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AS_总账系统初始化设置_张嵘

EAS_总账系统初始化设置_张嵘

导读此文档可指导读者从零开始,启用EAS的总账系统适用范围此文档适用于研发及实施人员请注意:本文件只作为产品介绍之用,不属于您与金蝶签署的任何协议。

本文件仅包括金蝶既定策略、产品及功能方面的信息,不能以本文件作为要求金蝶履行商务条款、产品策略以及开发义务的依据。

本文件内容可能随时变更,恕不另行通知目录第1步,创建管理单元(CU) (3)第2步,创建CU管理员 (3)第3步,切换需要管理的CU (4)第4步,设置业务控制策略 (4)第5步,创建科目表.会计期间.汇率及币别 (4)第6步.维护根管理单元的组织属性 (4)第7步.创建组织单元(OU) (4)第8步,维护组织单元的组织属性 (5)第9步,维护职位 (5)第10步,维护职员信息 (5)第11步,给用户和角色授权 (5)第12步, 维护核算项目、辅助账类型(集团共用部分) (5)第13步,维护会计科目 (6)第14步,设置总账启用期间 (6)第15步,设置总账相关的参数 (6)第16步,维护核算项目和辅助账类型(本组织单元用) (7)第17步,设置总账的编码规则,不同状态的规则都要启用 (7)第18步,工作流设置 (8)第19步,维护总账的基础设置 (8)第20步,现金流量初始化数据的引入 (11)第21步,往来账科目余额初始化 (12)第22步,辅助账科目初始余额录入 (13)第23步,科目初始余额录入 (14)初始化总的流程如下: (15)第1步,创建管理单元(CU)操作步骤:基础数据管理-组织架构-管理单元管理单元代表了一套基础数据上下级环境,是一个基础数据共享范围,是共享模型中的隔离区域,体现了管理权的分离。

管理单元是业务政策的主要分配路线,并且能够据此调整管理控制力度。

设置管理单元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政策集中管理管理单元有如下特点:1、CU是基础数据共享和隔离的单位。

所谓共享,就是一个CU内使用相同的基础数据;所谓隔离,就是不同CU的基础数据,互相看不到,不使用,如互相使用要另外分配或引用;2、CU是系统分级管理的单位如果应用规模比较大,系统管理员不可能管理整个系统的用户、权限、参数等,则可通过CU分级管理。

如,某个子集团作为一个CU,可以独立管理自己的用户、权限、参数等。

是否需要分级管理,应该是由用户决定的,如用户不需要分级管理,那么各个CU可不设管理员,都由Administrator负责。

3、CU是业务规则共享的单位CU内的各种业务规则,如编码规则、BOTP等,可以被CU下的组织单元引用(此规则在业务控制策略中可以设置)。

第2步,创建CU管理员操作步骤:基础数据管理-组织架构-管理单元—管理员维护.需要维护下级管理单元的组织架构时,可以由下级管理单元的管理员创建普通用户,并授权,也可给现有的用户(如预设的user)分配下级管理单元的权限,并以普通用户登录系统。

如果不需要分级管理,本步骤可跳过第3步,切换需要管理的CU操作步骤:系统-切换组织第4步,设置业务控制策略操作步骤:[基础数据管理-业务控制策略], 如果采用系统默认的策略,本步骤可跳过第5步,创建科目表.会计期间.汇率及币别(因为此三个基础资料在维护管理单元的组织属性中要用到,也可以在维护组织属性时创建,但个人认为在此创建比较好)创建科目表的操作步骤:[基础数据管理-主数据-科目-科目表创建会计期间的操作步骤:[基础数据管理-辅助资料-会计期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认是否要设置调整期间创建汇率的操作步骤:基础数据管理-辅助资料-汇率创建币别的操作步骤:基础数据管理-辅助资料-币别第6步.维护根管理单元的组织属性操作步骤:基础数据管理-组织架构-组织单元注:集团内需要设置哪几种类型的组织,那么根管理单元的组织属性就必须包含那几类组织,一个都不能少第7步.创建组织单元(OU)操作步骤:基础数据管理-组织架构-组织单元组织单元是各类业务发生的主体,为业务汇报和统计分析提供组织维度组织单元对应到组织架构的一个个节点,组织单元及其层次关系基本上与企业的行政架构一致,同时,为了基础数据管理和业务政策控制的需要,也可增加一些非行政架构的节点。

第8步,维护组织单元的组织属性操作步骤:基础数据管理-组织架构-组织单元在EAS系统中,组织单元分为10个属性: 行政组织,财务组织,es采购组织,销售组织,库存组织,责任中心-利润中心,责任中心-成本中心,HR组织,发运组织,质检组织,企业可根据需要来设置组织属性第9步,维护职位操作步骤:基础数据管理-组织架构-组织单元-职位管理,第10步,维护职员信息操作步骤:基础数据管理-职员信息-职员在维护职员时必须先有职位,公司可根据需要设置无职位人员,第11步,给用户和角色授权操作步骤: 系统平台-安全管理---权限管理-用户管理–分配权限EAS有三类用户:管理员、普通用户和业务管理员,管理员负责维护管理单元、建立用户和设置权限,管理员不能做业务操作;普通用户可以维护业务组织、基础数据以及执行各项业务操作;业务管理员是负责部分权限管理,又能进行业务操作的用户。

可以先创建角色,给角色授权,然后将角色分配给用户;也可以直接由管理员给用户授予权限,注意需要按组织授权,包括单个组织的授权和多个组织的批量授权。

系统已经预设了经理人、采购主管、销售主管等角色,实施时可以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调整预设角色的权限。

第12步, 维护核算项目、辅助账类型(集团共用部分)操作步骤:基础数据管理—主数据和辅助资料,主数据资料里有物料.客户.供应商核算项目,其它核算项目要到辅助资料里设置.EAS系统提供了非常灵活的辅助核算功能,并且在系统里已经预设了供应商.客户.物料.费用类型等多个核算项目类别,如果系统提供的预设核算项目不能满足核算要求的话,可以根据需求设置自定义核算项目。

第13步,维护会计科目操作步骤:基础数据管理—主数据—科目—会计科目系统提供了8种引入科目的模板,有企业会计制度科目,新准则科目,房地产企业科目,客户可根据需要来选择,也可以自行定义和新增.第14步,设置总账启用期间操作步骤: 系统-系统配置-系统状态控制启用总账,在系统状态控制中,设置公司的启用期间,“启用”列是不允许手工维护的,只有在系统结束了初始化之后,才会自动打上勾。

第15步,设置总账相关的参数操作步骤在系统平台-系统配置-参数设置EAS系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参数设置,参数是对EAS各子系统进行业务流程、控制范围、业务处理方式等进行调整的开关。

参数管理构成EAS应用系统业务流程的控制平台,体现组织的商业规则分配关系与控制关系。

EAS的所有模块影响业务流程的参数,都需要经过参数管理平台进行系统参数配置。

注:如果要启动往来管理,那么在此之前必须先进行参数设置,在“系统平台-参数设置”下修改GL_028和GL_052这两个参数。

如果要启动往来通知单,须设置参数GLG01为是;第16步,维护核算项目和辅助账类型(本组织单元用)操作步骤: 基础数据管理—主数据和辅助资料,主数据资料里有物料.客户.供应商核算项目,其它核算项目要到辅助资料里设置第17步,设置总账的编码规则,不同状态的规则都要启用操作步骤: 系统平台-编码规则-规则定义注:应新增凭证的编码规则,否则新增凭证时,会提示未设置编码规则第18步,工作流设置通过配置管理工具­-工作流建模工具设置工作流以后,可以在工作流管理中对这些工作流进行管理和监控. 要使用工作流的,要确保工作流已经发布,不使用工作流的,则修改总账参数,并确保工作流不发布.注:如果系统中未导入预设的工作流,要修改参数GL_032: 凭证处理使用工作流为否,这样才可以进行凭证的正常审核,过账第19步,维护总账的基础设置操作步骤:财务会计—总账—基础设置在基础设置里,系统提供了4种项目的设置:凭证类型,现金流量项目,科目自定义属性维护,外部凭证引入控制参数1.凭证类型是凭证的必录项,没有凭证类型,凭证是无法录入和维护的。

2.现金流量表是每个公司都要对外报出的三大报表之一,要出现金流量表就必须有现金流量项目这个基础数据。

现金流量项目定义是否合理准确,关系到现金流量表能不能正确的取数,定义的现金流量为账套内全部财务组织所使用,所以定义现金流量项目时,请尽量准确合理。

3.科目自定义属性维护主要满足由于业务要求对科目信息进行必要补充说明而设置的一个功能,该功能仅仅对于总账系统有效。

该功能以科目作为核心,根据业务需要,可以自定义增加所需要的补充说明信息4.外部凭证引入控制参数是用来控制控制外部凭证引入EAS里的参数的。

第20步,现金流量初始化数据的引入操作步骤::财务会计—总账—初始化—现金流量初始化“现金流量初始化”不受启用期间限制,可以在以后期间完成该工作。

现金流量初始化数据录入完毕后,可以通过<检查>检查数据内部固定的相互关系(主表项目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附表项目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科目余额初始化数据、带辅助账的项目的金额=辅助账的明细)是否满足来核对数据录入是否正确,该项检查流程由系统通过“检查”来实现。

第21步,往来账科目余额初始化操作步骤::财务会计—总账—初始化—往来账初始余额录入此功能是针对已经设置有往来业务核算的科目,录入对应的往来账初始数据。

双击〖往来账科目初始余额录入〗,进入“往来账初始化”界面,用户在该界面中录入往来账科目的相关信息,录入完成后,单击保存即可。

第22步,辅助账科目初始余额录入操作步骤::财务会计—总账—初始化—辅助账科目初始余额录入辅助账科目初始余额录入主要是针对设置有辅助核算项目的科目,录入对应的辅助核算项目数据。

双击【辅助账科目初始余额录入】,进入“辅助账初始化”界面,用户在该界面中录入辅助账科目的相关信息,录入完成后,单击保存即可。

第23步,科目初始余额录入操作步骤::财务会计—总账—初始化—科目初始余额录入双击〖科目初始余额录入〗,进入到〖科目余额初始化〗界面,双击表中白色背景颜色部分可进行科目初始余额的修改或录入工作。

当全部科目的初始化数据录入完成后,可以通过检查数据内部固定的相互关系(期初借方余额合计数=期初贷方余额合计数、本年累计借方合计数=本年合计贷方合计数)是否满足来核对数据录入是否正确,该项检查流程由系统通过“试算平衡”来实现。

只有试算结果平衡后,才可以进行结束初始化操作。

初始化总的流程如下:创建管理单元(CU)--→创建CU管理员--→切换需要管理的CU --→设置业务控制策略--→创建科目表.会计期间.汇率及币别--→维护根管理单元的组织属性--→创建组织单元(OU)--→维护组织单元的组织属性--→维护职位--→维护职员信息--→给用户和角色授权--→维护核算项目、辅助账类型(集团共用部分)--→维护会计科目--→设置总账启用期间--→设置总账相关的参数--→维护核算项目和辅助账类型(本组织单元用)--→设置总账的编码规则--→工作流设置--→维护总账的基础设置--→现金流量初始化数据的引入--→往来账科目余额初始化--→辅助账科目初始余额录入--→科目初始余额录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