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 计(省级优质课获奖案例)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 计(省级优质课获奖案例)


书写反应方 程式 思考,回答
书写反应方 程式
证、得 出结 论,体 会科学 研究的 一般步 骤。 广告及 实物的 展示, 能激发 学生的 兴趣, 并体会 化学在 生活中 的重要 应用。
尝试用 所学知 识解释 斯达舒 的作用 原理, 激发学 生的自 我效能 感。
[展示]资料卡片:铝土矿 的主要成分为Al2O3,还有 MgO和Fe2O3
[实验完毕,师生共同分析
实验]
[设疑]得到Al2(SO4)3之
后,要使Al3+充分沉淀,用
氨水还是NaOH更好?
步解决 问题打 好基 础。
培养学 生分组 协作、 合作探 究意 识。 让学生 通过自 主探究 主动获 得知 识。
[引导]为什么向Al2(SO4)3 中滴等量的氨水和NaOH现象 不一样? [讲述]科学研究一般步 骤:发现问题、提出猜测、 实验验证、得出结论。[鼓 励学生大胆提出猜测,并进 行实验验证,从而得出结 论] [引导]Al(OH)3 + NaOH = NaAlO2+2H2O 将此反应改写 成离子反应方程式。 [设疑]该反应体现了 Al(OH)3的什么性质? [过渡]Al(OH)3还有什么性 质?
B.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 水 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 CO2 D.向NaAlO2溶液中滴加过量 的HCl
思考,讨 论,完成练 习
巩固当 堂内 容,反 馈知 识。
课外讨 归纳出氢氧化铝的制备方 论 法。
巩固落 实
八、板书设计
铝的重要化合物
1、 氢氧化铝 1、 两性氢氧化物 (1)弱酸性:Al(OH)3 + OH= AlO2- + 2H2O (2)弱碱性:Al(OH)3 + 3H+ = Al3+ + 2H2O
因此在本课时中,本人侧重于通过工业冶炼铝的流程,引出氧化 铝、氢氧化铝的相关性质,并通过学生对工艺流程的设计和认识,了解 Al3+、Al(OH)3、Al2O3和AlO2-之间的转化关系。在对铝冶炼工艺的逐步 深入认识过程中渗透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即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 验验证和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认识到化学在 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还体会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从而逐步形成 科学的化学逻辑思维素养。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初中元素化合物知识及技能的储备;高一初步学习了物
质的分类,离子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等化学基础知识;也刚刚用实验探 究的方法学习了几种金属和钠的化合物,在实验过程中仍然以兴趣为 主;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运用类比的方法。但学生对实验现象分析能力、 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尤其对化学在生活生产中 的应用能力还亟待提高。
学生分组实 验 学生讨论, 得出答案 聆听,了解 铝的冶炼发 展史
证猜 测,进 一步体 会科学 研究的 过程。 了解铝 的冶炼 史,激 发学习 兴趣, 并体会 化学在 生产生 活中的 重要作 用。
[引导]本节课我们学习了 铝的化合物的相关性质,性 质决定用途,请阅读教材 P58~59,并结合课前放的视 频,归纳铝的化合物的重要 归纳用 应用。 途
小组讨论, 提出猜测
学生协助演 示实验
书写离子反 应方程式
学知识 对自己 设计的 方案进 行评 价,引 发新的 认知冲 突,激 发学生 研究的 兴趣。
培养学 生发现 问题、 分析问 题、解 决问题 的能 力。
[设疑]得到纯净的NaAlO2
之后,如何制得Al(OH)3?
[展示]资料卡片:(1)
Al(OH)3
小组讨论, 让学生 得出结论: 利用所
[设疑]刚才设计的酸溶的 流程,能否得到纯净的 Al2O3?
刚设计的流 程无法除去 MgO和 Fe2O3
认识氧 化铝
[展示] [设疑]工业上是如何除去 MgO和Fe2O3的? [评价学生的猜测] [演示实验]Al2O3与NaOH 反应 [引导]Al2O3 + 2NaOH = 2NaAlO2+ H2O 写出该反应的 离子反应方程式。 [引导]我们还知道,Al2O3 也可以和稀H2SO4反应,请写 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 式。 [解释]像Al2O3这样既能与 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 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 物,称为两性氧化物。
2. 秉承“从生活走进化学、从自然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的思 想,本节课情景、练习的选择力求与生活息息相关。目的在于让学生觉 得化学就在身边,能学以致用,提高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大胆猜测: 可能是 Al(OH)3和 NaOH反应 生成了一种 易溶于水的 物质 学生演示实 验,验证猜 测 书写离子反 应方程式 思考,回答
观看视频
通过观 察实验 现象, 引发认 知冲 突,激 发学生 进一步 探究的 强烈兴 趣,并 通过发 现问 题、提 出猜 测、实 验验
认识氢 氧化铝
[视频]斯达舒广告 [图片]斯达舒的主要成分 是Al(OH)3,主要用于缓解胃 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 感(烧心)、反酸,也可用 于慢性胃炎。 [引导]Al(OH)3可缓解胃酸 过多引起的胃痛,但人体内 铝元素沉积过多会损伤人的 记忆力,因此,对于无胃溃 疡的患者,还可以用碳酸氢 钠片代替。请用化学方程式 表示出斯达舒的作用原理。 [设疑]该反应又体现了 Al(OH)3的什么性质? [解释]像Al(OH)3这样既能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 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 氧化物,称为两性氢氧化 物。 [引导]冶炼铝的工艺中, 制得Al(OH)3后,将其灼烧生 成Al2O3,说明氢氧化铝还有 不稳定性,请写出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化铝的两性; 2、理解氢氧化铝两性; 3、掌握铝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4、认识铝的化合物的重要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由铝土矿制备氢氧化铝的流程设计,体会利用所学物质性质 设计工艺流程的过程。 2、通过实验现象引发认知冲突,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氢氧化铝两性的验证,加深对化学的元素观和分类观的认 识。 2、通过探究实验,感受科学研究的艰辛和严密性,体会科学技术 对人类生产实际的指导意义,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 难点:认识工业冶炼铝的流程并设计部分流程
[总结]完成下列物质之间 的转化。
总结
阅读教材, 归纳铝的化 合物的重要 应用
完成转化关 系图
培养学 生归纳 能力, 并在此 过程中 进一步 体会化 学在生 产生活 中的重 要作 用。
巩固所 学知 识,使 知识网 络化、 系统 化。
巩固拓 展
1、下列既能跟盐酸反应,又 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 质是( ) ①Al2O3 ②MgO ③NaHCO3 ④Al(OH)3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方法不能够生成 Al(OH)3的是( ) A.向AlCl3溶液中滴加 Ba(OH)2溶液
2、不稳定性:2Al(OH)3 Al2O3+3H2O
二、氧化铝 两性氧化物
(1)与酸反应:Al2O3 + 6H+ = 2Al3+ + 3H2O (2)与碱反应:Al2O3 + 2OH- =2AlO2- + H2O 三、用途
九、教学反思
1.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节课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工 业生产实际出发,认识化学工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 意识。同时通过探究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习方式的转 变,在实践中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用化学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的酸式电离
(2)盐+酸 = 新盐+新酸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小组讨论, 根据资料卡 片进行合理 猜测
根据资 料卡片 进行合 理猜 测,然 后利用 实验验
完善工 艺流 程,了 解偏铝 酸盐
[展示]工业上用CO2酸化制 Al(OH)3 [学生实验]向NaAlO2溶液 中吹气 [设疑]为何不用盐酸? [评价学生的答案] [讲述]由Al2O3制备单质Al 的工艺,简要介绍铝的冶炼 发展史。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 认识材料,又可以为化学必修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的学 习打下重要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在本节中,学生初步尝 试从化学事实去探索物质的性质,再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深化对物质 性质的理解,从而使知识规律化、系统化、网络化。这种学习方式的过 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 容。同时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 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NaOH溶液、氨水)
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1)在编号为 书写对应的
1、2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取约 反应方程式
1mL的 Al2(SO4)3溶液;(2)
向1号试管中逐滴加入约2mL 的NaOH溶液,边滴边振荡; 向2号试管中逐滴加入等体积 的氨水,观察并记录实验现 象。(3)书写对应的反应方 程式。)
分析得出: 要使Al3+充 分沉淀,用 氨水更好
缺的。如何由铝的化合物制
得铝单质呢?今天,就让我
们沿着工业冶炼铝的流程,
一起来认识铝的重要化合
物。
聆听,思考
观看视频, 思考
设计流 程,实 验验证
[展示]工业冶炼铝的流程 (遮住关键步骤) [引导]工业上冶炼铝的原 料是铝土矿(主要成分是 Al2O3),先由铝土矿制得氢 氧化铝。 [设疑]如果你是一名工程 师,你将如何设计该流程? 可供选择的药品:稀氨水、 NaOH溶液、 Al2O3、稀 H2SO4 [评价方案] [引导]得到Al2(SO4)3之 后,要使Al3+充分沉淀,用 氨水还是NaOH更好? [学生实验] (实验药品:0.5mol/L Al2(SO4)3溶液、2mol/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