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模型与里昂惕夫之迷
第四章 H-O模型与里昂惕夫之迷
一 H-O 模型(要素禀赋 Factor Endowment )
• 2/2/2模型 • 新的分工原理和分工基础(要素供给的 差别)如何影响产品价格和形成贸易基础 • 考虑贸易反过来如何影响要素价格和要 素收入分配 • 要素数量变化对生产和国际贸易的影响
H-O模型是一个总称,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如果该国粮食是优势产品,土地增加, 劳动力不变,出口将增加,进口也将增加; 如果粮食是劣势产品,进口将减少,出口也 会减少。二 里昂ຫໍສະໝຸດ 夫之谜——与H-O理论相悖
出口
进口
劳动力(人数/年) 182313 170004
进口与出口 0.93
资本(人数/年) 2550780 3091339
1.21
资本/劳动力
(1) H-O理论:各国将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丰富的 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那些稀缺生产要素生产 的产品。
(2)要素价格均等化:国际贸易将使生产要素的实际 收益均等化。
(3)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国际贸易有益于一 国使用其丰富要素进行的生产,但减少稀缺要素的实 际收入。
(4)雷布钦斯基定理:在贸易条件不变时,一国一种 生产要素的增加将使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出绝对增加, 但密集使用其它要素的产出将绝对减少。
• 通过贸易,当使用相对丰富要素生产的 产品价格上升,而使用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 的价格下降时,商品的价格就会出现趋同, 最终产品价格的变化会影响到参与贸易的各 国要素的价格水平。
贸易使相对价格趋同
• 本国:劳动力丰富;外国土地充裕,由于两国要素的丰裕 度不同,对于任意给定的棉布对粮食的相对价格,本国棉 布的相对供给要比外国大,因此供给曲线位于下方。
Figure 4-2 Factor Prices and Input Choices
Figure 4-3 Factor Prices and Goods Prices
Figure 4-4 From Goods Prices to Input Choices
结论:
➢ 在共同的价格比率下,两国的进出口额 相等,且两国的效用水平都移到了较高的 效用水平。
棉布: 劳动密集型; 粮食: 土地密集型;Home: exports cloth; Foreign: exports food;贸易发生后,两国的相对价格会趋 于一致
❖ 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 —H-O理论的推论之二
➢ 一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将相应地出现 该商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报酬的上升,但 其他要素的报酬下降。
一种要素的增长会带来密集地使用该种要素的产品的 绝对扩张与密集地使用另一种要素产品的绝对缩减。
X
当T增加,L不变;T/L比例不变,必须在
两个行业之间调整劳动与资本存量;随着土 地不断增加,要不断转移劳动,部分劳动的 转移必然导致棉布行业中部分土地要素的失 业,失业的土地要素也必须同时转移到粮食 生产行业
➢ 进行贸易后,商品的价格比率线从 (Px / Py)1
和 变为 (Px / Py)2 (Px / Py)3 ,即两种商品在两国 的生产成本变得相同,意味着两国要素价 格比率也变得一样了。
要素价格均等学说 ——H-O理论的推论之一
• H-O理论说明了贸易的走向,那么两国发 生了贸易后,自由贸易长期发展下去会对贸 易双方国家的要素赋予状况和要素价格产生 什么样的影响?
问题:在一个劳动稀缺的国家,贸易后工人 如果更多地购买价格下降的劳动密集性商品 棉布,是否会使工人更多地获得贸易利益以 至于实际收入不变甚至增加呢?
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的幅度将等于这种商品全部投入要 素的成本变化的平均幅度。
例如,在一个劳动稀缺的国家,贸易前劳动密集 性的棉布价格相对较高,如果贸易后棉布价格下降了 10%,国内生产棉布的投入,包括劳动和资本的平均 成本也要下降10%,如果资本价格不变,劳动价格下 降必须超过10%才能使平均成本下降10%,如果资本价 格上升,劳动价格必须下降更多,这种情况被称作 “增大效应”(Magnification Effect)。
各国商品在要素需求量上是不同的
各国在要素禀赋上是不同的
• 生产要素量的比例不同——相对数
假设生产 1X要 3K和 12L;生产 1Y要 2K和 2L,
则 X 的 K/L = 1/4; Y 的 K/L = 1
Y 是资本密集型
Figure 4-1 Input Possibilities in Food Production
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的上升将导致实际工 资的上升和资本收益的减少,反之亦然。通过 贸易,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将下降, 而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将上升; 发达国家可能减少甚至放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 生产,而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规 模将得以扩大。
自由贸易的结果是,发达国家非熟练劳 动者的工资水平可能会下降,相当数量的非 熟练劳动者可能会失去工作,从而被迫边缘 化;发展中国家非熟练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可 能会提高,其生活状况可能会得到改善。
因此,自由贸易虽然能提高整个国家的福利水平,但 是在一部分人收入增加的同时,另外一部分人的收入 减少。这就是为什么每个国家总是有人主张自由贸易, 也总是有人反对的原因。
资源的配置
土地供给增加
❖ 要素供给增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劳动和资本的平衡 增长
Y
➢劳动和资本的不平 衡增长
0
X
❖ 罗勃津斯基定理 ——H-O理论的推论之三
13991
18183
❖ H-O模型的假定条件
2/2/2模型
生产X,Y两种商品存在着规模报酬不变 两国的消费需求偏好相同且固定不变 完全竞争 要素可以在国内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没有自然贸易壁垒和人为贸易壁垒 可以实现充分就业 X与Y不能相互作为生产投入品使用 使用相同的技术 甲国劳动相对丰富,乙国资本相对丰富
各国生产要素自然禀赋的相对差异决定了不同生产要素的 使用方法和价格,因而也就决定了各国在不同商品生产上的成 本差异,决定了各国的比较优势和贸易利益,成为了国际贸易 的原因。因此,各国生产要素自然禀赋的相对差异构成了比较 优势和国际贸易的现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