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书概述介绍
法律文书是司法公正的载体,其根本作用在于保证法律 的贯彻实施,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 (一)法律文书是正确实施法律的重要根据 (二)法律文书是法制宣传的有力武器 (三)法律文书是司法活动的忠实记录 (四)法律文书是考核司法工作者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的 重要尺度。 二、特征(特点)(参见教材第11-15页) (一)鲜明的阶级性 (二)格式的规范性 1、项目的要素化。如:判决书中的案号,应具备年度、 法院代称、案件性质、审判级别及收案顺序排列数码五要 素,(2009)三刑初字第98号;当事人的身份情况需要 逐项写明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 工作单位、职务、住址等要素;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还要求 7 写明是否有过前科,是否受过劳动教养处分,何时被逮
第一章 法律文书概述
第一节 法律文书的概念及分类(参见教材第3页) 一、法律文书的概念 法律文书是我国法律关系的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按 照各自的职权或权力,在办理各类诉讼案件以及从事 非诉讼事件的活动中,为正确运用、实施法律而制作 和使用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
(一)内涵
1、法律关系主体(文书的制作机关)为我国的司法机 关及相关的司法组织。司法机关主要是各级公安机关、 国家安全机关、各级人民检察院及各级审判机关,同 时,也包括狱政管理机关。司法组织包括律师实务机 构、公证机关、仲裁管理机关。 2、法律文书是法律关系主体根据各自的职权或权力所 1 制作的文书。(1)司法机关:公安机关的侦查权,人
2、人民检察院的检察文书; 3、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 4、律师的实务文书; 5、监狱管理机关的狱政文书; 6、公证机关的公证文书; 7、仲裁机构的仲裁文书。 (二)按诉讼性质分类; 1、刑事诉讼文书; 2、民事诉讼文书; 3、行政诉讼文书。 (三)按文书性质种别分类; 1、起诉类文书; 2、报告类文书; 3、决定类文书; 4、裁判类文书; 5、执行类文书;
1、刑事审判词包括:(1)罪犯之姓名、籍贯、年龄、 住所、职业;(2)犯罪事实;(3)证明犯罪之理由; (4)援引的法律条文;(5)援引法律之理由。 2、民事审判词包括:(1)诉讼人之姓名、籍贯、年龄、 住所、职业;(2)呈诉事项;(3)证明理由之缘由; (4)判之理由。 二、 中国现代法律文书的发展变化 (一)在裁判文书中大体沿袭着逐步形成的“主文—— 事实——理由”这样一种三段式的固定格式。 (二)基本内容: 1、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2、案情事实和证据; 3、处理理由和法律依据; 4、处理决定或处理意见、要求。 第三节 法律文书的作用及特征 6 一、作用(参见教材第15-17页)
捕,现羁押于何处等;判决书的尾部需要写明审判庭人员 的姓名、日期、用印、书记员署名等。 2、用语成文化。本院认为,被告人褚XX、罗XX、乔XX, 身为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利用职务上 的便利,精心策划,分工协作,侵吞贪没国家财产,而且 数量特别巨大,给国家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其行为均己触 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一款、三百 八十三条第一款,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 以贪污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其中被告人在共同贪污犯罪中 起主要作用,系主犯;罗XX、乔XX属于从犯,应当从轻 处罚。褚XX在被捕后,如实供述其组织共同贪污 35551061美元的事实,属于自首,并且在预审中积极检 举、揭发他人重大犯罪行为并经查证属实,请法庭予以减 轻处罚。另外,本案被告人褚XX,被查出在多处具有巨 额财产,明显超过其合法收入,差额巨大,而且不能说 8
第二节 法律文书的历史沿革(参见教材第5-11页) 一、中国古代法律文书的产生和演变 (一) 法律文书属于上层建筑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它的 产生必然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期,而且要随着经济基础的 演变而不断演变。 (二)法律文书产生两个必备条件: 1、一定社会中的法律必须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因为 法律文书是伴随着法律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为实施法律而 服务的) 2、必须具有较为系统的文字工具(因为文书是要用文 字来书写的) (三) 我国西周时代就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法律,而且 有了成文法。 (四)“刑鼎”是国家具有了重要成文法律的标志。 (五)清末法学家沈家本编纂的《考试法官必要》,正 5 式对刑、民判决书规定了统一的文书格式和写作内容:
3
6、笔录类文书; 7、书函类文书; 8、证票类文书; 9、庭实务类文书; 13、报案上访类文书; 14、行政复议类文书; 15、仲裁类文书; 16、公证类文书。 (四)按文书格式体式分类; 1、表格类文书(填空类文书):主要解决案件程序进 展中所作的工作; 2、制作类(叙议类、拟制类文书):主要解决对案件 4 的实体处理决定。
明其合法来源,其行为己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三百九十五条第一款,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应当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提起公 诉,请依法判决。 3、结构固定化 法律文书形式一般有较固定的结构,可以分解如下: (1)首部。 ①制作机关(单位)、文种名称、文书编 号;②当事人基本情况(身份事项);③ 案由、案件来 源。 (2)正文。 ①案情事实;②处理理由;③处理决定 (意见);④交代有关事项。 (3)尾部。①签署;②日期;③用印。 (4)附注说明 (三)制作的合法性 9 1、办理案件履行程序合法。
民检察院的批捕权、检察权、监督权、公诉权;人民法院 的审判权; (2)律师实务机构:受当事人委托,参与刑事案件的 辩护工作及民事、行政纠纷当事人的民事诉讼代理;受 当事人的委托代理诉讼外的的各项法律实务活动; (3)监狱管理机关:对罪犯实施服刑管理; (4)公证机关:公证; (5)仲裁机关:对争议案件仲裁。 3、法律文书是正确运用、实施法律的具体体现。 4、法律文书是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 (1)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2)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 (二)法律文书、司法文书与诉讼文书的区别。(参见 教材第3-4页) 二、法律文书的分类(参见教材第4页) (一)按制作职能机关分类; 2 1、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的侦查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