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虚词专项训练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
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尚急于弹雀。
”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
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邪?”对曰:“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
”上悦,赐金帛慰劳之。
选自《涑水纪闻》(1)下列选项中对“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臣以.尚急于弹雀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③木欣欣以.向荣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A.①②③④全都相同 B.①④相同,②③不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③④全都不同(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其所奏,乃.常事耳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①臣以尚急于.弹雀②太祖尝弹雀于.后园C.①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②……则或咎其.欲出者……D.①自当有史官书之.②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胡旦,文辞敏丽,见推一时。
晚年病目,闭门闲居。
一日,史馆共议作一贵侯传,其人少贱,尝屠豕。
史官以为讳之即非实录,书此又难为辞,相与见旦。
旦曰:“何不曰:‘某少尝操刀以割,示有宰天下之志?’”莫不叹服。
选自《渑水燕谈录》(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史官以为讳之.即非实录A.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C.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地 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书此又难为.辞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B.①某少尝操刀以.割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C.①何.不曰:‘某少尝操刀以割②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D.①其.人少贱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
每客至,则呼茶,问客人安否,寒暄。
主人惜之,加意笼豢。
一旦,段生以事系狱,半年方得释,到家,就笼与语曰:“鹦哥,我自狱中半年不能出,日夕惟只忆汝,汝还安否?家人喂饮,无失时否?”鹦哥语曰:“汝在禁数月不堪,不异鹦哥笼闭岁久。
”其商大感泣,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
”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祝之曰:“汝却还旧巢,好自随意。
”其鹦哥整羽徘徊,似不忍去。
后闻常止巢于官道陇树之末,凡吴商驱车入秦者,鸣于巢外,问曰:“客还,见我段二郎安否?”悲鸣祝曰:“若见时,为道鹦哥甚忆二郎。
”余得其事于高虞晋叔①,事在熙宁六七年间。
选自《玉壶清话》①高虞晋叔:人名(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余得其事于.高虞晋叔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而已(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段生以.事系狱②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B.①乃.特具车马②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C.①凡吴商驱车入秦者.②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D.①为.道鹦哥甚忆二郎②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
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
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
”则天久之,曰:“朕比①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
”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
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
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选自《唐语林》①比:并(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因”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非碌碌因.人成事A.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B.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C.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D.振声激扬,伺者因.此知觉(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臣以.文章直道进身②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B.①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C.①吾不意为.娄公所涵②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D.①而.娄公未尝有矜色②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晋太和中,广陵人杨生,养一狗,甚爱怜之,行止与俱。
后,生饮酒醉,行大泽草中,眠不能动。
时方冬月燎原,风势极盛。
狗乃周章①号唤,生醉不觉。
前有一坑水,狗便走往水中,还,以身洒生左右草上。
如此数次,周旋跬步②,草皆沾湿,火至,免焚。
生醒,方见之。
尔后,生因暗行,堕于空井中。
狗呻吟彻晓。
有人经过,怪此狗向井号,往视,见生。
生曰:“君可出我,当有厚报。
”人曰:“以此狗见与,便当相出。
”生曰:“此狗曾活我已死,不得相与。
余即无惜。
”人曰:“若尔,便不相出。
”狗因下头目井。
生知其意,乃语路人云:“以狗相与”。
人即出之,系之而去。
却后五日,狗夜走归。
选自《搜神后记》①周章:急得绕圈子。
②周旋跬步:周围半步之内。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若”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若.尔,便不相出A.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D.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以此狗见与.②与.赢而不助五国也B.①生因.暗行②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境湖月C.①以.狗相与②眄庭柯以.怡颜D.①乃.语路人云②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木八剌,字西瑛,西域人,其躯干魁伟,故人咸曰“长西瑛”云。
一日,方与妻对饭,妻以小金鎞①刺脔肉②,将入口,门外有客至,西瑛出肃客,妻不及啖,且置器中,起去治茶。
比回,无觅金鎞处。
时一小婢在侧执作,意其窃取,拷问万端,终无认辞,竟至陨命。
岁余,召匠者整屋,扫瓦瓴积垢,忽一物落石上,有声,取视之,乃向所失金鎞也,与朽骨一块同坠。
原③其所以,必是猫来偷肉,故带而去,婢偶不及见,而含冤以死。
哀哉!世之事有如此者甚多。
姑书焉,以为后人鉴也。
选自《南村辍耕录》①金鎞:金钗②脔肉:切成块的肉③原:推求(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且”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且.置器中,起去治茶A.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B.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C.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D.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姑书焉.,以为后人鉴也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①乃.向所失金鎞也②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尔已C.①故带而.去②单于视左右而.惊D.①而含冤以.死②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文言句式专项训练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置)、省略句。
文言句式练习(一)判断句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夫战,勇气也。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4、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环滁皆山也。
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非我也,兵也。
二、阅读下文,把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是何种句式。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1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
”桓公曰:“2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zì)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
少年曰:‘牛不能生马。
’遂持驹去。
3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
”桓公遂归。
明日朝,以告管仲。
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之愚也。
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4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
”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
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与。
”(《说苑•政理》)1、是为何谷?2、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3、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4、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文言句式练习(二)被动句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1、不拘于时,学于余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3、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6、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7、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二、翻译:1、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阅读下文,把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是何种句式。
1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卫国之法,窃驾车者罪至刖。
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
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
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及弥子色衰而爱弛,得罪于君。
君曰:“是尝矫驾吾车,又尝食我以余桃。
”2故弥之行未变于初也,前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至变也。
《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1、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2、故弥之行未变于初也,前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至变也。
文言句式练习(三)状语后置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1、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4、申之以孝悌之义文言句式练习(四)宾语前置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大王来何操?3、沛公安在?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5、夫晋,何厌之有?6、唯利是图,唯才是举。
二、晋平公与群臣饮。
饮酣,乃喟然叹日:“1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
公披衽(衣襟)而避,琴坏于壁。
公曰:“2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
”公日:“寡人也。
”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左右请除之。
公日:“释之,以为寡人戒。
”《师旷撞晋平公》1、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2、太师谁撞?3、请找出一个判断句和两个状语后置句,并翻译。
(1)判断句(2)状语后置句(3)状语后置句文言句式练习(五)定语后置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2、求人可使报秦者,末得。
3、马之千里者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5、铸以为金人十二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将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管仲束缚,自鲁之齐。
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
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