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城市化与健康
摘要: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到今天,城市化在各个国家都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人口城市化也成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发展也依赖于城市化带来的便利及其特有的魅力,发达的资讯、便捷的生活设施及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向城市集中,随之而来城市化中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交通的拥挤,环境的污染,过多的人口等“城市病”越发明显。
城市化对人口的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要想平稳健康的推进人口城市化就必须解决人口居住问题和生态问题,使城市化和人口健康协调发展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化人口健康人口城市化
(一)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古以来人类都过着群居的生活,随后的几千年间,城市在不断发展衍变,乡村人口也越来越向大城市集中,传统的城市形态即将面临革命性的变化,特别是18世纪英国爆发产业革命,在强大的生产力和技术的催化下,“城市化”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过程,逐渐发展、兴旺和扩散,城市化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城市化过程在推动人类文明高速发展,促进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迅速增长。
(二)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我国学者主要从三个层次来界定中国人口城市化:城市化的特征是农村人口比重相对减少,城市人口比重相对增加,第一产业人口相对减少,第二、三产业人口相对增加的过程;城市化的内容包括人口地域结构、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的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的实质是人口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非农化过程。
从我国城市化水平,人口农转非水平和城市化与工业化比率来看,我国城市化还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工业发展水平过低,在农转非人口中有许多还处于“隐形失业状态”。
而在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太过功利和考虑不周,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相对滞后的城市化水平和严重的城市化危机是中国当今社会不容忽视的矛盾,农村耕地的过度占用和盲目规划,使农业人口急剧下降,人们被迫向城市转移,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严重负荷,“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
而人们
在生活中由于学历,技术等问题也限制了他们找工作,从而找出了许多了“隐形事业人口”,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度的不稳定因素。
(三)城市化给人口健康带来的影响
环境负效应。
在人口基数庞大的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向城市,给城市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拥挤的交通,有限的医疗设施和住房,日益变差的空气等问题,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在过大的生活压力和糟糕的生活环境下,各种生理和精神疾病的发生率不断增加。
边缘人群增多。
随着城市化日益发展和农业耕地不断被占用,以及农业收入与生活支出的不平衡,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耕地,走入城市谋生。
从而使城市边缘人口不断增加,给城市的平稳发展带来阻力。
传染性疾病。
新兴市场城市面临的疾病问题由传染性疾病转变为慢性病,城市人口依然容易受流行病、营养不良造成的童年疾病、艾滋病肺结核以及由失业和贫穷造的精神失调。
他们同样易受害于自然灾难和交通事故引起的伤亡、社会混乱造成的健康问题。
城市扩张的速度以及由此带来的贫困集中化使得一些国家政府和市政府无力提供城市公共卫生所需的服务,即可持续和可负担的住房、清洁供水、卫生以及教育。
但是新兴市场城市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中也带来了建设与卫生有关的基础设施、提供卫生保健服务的重要机遇。
(四)城市化与人口健康协调发展
国家社会要想平稳发展就必须解决城市化和人口健康之间的矛盾,注重城市发展和居民健康相协调。
转移农村人口,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优化城乡社会、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
在借鉴外国城市化发展的模式和经验的同时,还应注重中国的国情,积极稳妥地推进人口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
[1]万广华,朱翠萍,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问题与思考[J].世界经济文汇,2010年06期
[2]连祥卿,城市化与健康[J].医学与社会,2010年06期
[3]李辉,中国人口城市化综述.人口学刊,2003年第六期
[4]杨风,城市化迅猛发展对人口健康的隐患[J].健康研究,2010年04期
[5]王桂新,中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之路.领导之友,2011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