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专业代码:100401K专业名称:预防医学 (Public Health)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态度,掌握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监督、卫生保健、健康促进和社区卫生服务等工作,具有初步科研能力的应用型预防医学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通过学习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相关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毕业后能从事卫生行政管理、疾病预防与控制,健康教育,环境保护,劳动保护,传染病控制与职业病、妇幼保健和卫生监督,改进人群工作、居住的环境和卫生条件,实施食品卫生监督与人群合理营养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及教学科研等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的态度、知识和能力:(一)态度要求:1.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愿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事业贡献力量;2.热爱公共卫生事业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3.有较强的法律意识,遵纪守法,公正执法,以保护人民健康、控制疾病、提高国民健康水平为己任;4.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充分认识不断自我完善和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性;5.具有创新精神,重视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和探索;6.尊重同仁、树立团队意识。
(二)知识要求:1.基本掌握相关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医学的理论知识及其研究方法,指导今后的卫生防病工作实践;2.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正常结构和功能及其异常情况下的各种变化特征;3.掌握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发病原因、发生机理及诊断和防治原则;4.掌握环境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及心理行为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基本理论知识;5.掌握不同环境条件下有害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特点及影响因素;6.掌握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研究的原理和方法,包括宏观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及卫生毒理学方法;7.掌握不同条件下对健康有害因素的识别、监测和评价的知识;8.掌握社会医学的基本知识及卫生事业管理、卫生监督执法的基本方法和程序;9.掌握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知识和方法。
(三)能力要求:1、具有对不同环境条件下存在的有害因素的卫生检测和监督的基本技能;2、具有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疾病发生和流行规律、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3、具有制定预防疾病和增进人群健康的实施计划和开展实施工作的基本能力;4、具有开展调查研究、制定现场调查计划、设计调查表格及初步分析、研究的能力;5、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和开展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的基本能力;6、具有一定的健康的心理行为及社会工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7、具备发现、分析和解决公共卫生问题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初步能力;8、具有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文献收集和研究的能力;9、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应用语言的能力。
四、学制与授予学位学制:五年授予学位:医学学士五、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六、专业核心课程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内科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毒理学基础、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健康教育学、社会医学七、主要专业实验机能实验、形态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毒理学基础实验、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环境卫生学实验、儿童少年卫生学实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流行病学实验、卫生统计学实验八、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预防医学专业实习、预防医学专业临床实习、预防医学专业毕业设计九、创新能力培养环节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建立在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实验材料面向学生全面开放的开放性实验室,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实验基本技能,早进实验室练习操作、早进社区、早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课外科技活动、“科技创新”大赛、全国“挑战杯”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计划,建立创新性学习课题库。
十、毕业学分要求该专业毕业生至少修满230.5学分,其中理论学分139.5(理论必修学分125.5、理论选修学分14),实践学分91(含12个综合教育学分)。
十一、全学程教学时间安排十二、课程设置及修读要求(一)必修课总计216.5学分1、普通教育 54.5学分(1)人文社会科学课程 17.0学分P22000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0学分P220001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 3.0学分P2200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学分P220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0学分P2200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0学分S220005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 2.0学分(2)自然科学 11.0学分P219009 高等数学B3 3.0学分P217114 医用基础化学 3.0学分S217123 医用基础化学实验 1.0学分P217113 有机化学 3.0学分S217124 医用有机化学实验 1.0学分(3)英语 16.0学分P21621A 大学英语(一) 4.0学分P21622A 大学英语(二) 4.0学分P21623A 大学英语(三) 4.0学分P21624A 大学英语(四) 4.0学分(4)计算机信息技术 6.5学分P208316 大学计算机基础(B) 2.0学分P208318 程序设计基础Visual Basic(B) 2.5学分P218310 信息检索与利用 2.0学分(5)体育 4.0学分P212400 体育与健康(一) 1.0学分P212401 体育与健康(二) 1.0学分P212402 体育与健康(三) 1.0学分P212403 体育与健康(四) 1.0学分2、专业教育 150学分(1)学科基础 47学分Z203001 预防医学专业概论 1.0学分Z103199 系统解剖学 6.5学分Z203303 细胞生物学 2.0学分Z103002 组织胚胎学 2.0学分S103003 形态学实验(一) 1.5学分Z103308 生物化学 6.5学分Z103701 生理学 4.0学分Z303704 医学遗传学 2.0学分S103702 机能实验(1) 1.5学分Z103309 医学免疫学 3.0学分Z103703 病理学(一) 1.5学分S103704 形态学实验(三-1) 0.5学分Z103707 病理生理学 3.0学分Z104006 药理学 3.5学分S103709 机能实验(2) 1.5学分Z103705 病理学(二) 1.5学分S103706 形态学实验(三-2) 0.5学分Z103718 病原生物学 3.5学分S103719 形态学实验(二) 1.5学分(2)专业基础 23.5学分Z217502 卫生化学 3.5学分Z103328 物理诊断学 3.5学分Z103329 影像诊断学 3.0学分Z103717 实验诊断学 2.0学分Z103311 流行病学 5.5学分Z103310 卫生统计学 4.5学分Z203306 医学统计软件应用 1.5学分(3)专业课综合课特色课 53.5学分Z103312 内科学 6.0学分Z103313 外科学(含外总) 4.5学分Z103318 传染病学 2.5学分Z103314 精神医学 2.0学分Z203314 皮肤性病学 2.0学分Z103723 妇产科学 2.5学分Z103724 儿科学 2.5学分Z103315 毒理学基础 4.5学分Z103304 儿童少年卫生学 2.5学分Z103316 环境卫生学 5.0学分Z103317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5.0学分Z103318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6.0学分Z203308 卫生事业管理学 1.0学分Z203307 社会医学 1.5学分Z203305 健康教育学 1.0学分Z203309 卫生经济学 2.0学分Z203310 卫生法学 1.0学分Z203311 卫生监督学 1.0学分Z203304 医学科研方法学 1.0学分(4)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26学分S103308 预防医学专业实习 6.0学分S103309 预防医学专业临床实习13.0学分S103310 预防医学专业毕业设计7.0学分3、综合教育 12学分H218000 入学教育0.5学分H218001 军事训练 2.0学分H218017 军事与国防教育 2.0学分H21801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0.5学分H218018 公益劳动0.5学分H218004 社会志愿者工作0.5学分H218015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1.5学分H218006 毕业教育与鉴定0.5学分H218007 形势与政策教育 2.0学分H218008 创业意识教育 2.0学分1、自然科学类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开设,供学生自行选择。
2、人文社会科学类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开设,供学生自行选择。
3、专业综合教育类Z303703 医学心理学 2.0学分Z303308 人际沟通技巧 1.5学分Z303717 医学英语 2.0学分Z303707 医学伦理学 1.5学分Z303305 耳鼻喉科学 1.5学分Z303306 眼科学 1.5学分Z303307 神经病学 1.5学分Z203310 中医学 3.0学分4、网络学习课程类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开设,供学生自行选择。
5、综合教育类学生参加的各类学科竞赛、科研训练、科技创作、创业训练、社会实践及相关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依据学校有关规定认定为选修学分。
预防医学专业课程计划(一)必修课总计216.5学分(二)选修课总计14学分1、自然科学类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开设,供学生自行选择。
2、人文社会科学类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开设,供学生自行选择。
3、专业综合教育类4、网络学习课程类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开设,供学生自行选择。
5、综合教育类学生参加的各类学科竞赛、科研训练、科技创作、创业训练、社会实践及相关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依据学校有关规定认定为选修学分。
预防医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第一学年秋季学期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说明P22000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0 48 24 必修P219009 高等数学B3 3.0 48 48 必修P217114 医用基础化学 3.0 48 48 必修S217123 医用基础化学实验 1.0 24 24 必修P21621A 大学英语(一) 4.0 64 48 16 必修P208316 大学计算机基础(B) 2.0 48 16 32 必修P212400 体育与健康(一) 1.0 32 32 必修Z203001 预防医学专业概论 1.0 16 16 必修Z203303 细胞生物学 2.0 32 24 8 必修H218000 入学教育0.5 0.5周0.5学分必修H218001 军事训练 2.0 2周2学分必修H218017 军事与国防教育 2.0 32 32 必修H21801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0.5 8 8 必修H218015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1.5 38 38 必修,1,3,5,7学期开设H218018 公益劳动0.5 0.5学分必修,1-4学期开设H218004 社会志愿者工作0.5 0.5学分必修,1-7学期开设小计 27.5 438 +2.5周夏季学期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说明P2200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 32 24 8 必修P217113 有机化学 3.0 48 48 必修S217124 医用有机化学实验 1.0 24 24 必修P21622A 大学英语(二) 4.0 64 48 16 必修P208318 程序设计基础Visual Basic(B) 2.5 56 24 32 必修P212401 体育与健康(二) 1.0 32 32 必修Z103199 系统解剖学 6.5 104 40 64 必修Z103002 组织胚胎学 2.0 32 32 必修S103003 形态学实验(一) 1.5 48 48 必修H218007 形势与政策教育 2.0 32 32 必修,2-5学期开设建议本学期各类选修课选修学分≦2学分小计 25.5+(2) 472+(32)秋季学期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说明P220001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 3.0 48 24 24 必修P21623A 大学英语(三) 4.0 64 48 16 必修P212402 体育与健康(三) 1.0 32 32 必修Z103308 生物化学 6.5 104 56 48 必修Z203302 医学遗传学 2.0 32 24 8 必修Z103701 生理学 4.0 64 64 必修S103702 机能实验(1) 1.5 54 54 必修建议本学期各类选修课选修学分≧4学分小计 22+(4) 398+(64)夏季学期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说明P2200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0 64 48 16 必修S220005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 2.0 2周 2 必修P21624A 大学英语(四) 4.0 64 48 16 必修P212403 体育与健康(四) 1.0 32 32 必修Z103703 病理学(一) 1.5 24 24 必修Z103309 医学免疫学 3.0 48 32 16 必修S103704 形态学实验(三-1) 0.5 21 21 必修Z103707 病理生理学 3.0 48 48 必修Z104006 药理学 3.5 56 56 必修S103709 机能实验(2) 1.5 54 54 必修建议本学期各类选修课选修学分≦2 学分小计 24+(2) 411+2周+(32)秋季学期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说明P220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0 48 40 8 必修Z103705 病理学(二) 1.5 28 28 必修S103706 形态学实验(三-2) 0.5 24 24 必修Z103718 病原生物学 3.5 56 56 必修S103719 形态学实验(二) 1.5 54 54 必修Z217502 卫生化学 3.5 54 30 24 必修Z103328 物理诊断学 3.5 56 40 16 必修Z103329 影像诊断学 3.0 48 32 16 必修Z103717 实验诊断学 2.0 32 24 8 必修建议本学期各类选修课选修学分≧3学分小计 22+(3) 400+(48)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说明P218310 信息检索与利用 2.0 32 20 12 必修Z103310 卫生统计学 4.5 72 48 24 必修Z203306 医学统计软件应用 1.5 24 8 16 必修Z103312 内科学 6.0 96 64 32 必修Z103313 外科学(含外总) 4.5 72 56 16 必修Z103723 妇产科学 2.5 40 32 8 必修H218009 创业意识教育 2.0 20 20 必修建议本学期各类选修课选修学分≧3学分小计 23+(3) 356+(48)秋季学期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说明Z103311 流行病学 5.5 88 56 32 必修Z103318 传染病学 2.5 40 32 8 必修Z103314 精神医学 2.0 32 28 4 必修Z103724 儿科学 2.5 40 32 8 必修Z203314 皮肤性病学 2.0 32 24 8 必修Z103315 毒理学基础 4.5 72 48 24 必修Z103304 儿童少年卫生学 2.5 40 32 8 必修Z103316 环境卫生学 5.0 80 56 24 必修小计26.5 424夏季学期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说明Z103317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5.0 80 56 24 必修Z103318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6.0 96 64 32 必修Z203307 社会医学 1.5 24 18 6 必修Z203308 卫生事业管理学 1.0 16 16 必修Z203305 健康教育学 1.0 16 16 必修Z203309 卫生经济学 2.0 32 32 必修Z203310 卫生法学 1.0 16 16 必修Z203311 卫生监督学 1.0 16 12 4 必修Z203304 医学科研方法学 1.0 16 16 必修小计19.5 312第五学年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说明S103308 预防医学专业实习 6.0 13周13周S103309 预防医学专业临床实习13.0 25周25周S103310 预防医学专业毕业设计7.0 14周14周H218006 毕业教育与鉴定0.5 0.5学分小计 26.5 52周培养方案制订人:郭淑霞培养方案审核人:井明霞培养方案批准人:王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