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参考答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参考答案

5、灰雀【编号:Y3007】【中心思想】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

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预习导学】——2、整体感知(3)a、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答: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

b、列宁是一个怎样的人?答:列宁是一个懂得尊重和爱护儿童人格尊严的人。

3、预习检测:(1)我能看拼音写词语。

【本题要求熟练读写】上一行:(郊外)(散步)(胸脯)(或者)(勇敢)下一行:(可惜)(高低)(真诚)(婉转)(严寒)(2)根据意思写词语。

【本题要求背诵】①(婉转)②(自言自语)③(欢蹦乱跳)(3)我能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答: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回来的故事。

【课内探究】(一)1、在文中(第1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列宁的句子:①“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

他每天到公园散步。

”②“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在书中用“”画出描写灰雀的句子:“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

”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答:我从中体会到了灰雀的美丽、活泼、惹人喜爱,也体会到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关心爱护。

2、读(第2—10自然段):从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中你发现了什么?他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答:从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中我发现了:男孩的吞吞吐吐语言和异常的行为已经告诉列宁,灰雀的消失与他有关。

他知道自己错了,想改正,可又没有勇气当面承认。

我也发现列宁善于观察小男孩的言语、行动,运用了既不伤害小男孩的自尊心,又能使小男孩认识到错误的巧妙的教育方法,就是不大声地批评他做错了,而是用自己对灰雀的担心来感动他,让他改正错误。

同时,也体会到列宁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和爱护。

3、读(第11—13自然段)思考: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呢?答:因为列宁懂得尊重和爱护儿童的人格,避免伤了小男孩的自尊心。

他这是在采用委婉的方法教育小男孩今后要爱护鸟类,不要捕捉或伤害它们,因为鸟类是我们的朋友。

(二)拓展。

学了课文,你想对列宁或小男孩说些什么呢?(两者任选一个)答:1、学了课文,我想对列宁说:您真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人,您懂得尊重和爱护我们这些犯了错的孩子的人格,让我们在你循循善诱的语言中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下决心改正,谢谢您列宁。

同时,我们也要向您好学习关心和爱护鸟类,保护大自然。

2、学了课文,我想对小男孩说:你虽然顽皮,犯了错误,但是你很勇敢,你知错就改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我也想告诉你今后可要好好的保护鸟类,保护大自然的动植物,因为他们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三)学了课文,我还想问的问题是:①如果列宁采用喝斥的方法逼问孩子灰雀的下落会怎样呢?②小男孩从此以后还会再捕捉鸟儿吗?③我也和列宁一样喜欢鸟儿,我不想伤害它们,我只想拥有它们,好好喂养它们,那我可以捉一只回来喂吗?【当堂检测】1、辨字组词。

【答案很多,注意取舍】上一行:(郊外)(勇敢)(高低)(诚实)(可惜)下一行:(胶水)(取出)(底下)(城市)(借书)2、我能从文中找出列宁非常喜欢灰雀的的句子抄下来。

答:“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3、假如灰雀会说话,它会对列宁说:谢谢您列宁先生!被小男孩捉去的那段时间里,我失去了自由,也非常害怕,不停地哀求着小男孩把我放了,因为我不知道他会怎样处置我。

我什么也吃不下,心里总是想着我的同伙,想着我们的家,想着您给我们的面包渣和谷粒。

谢谢您好救了我,今后我会用我最美的舞姿和最动听的歌唱来报答您……6、小摄影师【编号:Y3008】【中心思想】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名少先队员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因没带胶卷未能照成的故事。

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

【预习导学】——3、预习检测。

(1)看我能拼得准,写得正确。

(鞠躬)(明媚)(吩咐)(停当)(胶卷)(秘书室)(2)我会填。

一(架)相机一(本)杂志一(张)报纸一(位)摄影师一(张)沙发一(辆)汽车(3)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1、(打量)2、(吩咐)3、(停当)【课内探究】——(一)细读解疑。

1、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小男孩用了什么办法去见高尔基的?答:故事发生在1928年夏天,小男孩用从窗户里扔纸团传递信息和当面道谦请求的方法去见高尔基的。

2、读第2—11自然段,思考:从高尔基和小男孩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答:我体会到了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和蔼可亲和关怀爱护;也体会到了小男孩因为没有带胶卷,浪费了工作很忙的高尔基的很多时间的惭愧、失望的心理。

3、读第12—15自然段,思考:高尔基对待“小摄影师”和真正的摄影师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答:高尔基对待“小摄影师”的态度是当得知一名少先队员要为自己照相时,高尔基欣然答应了“小摄影师”的请求。

在拍照的准备过程中,高尔基尽力配合“小摄影师”的工作。

当“小摄影师”把“胶卷忘在家里了”的事告诉高尔基后,“高尔基赶紧站起来”,这个“赶紧”,表明他对“小摄影师”的疼爱和关切之情。

在对待真正的摄影师时却是婉言谢绝,不接待。

(二)拓展延伸:发挥想象,如果小男孩偶遇高尔基,他会对高尔基说些什么呢?答:他可能会说:尊敬的高尔基先生,真是对不起!是我一时的大意忘了装胶卷,白白地浪费了您宝贵的时间。

我真的感到很惭愧。

今后,我一定认真做事,再也不马虎了。

不知您能不能原谅我,再给我一次机会。

(三)学了课文,我不明白的问题是:①高尔基既然已经答应给小男孩提供胶卷,小男孩还为什么不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照几张,而是哭着跑了呢?②高尔基为什么乐意接受“小摄影师”的请求,而不愿意接受真正的摄影师的请求呢?【当堂检测】1、比一比,再组词。

(明媚)(必然)(胶卷)(准备)(社会)(答案多样,注意取舍)(眉头)(秘书)(学校)(推开)(杜绝)2、找朋友。

准备——停当观看——演出仔细——打量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掌声——热烈3、我会使用标点符号。

(见本课13—15自然段)4、你认为高尔基是个怎样的人?答:我认为高尔基是一个和蔼可亲的、关怀和爱护少年儿童成长的可亲可敬的人。

7、奇怪的大石头【编号:Y3009】【中心思想】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

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预习导学】——(三)预习检测1、我会读,我会写。

捉迷(藏)躲(闪)(推)动(旅)行世(纪)研(究)平(整)(地质)学家2、高级模仿。

孤零零(ABB):冷冰冰、热腾腾、热乎乎、绿油油、白茫茫、白花花、黑压压、胖乎乎严严实实(AABB):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干干净净、轻轻松松、大大小小、多多少少转来转去(ABAC):数一数二、人山人海、多才多艺、大手大脚、尽心尽力、可亲可敬讨论讨论(ABAB):讨论讨论、研究研究、商量商量、考虑考虑、考验考验、活动活动【课内探究】——(一)细读解疑1、读第2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大石头的句子,思考:李四光和小伙伴玩捉迷藏时,对这块大石头产生了怎样的疑问?答:画线的句子是“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产生了怎样的疑问是“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2、读第3—10自然段,想一想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从中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李四光是这样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①问老师:得到的回答是“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李四光对此提出了质疑,他想:“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

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

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老师无法解答。

②问爸爸:可是爸爸也说不清楚。

③考察巨石。

“巨石之谜”一直困扰着李四光,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

④取得研究成果: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冰川活动的遗迹。

我觉得李四光是一位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具有数十年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的人。

(二)拓展延伸。

你想对李四光爷爷说什么?答:我想对李四光爷爷说:您真是一个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人,你没有迷信老师的话,同时也没有因为老师和父亲都未能解决自己的疑问而放弃求索。

从您的身上我们懂得了面对困难或疑问时,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并具有执著的追求精神才会取得成功的道理。

(三)学了课文,我还想问的问题是:①和李四光一块儿玩耍的孩子为什么没有提出这样的疑问呢?(因为其他的孩子不具备李四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可贵品质)②课题叫《奇怪的大石头》,那这块石头“怪”在哪里呢?(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体积庞大。

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这块石头也没卧进土里去。

它时间久远,由来连大人都弄不清楚。

)③我们应该从李四光爷爷身上学习哪些优秀的品质?(我们应该学习李四光爷爷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追求的优秀的品质。

)【当堂检测】1、辨字组词。

上一行:(土坑)(推动)(城市)(世纪)(地震)下一行:(抵抗)(土堆)(诚实)(日记)(振动)2、我会填:本课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的故事。

他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但是老师和爸爸都没能解决他的问题,直到他从英国学习了地质学回国后,经过考察才明白,巨石是被冰川从秦岭带来的。

我认为李四光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具有数十年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的人。

8、我不能失信【编号:Y3010】【中心思想】这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

赞扬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预习导学】2、(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答: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的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准备跟着全家到她很想去的父亲的一位朋友家去。

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的故事。

3、预习检测(2)多音字注音组词。

kōnɡ(空气)mēi (没有)xīnɡ(兴奋)空没兴kònɡ(填空)mò(出没)xìnɡ(高兴)【课内探究】——(一)细读解疑1、默读思考: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她为什么走到门口时停住了脚步?答:宋庆龄很想去伯伯家。

她停住脚步是因为(她忽然想起小珍今天上午要来找她学叠花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