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静脉输液操作并发症(Intravenous infusion operation complication)静脉输液法的目的:1.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

常用于脱水酸碱平衡紊乱者,如剧烈呕吐、腹泻、大手术后。

2.补充营养,供给热量,促进组织修复,获得正氮平衡。

常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胃肠吸收障碍及不能经口进食如昏迷、口腔疾病等病人。

3.输入药物,控制感染,治疗疾病。

常用于中毒、各种感染、脑及组织水肿,以及各种需经静脉输入药物的治疗。

4.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

用于严重烧伤、大出血、休克等病人。

然而在临床输液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严重影响用药和治疗,甚至危及病人生命。

因此,我们如何稳、准、快、好地将治疗药物输注到病人体内,尽量降低输液操作并发症的发生,或在出现并发症时得到及时的处理,是我们护理工作研究的重要护理技术操作内容。

(张小勤、刘雅玲、郑莹)参考文献:
[1] 基础护理学第4版[M].李小寒尚少梅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8月
[2]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广东省卫生厅编,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7年8月
[3] 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处理吴惠平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4年9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