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第五届地方政府创新奖

2010第五届地方政府创新奖

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揭晓
2010年1月17日,备受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第五届(2009—2010年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隆重揭晓。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副委员长韩启德先生出席颁奖大会并为获奖项目颁奖。

经过现场陈迷、答辩和选拔委员会投票,10个项目最终赢得了“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优胜奖,每个项目将获得奖金人民币5万元;20个项目获得了“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提名奖,每个项目将获得奖金人民币1万元。

据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中国地方政府改革创新研究与奖励计划”总负贵人俞可平教授介绍,“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于2000年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中央党校世界政党比较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联合创办,该奖项每两年举行一次,为了突出该奖项的科学性和独立性,从第五届开始由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办。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学术机构独立举办,按照科学的评估程序和评选标准对政府创新进行客观评估的民间奖项。

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五届,共有1500多个省级以下的地方政府创新项目申报该奖项,有114个项目获得入围奖,50个项目获得优胜奖。

俞可平说,开展“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评选活动有六个目的:首先,通过“中国政府创新奖”评选活动,发现地方政府在制度创新、机构改革和公共服务中的先进事例,宣传、交流和推广地方政府创新的先进经验。

其次,通过对政府创新项目的评奖,鼓励地方党政机关积极进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民群众民主要求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地方的善政和善治。

第三,通过对政府创新实践的科学研究,创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创新理论。

第四,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为确立科学的政绩观提供知识和智力支持。

第五,加入世界政府创新网络,推介中国的政府创新经验,分享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优秀成果。

第六,树立公平、清正、科学、规范的良好评奖风气,为净化国内的评奖氛围做出努力。

据介绍,申请“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必须具备六个条件,即申请项目的组织性、自愿性、公益性、创造性、效益性、时效性。

只有那些已经实施至少一年以上,在实践中已经取得效益并得到民众认可的政府创新项目才有资格申请。

专家学者和选拔委员根据申请项目的创新程度、参与程度、效益程度、重要程度、节约程度、推广程度等六个标准进行评选。

整个申报和评选过程有一整套严格的程序,即地方政府自愿申报→课题组初选→专家复选→网上公示→实地评估→现场陈述→选拔委员票决。

各个关键环节既相互独立,又环环相扣,以此确保评选结果的公正性。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具有以下五个突出特点:1)独立性,它有自己独立的评选程序和标准,评选过程不受任何人、任何组织的影响;2)公益性,该奖项旨在鼓励政府的公益性项目,评选和奖励费用由组织者承担,严禁给申请者增加任何成本和负担;3)科学性,评奖活动严格按照一整套科学的评估程序和评选标准,这套标准既立足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又参照了国外的先进经验;4)综合性,整个评选过程是一个集研究、奖励、推广和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评奖结束后,进行深入的案例研究和案例教学,总结和推广先进的创新经验;5)透明性,评估全过程高度透明,从奖项的申请、调研、评选,一直到推广,都在高度公开的状态下进行。

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评选活动于2009年4月在北京启动。

为了配合举国上下正在进行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评选着重鼓励那些旨在破除阻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并且已经取得明显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的政府创新项目,特别是在改善民生,促进民主,维护公正,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透明政府和靡洁政府方面的政府创新项目。

本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组委会共收到358个地方
政府申报的创新项目。

2009年10月,从全国专家库中遴选出的17名来自多个学科的全国专家委员会委员,依照严格的评选程序,从申报项目中评选出了30个入围项目。

2009年11—12月,组委会对入围项目进行了网上公示,接着派出11个调研小组对入围项目进行了独立的调研评估。

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30名入围项目分属政治改革、行政改革和公共服务三大类别,充分展现了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倡导的“创新、民主、文明”的精神。

与前四届相比,本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申报活动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覆盖面宽。

自创办以来,申请项目第一次覆盖了除港、澳、台外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

第二,申报项目数量继续增加,共有358个地方政府创新项目提出申请。

第三,申报项目中,与公民参与、干部绩效考核、社会组织管理、法治政府建设等相关的项目比例明显增加。

第四,区县级政府的申报项目约占总数的80%,凸显了“郡县治,天下安”的意义。

第五,西部地区申报项目数量明显增加,西部十个省区的申报项目高达53个。

但从总体上看,申报项目在区域分布上依然不平衡,东部地区的申报项目数量明显多于中西部地区。

附:创新奖名单
(按项目名称拼音排列)
1、内蒙古公安边防总队:草原110
2、山东省青岛市委市政府:多样化民考官机制
3、陕西省石泉县委县政府:关爱留守儿童长效机制建设
4、浙江省杭州市政府:开放式决策
5、广东省深圳市民间组织管理局: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
6、北京市政府:“三效一创”绩效管理体系
7、福建省厦门市政府: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建设
8、新疆兵团农七师奎屯天北新区管理委员会:天北新区兵地融合管理体制创新
9、辽宁省沈阳市委市政府:信访工作新机制
10、江苏省江阴市委市政府:“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提名奖名单
(按项目名称拼音排列)
1、北京市大兴区清源街道办事处:参与式社区治理与社区服务项目化管理
2、浙江省温岭市新河镇:参与式预算改革
3、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财政局:财政支农方式创新
4、贵州省湄潭县纪委:村民集中诉求会议制度
5、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委区政府:“大综管”信访维稳机制
6、浙江省湖州市委组织部:干部考核机制创新
7、广东省揭阳市总工会:民间社团建工会
8、河北省青县县委县政府:农村合作养老制度建设
9、重庆市黔江区委区政府: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创新
10、浙江省松阳县委县政府:农村宅基地换养老
11、四川省遂宁市政法委: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12、江苏省南京市民政局:社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
13、四川省总工会、成都市总工会:省际工会联动维护农民工权益机制
14、西藏自治区尼木县委、县政府:寺庙管理服务机制创新
15、宁夏盐池县外援项目办公室:推动农村社区公众参与
16、云南省昆明市政府法制办公室: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化
17、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政府法制办公室:行政复议机制改革
18、江苏省淮安市信访局:阳光信访
19、上海市浦东新区综治委办公室:预防和减少犯罪机制创新
20、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委区政府:自然村中的“农民议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