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应试作文的审题方法ppt

中考应试作文的审题方法ppt

③看文题的表达——是平实的,还是生动的;是直露的,
④看文题的多少——是一个题,还是两个题;是独立的 两个题,还是一材两题。
2.品析
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重点:
②分析半命题的表达形式,理材料,从提炼观点、改写续写、其
⑤观察文题中的图画,品析含义,提炼主题,确立 ⑥品读话题作文的材料与要求,确定自己的作文内 容。
3.补读
审读构成文题的其它因素,着重查看:
②关于拟题、取材、格式方面的要求。
⑤其它特别的要求。
4.
①对看不懂的材料再从头读过,仔细推敲。 ②细读文题中的解释、举例、说明与提示, 看其中隐含有哪些对写作构思有用的信息。 ③研究文题前后附加的成段的语言文字, 看其中是否隐含有对文题写作构思的一些暗 示。
每个文题之后必有此项内容。综合起来看,大
这方方面面的“要求”,具有明晰的、干脆的指 令性,只能遵从,不能违反,否则会影响得分。
如某地中考作文题“告诉你我的一件新鲜事”中, 有如下的作文要求:①内容具体。②以记叙为主,不 能用书信的格式。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 校名,否则扣分。④字迹清楚,标点占格,卷面整洁。 ⑤全文不少于600字,不超过800字。
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内容不具体者,要扣分; 不写记叙文的,要扣分;写成书信了的,要扣分;写 了真名的,要扣分;书写不整洁的,要扣分;字数超 过限制的,也要扣分。倘若粗心大意,或以为这些规 定只是小事一桩,也许就会糊里糊涂地丢分。
2.解 释
这较多地用于半命题作文、拟题有特别要求的作文、记叙
对象可以变换的作文以及文体不限的作文。拟题者往往用一两
(三)认真品味文题的“导语”
除了材料作文,在一般的命题作文、半 命题作文之前,有时也会出现一段较长的文 字。它们不是据以作文的材料,也不是进行 限定的条件,而是语言优美精粹的富于理性 或激情的导语,非常类似于语文课中教师设 计的“开讲语”。作为文题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
既然“导语”作为某些文题的组成部 分出现,那么就必然有其独到的作用。品 味“导语”的语言,揣摩其蕴含的意图, 也就成为审读中考作文题的必要过程。
二、对比。将卷面上的文题与平时见过 的或考前训练过的文题进行对比,从中 体会到大的差别或细微差别,以防止草 率套用原先熟悉的材料。
以上四步,看起来比较复杂,但 实际上在操作上是揉为一体的,只 不过是审题中要注意的四个侧面, 我们在考场上一定要为自己负责, 细心审慎地“步步到堂”。
(二)仔细领会文题的要求
句话进行解释或例说,以指导考生对作文题准确把握,灵活处
理。
如中考作文题“我和××”的要求中说道:题中的××可写
人和物,如妈妈、老师、同学、猫、花、邮票、足球等。此解
释意在给考生开拓思维空间,告诉我们要从自己最熟悉的内容
中撷取材料。
又如中考题“一个我最
的人”,要求“要用一两个
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面貌,要有生动的描写”,这是在告诉考
它们之中,有的提示比较直露,如中考题“微笑”, 要求写成记叙文,要求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或接触过 的人,在记叙中适当穿插抒情或议论。这个要求直接指 导怎样取材,提醒考生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有的提 示则比较含蓄,有“暗示”作用。如中考题“家庭的乐 事”,要求以“乐”字贯穿全文,写一篇反映家庭生活 之乐的记叙文。这个要求既明示“乐”是文章的线索, 又暗示要记的不只是一件乐事,而是几件乐事。又如中 考题“这是真的吗”,要求中说“可以加副标题”,这 即是暗示考生利用副标题将写作对象具体化,使写作集 中目标,集中力量。
为了严谨和科学,也为了考生尽量少失误, 中考作文题的命题者总是要在文题前后交代几点, 并冠以“要求”、“注意”等提示语。在这简短 的文字中,有着丰富的、指令性与指导性兼容的 信息。若不细细咀嚼、领会就匆忙着笔,可能会 给考场作文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作文
文题的“要求”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1.交 代
以上四个步骤中,最重要的是第二步 的“品析”。品析文题时,速度不妨放慢 一点,时间不妨拉长一点,以确保真正地 理解题义。为了理解的准确,除了从字面 意义上直接体味之外,还可以运用如下两 种方法:
一、增删 二、对比
一、增删。或在文题中增加字词,或从 文题中减少字词,从增删之后变化中体 会文题的表达重点,从而强化对文题的
下面,我们结合文题,分别领会“导 语”的基本作用。题中打浪纹号的部分,
生活中笑声常与我们相伴。在笑声中,友情在加 深,学业在长进,困难被克服,隔阂被消除……。)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选一个有意义的侧面, 以“笑声”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文中 要有场面描写。
此导语中含了一组排比句,暗示了这篇考场作文立 意的某些侧面,并用省略号暗示考生去进行发散联想。 导语在文题中的作用是:⑴点示立意角度,⑵开拓写作 思路。通过抒写“笑声”可以表现怎样一个有意义的侧 面呢?你可以写“友情在加深”或“学业在长进”,可 以写“困难被克服”或“隔阂被消除”,还可以写自己 由此而联想到的某个方面。文题的“导语”用“友情在 加深”这组排比句,既激发考生多角度地选材,又指点 了考生立意的具体侧面,隐含的内容相当丰富。
中考应试作文的审题方法
江宁高中 刘星
(一)应试作文的审题步骤
审题是考场作文的序幕,是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的重 要的一环。
1.扫视
快速扫读文题,以明体裁,找重点,求范围。扫读
①看文题的类型——看是命题、半命题,还是要求自由 拟题;看是材料作文、条件作文,还是想象作文,或
②看文题的内容——是记事,还是写人;是议论,还是 说明;是写学校,还是写家庭;是写文,还是写 信……
生如何组织材料以及用什么样的方法取得较高的分数。再如文
题“我帮妈妈做家务”中,其“注意一”为:也可以帮爸爸、
帮爷爷、帮奶奶做家务。此解释既点示文题中的叙述对象可以
改变,又暗示“帮”的对象是自己家中的一位长辈,而不是几
位或者其它。
3.提 示
主要用于较为强调写法的作文。命题者用很简炼的 语言,通过文题的要求,或提示写法,或指导构思。 考生对此多加品味领悟,必有好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