➢ 红色或血样的胆汁示胆道出血 ➢ 白色胆汁示胆道梗阻, ➢ 肝功能不良的尿样胆汁转为墨绿色示肝功能逐渐恢复

➢ 正常的胆汁无臭味,有腥味
➢如有粪臭味,高度警惕厌氧菌感染
一般护理
注意观察引流物的性质

➢ 正常的胆汁,黏稠,清亮 ➢ 胆汁稀薄,无黏液丝示肝功能不全,黏液性质恢复是肝功能恢复 的征兆 ➢ 胆汁内有泥沙或结石示肝胆管残留结石的存在,胆汁内有脓液或 胆汁浑浊示胆道感染, ➢ 胆汁中有菜汁、牛奶示胆肠瘘的存在或胆肠反流
T管应垂直引出腹壁,用缝线牢固固定在腹壁上, 防滑脱
T管的识别:T管官腔较其他引流管细,易于辨认, 大多数情况下内有大量胆汁
观察胆汁的量、颜色及性状。术后1~2天内,由于 创伤原因,肝分泌胆汁减少,引流量也少,第3天肝 分泌功能恢复,引流量渐增多,可达400~1000ml甚 至更多,持续2~3天后渐减少,若长时间不减少, 则考虑胆总管下端有梗阻可能
一般护理
注意观察引流物的性质

➢T管引流的胆汁约300-1000ml/d,肝胆管结石,胆肠内引流 术后胆汁约可少于300ml/d或大于1000ml. ➢ 如胆汁量减少,检查导管是否扭曲或折叠,在排除外
界因素的情况下,胆汁量突然减少应及时报告医生, 查明原因;如果腹腔引流管胆汁增多或有腹痛发热, 提示胆漏、胆汁性腹膜炎的存在 若引流量大于1000 ,注意观察引流液性状。 ➢ 随着肠蠕动的恢复,胆汁量会逐渐减少,而无胆漏则 是良好的征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