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名片的相关内容
含义:又称卡片,中国古代称名刺,使表示标示姓名及其所属组织、公司单位和联系方式的纸片。
发展:名片起源于交往,而且是文明时代的交往,因为名片离不开文字。
原始社会没有名片,那时人烟稀少,环境险恶,人们生存艰难,交往很少;文字还没有正式形成,早期的结绳记事也只存在于同一部落内部,部落与其他部落没有往来。
到了奴隶社会,尽管出现了简单的文字,也没有出现名片。
奴隶社会经济还不发达,绝大部分人都固着在土地上,奴隶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少量世袭奴隶主,形成小的统治群体,由于统治小圈子长期变化不大,再加上识字不太普遍,也没有形成名片的条件。
名片最早出现,始于封建社会。
战国时代中国开始形成中央集权统治的国家,随铁器等先进生产工具使用,经济也得到发展,从而带动文化发展,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与其它流派形成百家争鸣景象。
各国都致力于扩大疆土,扶持并传播该国文化,战争中出现大量新兴贵族。
特别是秦始皇统一后的中国,开始了伟大的改革:统一全国文字,分封了诸侯王。
咸阳成了全国的中心,各路诸侯王每隔一定时间就要进京述职,诸侯王为了拉近与朝廷当权者的关系,经常的联络感情也在所难免,于是开始出现了名片的早期名称“谒”。
所谓“谒”就是拜访者把名字和其它介绍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作为给被拜访者的见面介绍文书,也就是现在的名片。
名片,见于西汉史籍时称为“谒”。
东汉时,谒又叫名刺,据《后汉书》载,祢衡曾身怀名刺求见于人。
在挖掘的汉墓中发现,这种谒或名刺,系木简,长22.5厘米,宽7厘米。
上有执名刺者名字,还有籍贯,与今名片大抵相似。
至唐代,木简名刺改为名纸。
唐代长安新科进士以红笺名纸互换,以便交流。
晚唐又唤作门状、门启,都是自报家门的一种联络方式。
宋代的名纸还留有主人的手迹,据南宋张世南在《游宦纪闻》中记述,他藏有黄庭坚书写的名纸,而秦观送他的名纸,类似今天的贺年片。
北京故宫博物院还藏有北宋书法家蔡襄的《门屏帖》,据陆游在《老学庵笔记》考证,类似“名刺”。
元代易名刺为“拜帖”,明清时又称“名帖”、“片子”。
内容也有改进,除自报姓名、籍贯,还书写了官职。
清代《竹枝词》有诗为证:“是新拜帖都兴小,三寸来长二寸宽”,“红笺二寸书名姓,曾许怀间半刺通”。
从诗中所知,清代的名帖很小,而且还是梅红纸。
经考证,清代人的名帖已经不同于唐人手写,而是写好楷书,镌好木戳,印在梅红纸上。
后来又出现了白纸名帖(详见徐珂的《清稗类钞·风俗类》)。
“名帖”与今天的名片的格式几乎相同,而女子的名片,已婚者还加上了夫家姓氏。
其大小尺寸也有常式:阔二寸,长三寸。
为文人交流、拜访之用,通常主人拜访朋友,让仆人或书童将名帖交对方门公,门公再呈于自家主人。
苏州长篇弹词《描金凤》中有一段,写苏州人钱知节因降雨有功,去北京拜访宰相,门公要他交500两银子才肯通报,据王定保《唐摭言》载,这在唐朝已成风习,唐人刘鲁风递了名刺,也被典谒所阻。
而在《绿野仙踪》一书中,有考生投帖求见,主人于冰不想见,便让门公说自己不在家,可见名帖在当时已很流行。
到了明代,统治者沿袭了唐宋的科举制度,并使之平民化,读书便成了一般人改善生活的唯一出路,识字的人随之大量增加。
人们交往的机会增加了,学生见老师,小官见大官都要先递上介绍自己的“名帖”,即唐宋时的“门状”。
“名帖”这时才与“名”字有了瓜葛,明代的“名帖”为长方形,一般长七寸、宽三寸,递帖人的名字要写满整个帖面。
如递帖给长者或上司,“名帖”上所书名字要大,“名帖”上名字大表示谦恭,“名帖”上名字小会被视为狂傲。
清朝才正式有“名片”称呼。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由于西方的不断入侵,与外界交往增加了,和国外的通商也加快了名片普及。
清朝的名片,开始向小型化发展,特别是在官场,官小使用较大的名片以示谦恭,官大使用较小的名片以示地位。
有时候,名人的名片会被人利用。
清道光年间,浙江鄞县举人徐时栋参加当地官员的宴会,得知有人曾用他的名片前往官署徇私说情,幸被识破。
另一些乡绅名人的名片,也大抵如此。
原因就是这些人在过年时四处散发名片,名片大量外流的缘故(《烟屿楼笔记·卷五》)。
到后来,许多名人都在名片背面注明“不作他用”字样,以免被狡诈之徒所利用。
交换名片
◆商务活动需要印制个人的名片,印制名片时,在自己的职务那一
栏目不应夸大,乱挂不实的头衔,要实事求是。
◆在商务活动室,不要忘记携带名片,名片应有专门的名片夹存放,
名片夹最好是放置在上衣胸口的袋子里,不能放在长裤的口袋
里。
◆交换名片时最好是站着有礼貌地递给对方,如果自己是坐着,对
方走过来时,应站起来表示尊重,问候对方后再与对方交换名片。
◆地位较低或职位较低的人或是来访的人要先递出名片。
如果对方
来访的人多,应先与主人或者是里面地位较高的人交换名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化的名片变得越来越流行, 交
换变得越来越方便。
利用手机名片识别软件,快速识别名片并转
化成电子名片,同时生成个性化的电子名片展示网页,从而可以
快速分享和交换名片,代表性产品:名片全能王等等,赋予名片
更多的含义。
使用指南
✧每次见到客户都应向其递送名片,而不是只在初次见面时递
送名片。
✧向某个单位的每个人递送名片,而不是只向该单位的老板递
送名片。
✧递送两张名片,而不是只递送一张名片。
请接受者将另外一
张名片转送给别人。
✧在每封信件、生日贺卡、节日贺卡和感谢信中放入两张名片。
在每个媒体套件中放入两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