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与区域发展规划
2020/4/28
区域发展的经济环境
地区拥有的固定资产与流动资本总量、地 区工农矿业的生产能力、区域交通系统、 信息系统、金融系统、商业系统以及其他 服务业系统的完备程度及其服务质量 区域市场条件 区域资源供需条件 区域劳动力供应条件 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条件
2020/4/28
影响区位优势发挥的因素
2020/4/28
二重结构的主要表现
从劳动力市场状况看,存在着两个平行 的劳动力市场:一个是为现代化大企业 提供劳动力的市场,一个是为中小企业 提供劳动力的市场
从企业规模构成看,存在明显的两极分 化:一极是雇佣几百人、几千人的大企 业,一极是劳动者人数很少的小企业
政府还可以通过直接投资在一些需要开发的地区建设一批企业与科 研机构,以改变布局不合理的情况
2020/4/28
手段—目标系统(二)
实例分析:日本1961-1970年度“国民收 入倍增计划”
总目标:追求10年期间极大地提高国民生活 水平 五个二级手段—目标:充实社会资本;促进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中心环节);促进对外 贸易与国民经济的合作;培训人才与振兴科 学技术;缓和二重结构与确保社会安定 同时还制订了三级目标,以此类推
手段—目标系统(一)
政府可以用以影响区域经济的政策和手段:
在政府指导下找出区域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制 订区域全面发展战略和规划 提供信息(对象:国内外资本家) 利用财政诱导与补偿手段,协调各方面关系
通过公共事业建设投资的分配来诱导私人按计划规定的方向进行投 资
通过分配政府的商品与劳务采购合同,特别是军事定货合同来影响 地区经济发展 通过分配研究与发展经费来影响地区经济发展 资助一些区域进行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 有计划地引导、资助或组织移民 协调、组织与巩固地区间、国家间必要的经济与技术联系 通过环境立法来制约、引导区地区经济的发展 国家通过政策法令来遏制过度繁荣的地区与城市继续膨胀
地区的一种优势可以有多种利用方式,其中每一 种利用方式都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主导专业化部 门
地区的一种优势还可以通过深加工发展起一系前 后向部门,这些部门也都有可能成为地区主导专 业化部门
有的地区同时拥有几个方面的有时,一存在着建 立许多主导专业化部门的可能性
若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无一方面占绝对优 势,也应该为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起主导专 业化部门
2020/4/28
三、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二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导向的选择
2020/4/28
评价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的合 理性的标准
• 能否充分发挥地区优势
• 结构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 产业结构的先进性
2020/4/28
为什么区域专业化部门是区域 经济的核心
通过经济区划建立地域分工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 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分工合作,促进生产力的 发展。而专业化部门正是在地区优势基础上建立 起来的,它能否顺利发展不仅会影响地区整体经 济的发展,而且会影响国家全局和世界经济 专业化部门、特别是其中的主导专业化部门的发 展,能带动地区全盘经济的发展 只有大力发展专业化部门,迅速为地区积累更多 的资金,才能更好地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区域收入水平/ 全国收入水平
区域收入增长率/ 全国收入增长率
大于1
大于1 繁荣区
小于1
潜在萧条区
小于1 发展中地区 萧条区
2020/4/28
区域经济病变治疗中的政策界限
以开发为主还是以救济为主
救济:主要是考虑落后地区与萧条地区人民的困难,政府向他们提供 无偿的、或是以工代赈的援助,藉以缓解社会的不满。这是一种消极 的措施,不可能消除地区贫困落后的根源 开发:主要是针对影响企业基金发展的主要问题,找出根源,利用经 济手段进行治疗。目的在于为地区经济问题的解决作出一套正确的、 切实可行的规划
区域发展诸条件
区域发展的政治社会环境 区域发展的经济环境 区域发展的科学技术环境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与天然资源丰度
2020/4/28
区域发展的政治社会环境
政局的稳定性:企业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 政府的经济管理质量 区域内社会各阶层、各民族、各种宗教团体之 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它与相邻地区、国家之间 的关系是否和睦 国家或区域财政收入的大小,及其使用分配的 政策依据 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包括是否建立健全的法 律体制,执法是否有保证,契约、专利能否受 到保障,公私财产与公私合法所得能否受到保 护等
国平均水平,只是一个自给性部门;反之,q值越大 。则说明i地区j部门的专业化水平愈高
2020/4/28
区 位 商(二)
使用区位商作为指标来判断地区特定部门的专业 化水平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该国i地区j部门的产品在全国能否基本上达到产销平 衡
i地区的消费结构是否和全国一致 i地区j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是否与全国的劳动生产率以 及地区的劳动生产率水平相一致
开发资金的分配何者优先
“最有潜力者优先”:实际上是一种救济重于开发的战略,是一种治 标的措施
充分就业与结构优化何者居首 移劳动力就职业还是移职业就劳动力
移劳动力就职业:把困难地区的过剩劳动力迁移到可以为他们提供就 业机会的繁荣地区去 移职业就劳动力:即把繁荣地区一些衰败行业,有计划的迁往劳动力 过剩的低工资地区,或由政府直接投资,在困难地区振兴实业,为那 里大量的失业人口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一种有利的区位因素对特定产业部门生产发展 的影响能力
特定区位因素可能形成的优势是定向的
各种区位因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
一种区位因素在不同区域的开发利用条件是有差别 的,因而可以建立不பைடு நூலகம்的地区优势
区位因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可移动性
有些区位因素是可以移动的,如资金、劳动力因素 等 有些因素是不可以移动的,如地区的政治条件;区 域经济基础雄厚、科学文化发达等
第八讲 地方政府与区域 发展规划
• 一、区域特征分析 • 二、区域发展目标系统与政府相应的政 策
和手段 • 三、区域产业结构 • 四、区域开发与区域发展战略
五、地方政府在区域开发中的作用
2020/4/28
一、区域特征分析
区域发展优势的确定 区域经济病理分析与诊断 区域经济病变治疗中的政策界限
2020/4/28
•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 区域协调问题 • 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问题
2020/4/28
落后地区和萧条地区的区别
• (1)落后地区(贫困地区)
• 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绝对落后的地区,它们从来就是落后的。在它 们的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那些初级产业部门。区内的第二 产业主要是农林渔矿产品的初步加工工业、简单劳动密集型行业 。
2020/4/28
三、区域发展目标系统与政府相 应的政策和手段
区域发展目标系统地制订 手段—目标系统
2020/4/28
区域发展目标系统的制订
关于如何处理效益目标和公平目标的关系
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 以社会公平为主要目标 两者相辅相承
2020/4/28
确定主从目标关系的依据
在确定区域发展总目标中发展速度与社会公平 两者的主从关系时,主要依据是:
2020/4/28
确定主导专业化方向的决策依据
选择那些对显示地区发展目标可以作出 最大贡献的部门
当地方利益与全局利益发生矛盾时,要 选择最有利于实现全局发展目标的部门
尽可能按照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选择专 业发展那些最有前途的产业部门
在选择地区主导专业化部门时,必须尽 可能使地区的限制因素得到最有效的利 用
一个专业化部门成为地区主导专业化部门的条件 :
有很高的区位商,一般q值在2以上,生产主要为外区 服务
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而能够一定程 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2020/4/2与8 地区内多数部门之间存在着生产或非生产上的联系
选择区域的主导专业化部门
根据地区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发展优势来选择发展 的主导专业化部门
2020/4/28
区 位 商(一)
作用:间接确定一个部门是否是地区专业化部 门及其专业化水平 内涵: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所雇佣的职工人数 在地区职工总人数中所占的百分数与该部门在 全国雇佣的职工人数在全国职工总人数中所占 的百分数之间的比值 公式:
=
当区位商≤1时,则说明i地区j部门的发展水平低于全
2020/4/28
非专业化部门的意义
地区专业化部门,包括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内,如 果没有众多的辅助部门、服务部门与地区自给性 部门的扶持、协助,是不可能顺利发展的
片面专业化会小若地区对周期性危机,或其他短 暂的产品销售危机的抵抗能力,使经济状况大起 大落,给企业与地区人民造成很多困难
片面专业化还会使地区难以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 的潮流,及时地、平稳地调整其产业结构
确定区域优势的方法
将各部门生产发展要求满足的条件与地区可能 提供的条件进行全面的逐条对比,然后加以综 合,并列表示意说明 制表的方法是先根据地区生产发展的条件粗略 估计有哪些部门可能成为地区优势部门。然后 列出这些部门在布局上要求满足的区位因素, 并区分指向性因素、重要因素与一般因素 下一步再将这些部门在布局上要求满足的条件 与区域可能提供的条件作比较。 最终根据列表比较的结果,选择最优的区位因 素作为区位优势
• (2)萧条地区
• 指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它们过去曾经是发达地区,有 的甚至是高度发达地区。在它们的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那 些传统性的第二产业部门,诸如钢铁、造船、纺织等。随着时代 的发展,这些行业都由创新阶段进入衰退阶段。这种陈旧的经济 结构给此类地区带来了企业开工不足、失业率高,地区经济与人 均收入增长缓慢,人口外流等一系列问题。
2020/4/28
有利条件转化为区域优势的前提
地区发展优势必须与国家的总体发展战 略目标一致,才有可能得到确立,否则 只会把规划工作引入歧途 地区发展优势只有通过对区域内全部生 产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进行综合评价 后,才能确定 一个区域的优势只有通过与全国其他区 域进行比较,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