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园里的小动物教学反思

校园里的小动物教学反思

校园里的小动物教学反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校园里的小动物教学反思这一课与《校园里的植物》一课在过程技能和情感价值观的目标要求上基本相似。

本课选取的观察对象可以选择的。

在教学活动安排上,观察蜗牛和蚂蚁的方法,都涉及捉、看、研究三个方面,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和行为习性,这两部分课文指导较多,呈现“扶”的状态,观察研究其他动物呈现“领”的状态。

讨论小动物的共同特征,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认识动物的共同特征。

最后安排观察研究基础上的动物分类,再次对“分类”技能进行训练。

教学时要注重记录、描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懂得在科学探究中要重视收集证据,因为它们是得出结论的依据。

本课一开始,我请每一位学生当一次小画家,将我展示的一幅蜗牛的照片图上的蜗牛画下来。

要求学生不进行艺术加工,如实地画出蜗牛的形态和特征。

这个活动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困难,但却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图片上蜗牛的特点,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学生完成之后,我请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说出自己在画的过程中注意到了蜗牛的哪些特征。

经历了观察图片之后,便开始了观察事物的环节。

请学生拿出事先捉好的蜗牛,放入观察盒中进行观察。

从蜗牛的外形、蜗牛如何出壳到蜗牛爬行的特点,学生们都仔细地观察着,并按照我的要求将观察结果用文字或画图的方式记录下来。

接着,我又让学生做了一个探究活动,探究蜗牛在遇到刺激后有什么反应。

学生们小心地将醋和啤酒滴到蜗牛身上,看到蜗牛缩回壳里的时候立刻停止了手上的动作,生怕伤害到蜗牛,这让我感到很欣慰,因为他们知道在研究就小动物特点的时候要爱护它们。

观察活动结束后,我请学生选择一种喜欢的动物在课后进行观察,并作好观察记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学生认识了一些动物、观察了小动物之后,引导学生根据动物的特点将动物进行分类,初步体验分类的过程,掌握分类的方法,知道分类需要一定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