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7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案(全册),推荐文档
2017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案(全册),推荐文档
能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用正数或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 重点:正确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的方法.
高度为 8844m,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155m.记录账目时,通常用正数表示收入款额,
负数表示支出款额.
() 、 请学生解释课本中图 1.1-2,图 1.1-3 中的正数和负数的含义.
() 、 你能再举一些用正负数表示数量的实际例子吗? () 、例如,通常用正数表示汽车向东行驶的路程,用负数表示汽车向西行驶的路程;用 正数表示水位升高的高度,用负数表示水位下降的高度;用正数表示买进东西的数量,用负 数表示卖出东西的数量. 六、巩固练习
3
3
个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
(2) 、中国古代用算筹(表示数的工具)进行计算,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
数.
(3) 、数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 0 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数.
(4) 、0 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如今天气温是 0℃,是指一个确定的温
根据有理数的绝对值的两种意义,可以归纳出有理数的绝对值有如下性质:
(1) 任何有理数都有唯一的绝对值.
(2) 有理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即最小的绝对值是零.
(3) 两个互为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a│.
(4) 任何有理数都不大于它的绝对值,即│a│≥a,│a│≥-a.
(5)若│a│=│b│,则 a=b,或 a=-b 或 a=b=0. 三维目标
2. 难点:正确理解负数的概念.
3. 关键: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 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四、课堂引入 我们知道,数是人们在实际生活和生活需要中产生,并不断扩充的.人们由记数、排序、 产生数 1,2,3,…;为了表示“没有物体”、“空位”引进了数“0”, 测量和分配有时不 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为此产生了分数和小数. 在生活、生产、科研中经常遇到数的表示与数的运算的问题,例如课本第 2 页至第 3 页中提到的四个问题,这里出现的新数:-3,-2,-2.7%在前面的实际问题中它们分别表示: 零下 3 摄氏度,净输 2 球,减少 2.7%.
那么前面放上“-”号后所表示的数反而是正数了,另外应注意“0”既不是正数, 也不是负
2. 难点:准确理解负数、绝对值等概念.
3. 关键:正确理解负数的意义和绝对值的意义.
课时划分
1.1 正数和负数
2 课时
1.2 有理数
5 课时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4 课时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5 课时
1.5 有理数的乘方
4 课时
第一章有理数(复习)
2 课时
三维目标
1.1 正数和负数 第一课时
一.知识与技能
单元教学内容
第一章 有理数
1. 本单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列举了学生熟悉的用正、负数表示的实例, 从扩充运
算的角度引入负数,然后再指出可以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使学生
感受到负数的引入是来自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引入正、负数概念之后,接着给出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集合及整数、分数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正数、负数的实际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表示出来, 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
解.
(3) 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 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4) 会利用数轴和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
度;海拔 0 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
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 、 把 0 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正数和负数在许多
方面被广泛地应用.在地形图上表示某地高度时,需要以海平面为基准,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
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例如:珠穆朗玛峰的海拔
课本第 3 页,练习 1、2、3、4 题.
七、课堂小结 为了表示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引进了负数.正数就是我们过去学过的
数(除 0 外),在正数前放上“-”号,就是负数, 但不能说:“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
号的数是负数”,在一个数前面添上负号,它表示的是原数意义相反的数.如果原数是一个负数,
五、讲授新课 (1)、像-3,-2,-2.7%这样的数(即在以前学过的 0 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
叫做负数.而 3,2,+2.7%在问题中分别表示零上 3 摄氏度,净胜 2 球,增长 2.7%, 它们
与负数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把这样的数(即以前学过的 0 以外的数)叫做正数,有时在
正数前面也加上“+”(正)号,例如,+3,+2,+0.5,+ 1 ,…就是 3,2,0.5, 1 ,…一
经过探索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体会“类比”、“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方
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鼓励学生探索规律,并在合作交流中完善规范
语言.
重、难点与关键 1. 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会用正、 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
的量,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2) 数轴能反映数的性质.
(3) 数轴能解释数的某些概念,如相反数、绝对值、近似数.
(4) 数轴可使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形象化.
3. 对于相反数的概念, 从“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点分别在原点的两旁,且离开
原点的距离相等”来说明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同时补充“零的相反数是零”作为相反数意义
的一部分.
4. 正确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是难点.
和有理数的概念.
2. 通过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一条东西走向的马路旁的树、 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
关系引入数轴.数轴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可以把所有的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形象地表
示出来,使数与形结合为一体,揭示了数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体现出以下 4 个方面的作
用:
(1) 数轴能反映出数形之间的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