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镁及其化合物一、学习目标1.解钠、镁单质的生产原理2.用实验的方法探索和认识钠、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能通过实验研究、对比研究来了解碳酸钠的性质,并知道它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3.知道离子反应的本质,学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能区分强弱电解质,并能书写电离方程式。
4.通过经历实验探究和问题讨论的过程,了解实验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初步形成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
第一课时: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创设情景】教师叙: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氯元素和钠元素组成的。
在前面我们学习过了氯元素和氯单质的性质,今天我们再来探索钠元素和钠单质的性质。
[学生活动] 学生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实验1:用刀切割钠,观察钠切面的颜色、光泽。
将钠暴露在空气中,继续观察钠切面的颜色、光泽的变化。
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投放相应的视频材料进行讲解。
[教师活动] 请同学们完成如下空格:1.金属钠的物理性质:状态颜色光泽2.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的变化3.金属钠的实验室保存方法【学生活动】全体学生完成填空,请个别学生回答填写内容,教师评讲,并给出较完整的答案。
【学生活动】实验2: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滴了几滴酚酞的小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活动] 实验3:用小刀切两、三小片金属钠放在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的一团玻棉上,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投放相应的视频材料进行讲解。
能和水、氯气等反应。
金属钠化学性质是由金属钠的结构决定的。
钠的核电荷数为11,请同学们画出金属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活动】画出金属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教师活动】教师叙述:从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出,金属钠原子最外电子层带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电子层的一个电子,显活泼的金属性。
金属钠不仅能和氯气反应,还能和其它非金属如氧气等反应。
我们刚才把钠放在空气中,钠的表面变暗就是钠和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钠。
接下来,我们再来点燃金属钠。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点燃金属钠,并引导学生观察火焰颜色,观察产物的颜色、状态。
【学生活动】请个别学生回答钠燃烧的现象,回答燃烧产物的物理性质。
【学生活动】请学生写出钠在常温空气中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教师活动】教师写出钠点燃的化学方程式【教师活动】教师简述Na2O2的性质,并写出 Na2O2+2H2O = 4NaOH + O22Na2O2+2CO2= 2Na2CO3+ O2【教师活动】教师叙,我们知道实验室里金属是贮存在煤油中。
请同学们想一想:1.么金属钠可以贮存在煤油中。
2.什么金属钠要贮存在煤油中【学生活动】学生相互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活动】刚才的问题做为课外思考题。
请同学们回去后书面回答对应答案,我们下一节课再来交流。
[教师活动]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49页,探究:1.属钠是怎样制取的2.属钠有什么用途。
[学生活动] 阅读课文,探究问题【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了解金属钠的制取和应用。
【学生课外活动】请同学们完成课本第57习题9第2课时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师活动】教师叙述,我们上一节课探索了金属钠的性质和用途,知道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能与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钠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结合初中学过的知识,请同学们思考一下1.氧化碳能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2.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的产物是什么,请同学们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书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 请两个学生上台完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活动] 教师评讲并修正学生写出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活动] 教师叙述:碳酸钠的俗名叫纯碱或苏打,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
接下来我们来探索一下碳酸钠的性质。
【学生活动】观察碳酸钠的物理性质。
1.验一:在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钙溶液,再分别向上述两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2.验二:用PH试纸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值。
3.实验三:在一只烧杯中加入50mL0.5mol/L碳酸钠溶液,用酒精灯将碳酸钠加热沸腾。
将一块有油污的铜片浸入碳酸钠溶液中,静置约2min,用镊子将铜片从溶液中取出后,用水冲洗干净。
比较浸入溶液前后铜片表面的情况。
【教师活动按课本第50页图2-1所示组装仪器,将滴管中的浓盐酸加入瓶中,引导学生观察反应现象。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1页碳酸钠的性质【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51表2-6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表,完成表2-7的实验方案设计。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52页,使学生了解纯碱的性质,了解由氯化钠制备碳酸钠的方法。
[课外活动] 完成课本P56页第7、8、9题。
第三课时离子反应【教师活动】教师叙,在学习离子反应之前我们先来看两个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在4只相同的小烧杯中分别假如50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盐酸、醋酸溶液和氨水,把这4只装药品做为相同电源,装在相同灯泡的电路电阻,按课本图2—14所示装量进行实验,按通电源,引导学生观察灯泡明亮状况。
【教师活动】教师叙,实验表明,当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醋酸溶液和氨水的导电能力明显强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物质起导电作用的除了金属中的自由移动电子外还有溶液中的自由移动离子,自由移动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
根据刚才的实验,请同学们把4杯溶液按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大小分成两组。
【学生活动】请一位同学上台把溶液分成两组。
[教师活动] 教师评点学生做请后叙,NaOH,HCl溶于水后完全电离子,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大,醋酸和氨水中的一水合氨(NH3H2O)电离不完全,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小。
[教师活动] 板书: NaOH==Na++OH- HCl==H++Cl-CH3COOH CH3COO-+H+ NH3H2O NH4++OH-[师生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并掌握课本P53最后一段: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概念。
【创设情景】请学生完成以下实验:实验一:硝酸银溶液分别与盐酸、氯化钠溶液反应实验二:盐酸与碳酸钠、碳酸钾溶液反应实验三:碳酸铜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溶液反应【学生活动】学生实验并观察记录,完成以下表格: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AgNO3+HClAgNO3+NaClNa2CO3+HClK2CO3+HClCuSO4+NaOHCuSO4+KOH教师板书并讲解:Ag++NO3-+H++Cl-== AgCl↓+ NO3-+H+ Ag++Cl-== AgCl↓[教师活动] 教师叙,我们象Ag++Cl-== AgCl↓这样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达的方程式叫离子方程式。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4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方法。
请同学们完成刚才几个实验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活动】学生完成离子方程式。
【教师活动】教师投影并讲评几个学生书写的离子方程式。
【师生活动】师生一起总结离子方程式的作用,即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化学反应。
【课外活动】请同学们在课外完成课本P54的问题解决。
第四课时:镁的提取及应用【教师活动】向学生展示或让学生观看有关镁的存在和用途、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业流程的图片或录像。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或录像。
【教师活动】教师叙: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镁离子,镁及其合金的用途十分广泛,我们这节课就来探索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镁。
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1)已知Ca(OH)2是微溶于水的,Mg(OH)2是难溶于水的,在浓缩的海水中加入石灰乳,生成的沉淀是什么?【师生活动】教师评讲学生答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55后思考下列问题:(1) 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化学原理是什么?如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取镁的过程?【教师活动】教师评讲学生答案,引导学生思考:海水中含有大量的NaCl、MgCl2、CaCl2、KCl等氯化物,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Ca(OH)2],生成的沉淀是什么物质?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并完成你设计的验证实验。
【学生活动】完成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后得到生成物的实验探究。
探究方案:实验现象:结论:写出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离子方程式。
(1)(2)(3)(4)【师生活动】教师启发、引导,帮助学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MgCl2+Ca(OH)2=Mg(OH)+CaCl2(2)Mg(OH)2+2HCl=MgCl2+2H2(3)MgCl2Mg+Cl2【教师活动】教师提问:既然我们已经提取出了镁,那么它有哪些性质呢?【学生活动】实验探究镁的性质。
实验1:取一根4~5cm长的镁条,用砂纸将表面的氧化膜擦去,用坩埚钳夹持镁条,在酒灯上点燃后,伸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实验2: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擦去氧化膜的镁条,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观察现象。
【教师活动】教师巡视,及时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激发疑问并将问题做适当记录。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实验1实验2比较金属钠、镁的金属活动性。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课外活动】完成课本P57第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