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二、建筑节能现状 5.建筑节能途径
减少能源 总需求 建筑节能 的途径建筑节能现状 6.建筑节能技术
建筑节能主要包括三大技术领域:
(1)建筑本体节能技术(围护结构)
屋顶、墙、地基、隔热材料、密封材料、门和窗、遮阳 (2)用能设备能效控制技术
采暖、通风、制冷、
(3)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太阳能、地源热泵、生物质能、风能
•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办发〔2013〕1号)
① 新建建筑:城镇新建建筑严格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
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 ②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十二五”期间,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4亿 平方米以上,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0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 建筑节能改造1.2亿平方米,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节能示范40万套。到2020年末,基本完成北方 采暖地区有改造价值的城镇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1.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流程
综合诊断 改造方案 设计 改造施工 组织设计 改造施工& 工程验收 培训及运 行维护 效益监测 及分享
提出和设计满足“四节一环保”技术要求的既有建筑绿色化 改造设计方案;改造方案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① 投资成本与资金回收方式、回收周期; ② 所采用的绿色技术的可实施性及实施后的效果; ③ 最大限度利用原有建筑结构、各类设施及场地条件; ④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采用可再利用或可再循 环材料;
节能制度、节能意识。
绿色 建筑
节材
① 节水设计与产品:系统节水 设计、高效节水器具与设备、 非传统水源利用;
① 节材设计:可在循环材料利 用、就近取材、废弃物再利 用、高性能材料应用; ② 节材管理:降低损耗、杜绝 浪费。
② 节水管理:节水制度、节水
意识。
一、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简介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照明系统改造: (1)节能灯具 (2)智能控制 (3)最大限度利用自然采光
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采暖空调、热水系统改造:
(1)风冷热泵余热回收技术 (2)水泵、风机变频技术 (3)机组群控技术 (4)······
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其他机电系统节能改造:
(1)电梯节能技术 (2)变压器节能技术 (3)能源管理系统 (4)······
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节水系统改造:
(1)升级网管系统 (2)高效节水器具 (3)非传统水源利用 (4)······
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可再生能源利用:
(1)光热 (2)光电 (3)地源热泵 (4)······
光伏发电
光热技术
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运营管理: ①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主任李丛笑:在取得绿色建筑设计标 识的项目中,继续申请取得“运营”标识的项目只占6.5%,绿色建筑在应用 阶段存在很多问题。(中国建设报: /bz/content/201304/08/content_88842.htm ) ② 上海绿色建筑“期中测验”不及格 运营一年便难节能:这些建造设计之初已 经获得绿色设计标识的建筑,运营一年后只有不到10%能继续获得“节能勋 章”――绿色运营标识。 (中国新闻网: /overseas/2013-12/13/c_125856758.htm ) ③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田炜:绿色建筑与普通建筑不同,技术设备较多,节 能设计处处用心,若是使用不当或操作有误,不仅不节能,反而增加能耗 (新民晚报: /m/20131213/u1a7828261_1.html )

《北京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京政办发[2013]32号)
① 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2015年前完成全市1582个、建筑面积585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的建筑
抗震节能改造与综合整治工作2018年末,基本完成全市有改造价值的城镇居住建筑节能改
造。 ②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十二五”期间完成3000万平方米普通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实施30余家市 级政府机构综合节能改造工程。
和谐共生的建筑,即所谓的“四节一环保”。因此,全面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基
本上是高度吻合的。
一、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简介
① 室内外环境优化设计;
② 绿色施工; ③ 低碳运营。 ① 节能技术与产品:被动式 节能技术、主动式节能技 术、新型高效节能产品、 可再生能源利用; ② 能源管理:能耗监管平台、 ① 合理利用场地; ② 开发地下空间; ③ 废弃场地再利用。
能耗,将其作为100%,在此基础上,通过节能改造后,计算改造后的建筑全年的暖
通空调、照明能耗,如相当于50%,则就是节能50%。
3. 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关系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 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
改造目的
改造内容
跟踪评估
发展趋势
达到绿色建筑相关标准要求
二、建筑节能现状 1. 能耗构成
二、建筑节能现状 2.导致能耗增加的因素
房屋建筑需求继续增加 民家庭家用电器品种、 数量增加 城镇化进程 不断加快
建筑能耗 持续增加
农村能源改变
人们对建筑热舒适性 的要求越来越高
采暖区向南扩展
二、建筑节能现状 3.建筑节能市场需求
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一、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简介 2. 节能50%的解释
建筑节能50%是指在当地1980~1981年住宅通用设计能耗水平的基础上节能50%。即: 以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建造的建筑作为比较能耗的基础,称为“基准建筑”, 围护结构、暖通空调设备及系统、照明设备的参数,都按当时情况选取。在保持与 目前标准约定的室内环境参数的条件下,计算“基准建筑”全年的暖通空调和照明
⑤ 节水系统技术:管网改造、节水器具、非传统水源利用等;
⑥ 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热水、太阳能发电、地源热泵等; ⑦ 运营管理:能耗监管平台、运营策略等;
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围护结构绿色化改造: (1)外墙、屋面进行保温层改造 (2)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 (3)采用高性能门窗 (4)玻璃幕墙自然通风改造,如呼吸式玻璃幕墙等 (5)建筑外遮阳改造,如采用可调节外遮阳板等
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1.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流程
综合诊断 改造方案 设计 改造施工 组织设计 改造施工& 工程验收 培训及运 行维护 效益监测 及分享
① 施工全过程应严格执行绿色施工的相关要求并实施工程 监理; ② 改造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应在相关部门指导下进行;
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1.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流程
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1.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流程
综合诊断 改造方案 设计 改造施工 组织设计 改造施工& 工程验收 培训及运 行维护 效益监测 及分享
根据工程特点,施工项目部应制定施工全过程的绿色施工方 案和管理制度、安全及环境保护计划等;重点考虑以下 因素: ① 安全施工保障计划; ② 降尘、降噪、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计划; ③ 施工过程的节能、节水方案; ④ 绿色施工培训计划、监督管理机制、奖惩制度;
二、建筑节能现状 4.不同地区节能重点
1.寒冷地区: 以节约采暖能耗为主,兼顾夏季空调节约,对围护结构以保温为主; 2.夏热冬冷地区:
既要节约冬季采暖能耗,也要节约空调能耗;对围护结构既要保温,又
要考虑夏季隔热; 3. 夏热冬暖地区: 主要是节约空调能耗,兼顾冬天采暖节约;对围护结构主要考虑隔热。
节能、节水
围护结构 供热制冷系统 能耗计量系统 照明系统
① 视业主或其他需求决定是否 进行后评估; ② 评估依据:尚无专用标准, 目前仅参考各种节能设计标 准;
实操阶段
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节能、节水、节地、节材、 环境保护
场地优化、建筑结构优化与抗震 性能提升、围护结构、供热制冷 系统、能耗计量系统、照明系统、 给水排水、室内外环境改善、新 能源利用、运营管理 ① 按标准要求开展后评估; ② 评估依据:国标《既有建筑 改造绿色评价标准》(在 编);相关地标,如北:京 市《既有建筑改造绿色评价 标准》(在编)
综合诊断 改造方案 设计 改造施工 组织设计 改造施工& 工程验收 培训及运 行维护 效益监测 及分享
① 为客户培训设备运行人员; ② 制定设备和系统的保养和维护方案、应急预案、定期巡 检制度; ③ 最大限度保持与客户的及时沟通和技术交流,建立并维 护好与客户的长期关系;
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1.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流程
综合诊断 改造方案 设计 改造施工 组织设计 改造施工& 工程验收 培训及运 行维护 效益监测 及分享
① 共同检测和确认“四节一环保”的改造效果; ② 根据双方实际监测的数据,按照合同中约定可分享“四
节一环保”的改造效益;
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2.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技术
① 既有建筑围护结构绿色化改造:墙体、屋面、门窗、外遮阳等; ② 照明系统绿色化改造:自然采光、高效照明灯具、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等; ③ 采暖空调、热水系统节能:高效空调系统、变频技术、冷热电三联供等; ④ 其他机电系统节能:能源管理系统、电梯智能控制系统、灶具节能等;
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1.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流程
能源审计 综合诊断
改造方案 设计、评 估
改造施工 组织设计
施工&工 程验收
运营管理
效益监测 及分享
结合“四节一环保”的相关指标要求,对既有建筑基本情况 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主要包括: ① 建筑场地利用情况分析; ②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测算分析; ③ 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潜力测算分析; ④ 建筑室内外节水情况、电气设备运行及能耗分析; ⑤ 建筑室内外环境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