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法律文书概述(1)
5.熊先觉著:《中国司法文书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6.顾克广、率蕴铤主编:《司法文书格式与实例选编》,中国政法 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罗书平主编:《中国司法文书指南》,中国民主与法制出版社 2001年版;
8 .邓晓静,陈咏梅:《法律文书写作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9、刘计划,陈卫东:《法律文书写作》,中国人民大不出版社,
第一章法律文书概述(1)
(三)立法文书的内容要素 1、名称和程序说明 2、目录和序言 3、主文:总则、分则、附则 4、附件
第一章法律文书概述(1)
(四) 立法文书的文体特征和结构形式 1、立法文书的文体特征
主体特定、程序严格、结构特定、语言质朴、 庄重严谨。 2、立法文书的结构形式 三则化:总则、分则、附则。 条文化:编 章 节 群 条 款 项 目 点
第一章法律文书概述(1)
(四)形式的程式性 1、结构固定化(首部、正文、尾部); 2、用语的成文化; 3、具有一定的规格,包括名称、大小、文号、用纸、 字体等都有规定的要求。
(五)语言解释单一性 例如,“周岁”;“以上”等
(六)使用的实效性 法律文书的制作和发布要收到一定实效。(如法院公告, 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通过公告,便于其参加诉 讼。)
(2)认定事实的客观性,它是司法机关在处理各类案件的过 程中制作或发布的。
(3)适用法律的准确性,它是司法机关依照诉讼法和实体法 制作的。
(4)制作要求上的特殊性,包括格式的规范性、称谓的统一 性、解释的单一性、内容的全面性。
(5)生效执行的强制性,它具有法律效力或者法律意义。
第一章法律文书概述(1)
侦查类、起诉类、裁判类、执行类;笔录类文 书;报告类文书;决定类文书;裁定调解类文 书;论辩类文书;法律事务类文书;合同类文 书,等等。
第一章法律文书概述(1)
五、以文书格式体制分: 制作类、表格类、笔录类文书等。 表格类文书:在特定机关制作文书过程中,已经
定型、形成了一定的格式,按照规定填写即可。 笔录类文书:司法机关在诉讼活动中所作出的能
第一章法律文书概述(1)
第一章 法律文书概述
教学内容: 一、法律文书的概念和特点 二、法律文书的分类 三、法律文书的作用 四、法律文书的沿革
第一章法律文书概述(1)
第一节 法律文书的概念和特征 一、法律文书的概念 法律文书,是法律关系主体依法制作的,用于处理特定
法律事务的,具有特定法律效力或一定法律意义的 文书总称。 包括三层意思: 1、法律文书是法律关系主体依法制作的; 2、法律文书是用于处理特定法律事务的时制作的, 法律文书属于法律应用性文书,是实施法律的重要工 具; 3、法律文书是具有特定法律效力或一定法律意义的 文书总称。 法律文书与司法文书、诉讼文书的关系
第一章法律文书概述(1)
第三节 法律文书的作用
一、法律文书是具体实施法律的重要工具、手段。 法律文书是履行职责、规范权利义务的凭证。 如拘留证、逮捕证、裁决书、判决书等。 二、是生动宣传法律的现实教材。 三、是记录法律活动的文字载体。 四、是考核司法人员素质和办案质量的重要资料。 (1)考察司法人员素质的重要尺度; (2)衡量办案质量的重要标志。 五、是法律活动的历史档案。 第一章法律文书概述(1)
判词曰:马牛于牧,蹄角难防;苟死伤之 可征,在故误而宜别。况日中出入,郊外寝讹; 既谷量以齐驱,或风逸之相及。尔牛孔阜,奋 犄角而莫当;我马用伤,踠骏足而致毙。情非 故纵,理合误论。在皂栈(厩圈)以来思,罚 宜惟重;就桃林(野外)而招损,偿则从轻。 将息讼端,请征律典。当陪半价,勿听过求。
白居易《甲乙判》
第一章法律文书概述(1)
宋代“花判”举例
刘秉义之子刘璞,自幼聘孙寡户之女珠姨为妻, 刘秉义之女惠娘已许给裴九老之子裴政。孙寡户 之子孙玉郎,已聘徐雅之女文哥为妻。待各家儿 女长成,正遇刘璞病重,其父瞒了孙家要娶珠姨 过门冲喜,孙寡户得知,命其子玉郎男扮女妆代 其过门。花烛之夜,因刘璞在病中,其父命女儿 惠娘与嫂相伴。未料刘璞病愈,二人好事已成, 搂抱啼哭,不忍分离。后被刘母识破。又被裴九 老闻知,裴即状告刘秉义,刘即状告孙寡户。
第四节 法律文书的沿革
一、雏形时期:西周
在西周进行诉讼,重要案件须由原告递交“剂” (诉状)。审讯听“两辞”(双方供词),重口供,将 口供记录在案,叫做“供”(法庭记录)。判决要制作 “书”(判决书)。官署宣布判决叫“读书”(宣判)。 执行叫“用法”。
1975年出土的云梦秦简中的《封诊式》简文,有 《贼死》、《经死》、《穴盗》、《出子》,即勘查记 录文书。
第一章法律文书概述(1)
甲右臂被刀刺伤。后经在场的买主丙、丁等 人阻拦、劝说,乙放下了水果刀,向流血不 止的甲道歉说:“我只是一时气愤,请表哥 原谅。”并送甲到附近区中心医院医治。经 鉴定,甲为轻伤。甲住院治疗期间,乙主动 承担了医疗费用,并为甲洗衣送饭,帮助护 理。但因甲住院,生意无人照料,致使数百 斤水果腐烂,损失3000余元。
第一章法律文书概述(1)
2020/12/1
第一章法律文书概述(1)
参考书目
1.周道鸾主编:《法律文书教程》,法律出社2004年 版;
3.何文燕主编:《法律文书写作学》,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 版;
4.欧阳俊主编:《法律文书写作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 版;
法律文书关系图
法律文书
司法文诉书讼文书
第一章法律文书概述(1)
二、法律文书的主要特征
(一)主旨鲜明性 法律文书的目的和中心意思明确。
(二)材料的客观性 材料客观真实
(三)内容法定性 一定法律主体结合具体案件事实进行合法性适用和解 释的问题。
法律文书内容法定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作主体的合法; 2、制作程序的合法; 3、内容的不可随意更改性,并具有实现的强制性。
2005年8月6日下午,因一单苹果批发买卖, 乙认为甲抢走了自己的生意,遂到甲摊前理论。 甲说:“我的苹果质量好、价格低,人家愿意买 我的,你不能怨我。”乙说:“人家本来要买我 的苹果,是你故意压价,抢走了我的生意。你不 帮我就算了,但你不该连表弟也欺负。我忍你已 经很久了!”乙越说越急,抓起旁边的水果刀, 向甲刺去。甲见状,急忙伸手抓刀。相持间
第一章法律文书概述(1)
乔太守传孙、刘、裴、徐四家之人,征询各方意见 后,援笔而判:
弟代姊嫁,姑伴嫂眠。爱女爱子,情在理中。一 雌一雄,变出意外。移干柴近烈火,无怪其燃;以美 玉配明珠,适获其偶。孙氏子因姐而得妇,搂处子不 用逾墙;刘氏女因嫂而得夫,怀洁士初非衒(炫)玉。 相悦为婚,礼以义起。所厚者薄,事可权宜。使徐雅 别婿裴九之儿,许裴政改娶孙郎之配。夺人妇人亦夺 其妇,两家恩怨,总息风波。独乐乐不若与人乐,三 对夫妻,各谐鱼水。人虽兑换,十六两原只一斤;亲 是交门,五百年决非错配。以爱及爱,伊父母自作冰 人;非亲是亲,我官府权为月老。已经明断,各赴良 期。《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第一章法律文书概述(1)
司法文书:
1、概念 国家司法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处理各类案件依法制作的具
体法律效力或者法律意义的各种文书,统称为司法文书。
2、特征 司法文书是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而制作的,它具以下特征:
(1)制作主体的特定性,制作的主体是专门行使国家司法权 的机关,可分为公安机关的司法文书、检察机关的司法文书、 人民法院的司法文书和狱政司法文书。
提示:文书中涉及的当事人自然情况、司法机关名 称、证据种类和名称等相关事项可自行编撰,但不 得署考生本人姓名,否则本卷不得分。
答题要求:
1、文书种类的选择符合选定的身份,符合法律规定, 格式规范,应具备的事项齐全:
2、请求或答辩事项清楚,事实、依据论证充分,或 者作出的处理合法有据,定性准确:
3、文字简练通畅,无语法错误和错别字。
第一章法律文书概述(1)
第二节 法律文书的分类
一、按法律文书的规范性程度,可分为规范性律文书 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书 规范性的法律文书是表现法的内容的形式或者 载体,通常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 内制定的要求人们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性的文书。 规范性的法律文书是普遍、多次和反复适用的 法律文件,即通常所谓的法律,有宪法、法律、法 规和规章等渊源形式。 非规范性的法律文书(又称为实用性法律文 书),是指针对具体的人或具体的事件而制作的、 虽然具有法律效力,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书。例 如,民事判决书、裁定书,刑事判决书、裁定书等
甲伤愈出院后,认为此事使自己在市场 上丢了面子,生意损失严重,十分生气。在 前来探望的妻子坚持下,向农贸市场所在地 的区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法院受理了此 案,并在法定期限内依法作出了处理。
第一章法律文书概述(1)
问题:
假定你是甲聘请的律师或者乙聘请的律师,或是本 案的主审法官(任选其中一个身份),请根据上述 案情撰写一份法律文书。
第一章法律文书概述(1)
二、以制作主体分:
公安机关的司法文书、人民检察院的司法文书、 人民法院的司法文书、监狱劳改机关的司法文 书、律师的代书、公证机关的公证文书、仲裁 机构的仲裁文书、行政复议机关的裁决书,普通 公民制度作的法律文书等等。
三、以诉讼类型分:
刑诉类、民诉类、行政诉讼类
四、以文书的性质和用途分:
第一章法律文书概述(1)
宋代判词举例
定夺争婚 【宋】刘克庄
吴重五家贫,妻死之时,偶不在家。同姓吴千乙兄弟与之 折合,并挈其幼女以往。吴重五归来,亦幸其女有所归,置 而不问。未几,吴千乙、吴千二将阿吴卖与翁七七为媳妇, 吴重五亦自知之。其事实在嘉定十三年十一月。去年八月, 取其女归家,至十一月,复嫁给李三九为妻,致翁七七经府 县有词。追到吴千二等供对,却称先来系谋娶得阿吴为妻, 自知同姓不便,改嫁与翁七七之子。同姓为亲,抵冒法禁, 离正之可也,岂应改嫁接受财礼?吴千二将阿吴嫁与翁七七之 子,固是违法。然后来已自知情。又曾受过翁官会二贷文, 岂应复夺而嫁之?但阿吴既嫁李三九,已自怀孕,他时生子合 要归着。万一生产之时,或有不测,则吴重五、李三九必兴 词讼,不惟翁七七之家不得安迹,官司亦多事矣。当厅引上 翁七七,喻以此意,亦欣然退厅,不愿理取,但乞监还财礼, 别行婚娶。阿吴责还李三九交领。吴千乙、吴千二、吴重五 犯,在赦前且免于断引,监三名备元受钱会,交还翁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