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道梗塞急救法

气道梗塞急救法

一、气道梗塞的分类
1.呼吸道部分阻塞 2.呼吸道的完全阻塞
二、特殊表现
由于异物收入气管时,病人感到极度不
适,常常不自主地以一手呈“V”字状紧
贴于颈前喉部,苦不堪言。
严重者:颜面青紫,不能发声,肢体抽
搐→呼吸停止。
三、气道梗塞的常见的原因
婴幼儿:由于喉保护机制及吞咽功能不健全,进食时又常
常嬉笑、啼哭、玩耍,容易将食物、小儿玩具等异物吸入 气管内,造成呼吸道梗塞。
3.另一只手直接放在第一只手背上,两手掌根重叠。
4.两手合力快速向内、向上冲突病人腹部,连续4-5次 5、直至异物被冲击。
成人气道梗塞的急救(互救三)
——立位胸部冲击法
适用于不宜采用腹部冲击法的病人,如妊娠后期, 或肥胖者等病人。
立 位:(图2-71)
1、救治者站在病人的背后,两臂从病人腋窝下环绕其胸部。 2、一手握空心拳,将拇指侧置于病人胸骨中部,注意避开肋 骨缘与剑突。 3.另一只手紧握此拳向内、向上冲击4-5次。
是对病人冲击腹部及膈肌下软组织,产生向上的 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气体, 形成一股气流,长驱直入气管,将堵塞气管,咽 喉部的异物驱除。
将一手握空拳放在脐上二横指处(剑突下处),
另一手握住空拳双手同时快速向上,向后用力冲
击腹部4-5次,直到异物脱出。
成人气道梗塞 的自救与互救
成人气道梗塞的急救(自救) ——腹部冲击法
青壮年:成人多因在进食时谈话大笑,抛高接食(花生米)
或进食过快,吞咽过猛,工作时将异物含口中,将异物吸 入气道。(如上班含钉子。 ) 老年人:近年来,有资料表明,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者吞咽机
能减退,更容易将口中食物等吸入气管造成气道异物梗阻。
四、气道梗塞的急救方法
1. “第一反应人” 须能识别气道梗阻的表现, 特别是在没有明显原因的情况下,如在进食中突 然出现面色青紫、意识不清,甚至停止呼吸。 (易误认为心脏病发作) 2. 遇到梗塞病人,意识清醒,首先应询问病人 “是否有异物梗塞”、“我能帮你吗?”。此时 病人会点头告知,同意实施救治,即刻现场用海 氏手法救治;同时启动EMS系统。
1. 可嘱其弯腰并用手掌击打后背中间(肩胛骨中间)
弯腰,头部前倾;一手握空心拳,并将拇指侧顶住
病人腹部正中线脐上二横指处剑突下方,另一手紧 握此拳,以快速向内、向上冲击5-6次。
成人气道梗塞的急救(互救二)
——仰卧位腹部冲击法
适用于意识不清的病人:(图2-69)
1.将病人置于仰卧位,救护人骑跨在病人两大腿外侧。 2. 用一只手的掌根平放其腹部正中线,脐上方二横指处,不 要触及剑突。
五、异物掏出法
1、成人异物的掏出应注意: 1、如异物被冲击,须迅速将其掏出口外。 2、用手指将异物钩出,但应注意不要将其推入气道 更深处,或被患者性闭嘴咬齿,伤及救治者手指。
2、取成人异物法: 将下颌上提,示指从口角侧将异物取出。(图2-70) 3、取婴儿异物法: 用手指,从口角侧将异物钩出。(图2-90)
2008、11、17
成人气道梗塞的急救(互救四) ——仰卧位胸部冲击法
仰卧位:(图2-72)
1.将病人放置好仰卧位,并骑跨在病人两大腿外侧。 2.冲击部位与胸外心脏挤压部位同。 3.两手的掌根重叠,快速冲击4-5次。 4.每次冲击均间隔要清楚。
5.直至异物排出。
儿童气道梗塞的急救 同成人气道梗塞的急救
婴幼儿气道 梗塞的急ຫໍສະໝຸດ 法婴幼儿进食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或剧烈呛咳, 不要惊慌或立即抱送医院,支撑其头部并翻成面朝 下,头低脚高位,背部扣击4 –6次,胸部冲击4-6次。
背部扣击及胸部扣击法:
将婴儿的身体骑跨在一侧的前臂上,同时手掌将后 头颈部固定。 用另一只手固定婴儿下颌角,并使婴儿头部轻度后 仰,打开气道。 两手的前臂将婴儿背部固定,翻转呈俯卧位。 用手臂叩击固定,翻转为仰卧位。 快速冲击性按压婴儿两乳头线下一横指处4次。 直至异物咳出。
适合不完全气道堵塞病人,意识清醒,具有一
定救护知识、技能,并在当时又无他人在场相
助,打电话又有困难,不能报告情况。
自救腹部冲击法操作方法:图2—65、图2—66
成人气道梗塞的急救(互救一)
——立位腹部冲击法
适合于气道堵塞不完全或完全病人:图2—67
4-6次。
2.救治者站在病人背后,双臂环绕病人腰间,嘱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