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金融生态环境分析

云南金融生态环境分析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年鉴。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图10云南省工业产值增速、GDP增速、可支配收入增速、财政收入增速比较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年鉴
433
2009年广东云南两省经济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
3.私人部门发展
政府财政支出在GDP中的比重也快速上升,2006年为16%)使得分配结构发生了扭曲,
宏观上表现为收入差距拉大,地区整体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同时政府主导经济模式使得 经济建设型职能替代了公共服务型职能,政府将大部分资源用于竞争性领域,而保障整
个市场经济体系正常运转的基础实施和制度基础由于得不到政府的财政支持而建设严
单位:菇
120.oo jDD.DD 80.oo 60.oo 4 D.DD 20.oo n DD
年份
妒擎梦9◇争萨妒≯◇妒守萨
图4云南省税收收入在当地财政收入中的比重,(1994-2006)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年鉴。
单位:百分比
3.00 2.50 2.00 1.50 1.OO
0.50
0.00
p擎擎擎擎擎§拶爷爷守梦
日H&
¨
圉6云南省投资年均增速波动率
200l 2003 2004 2006
资料束源:i南统计年鉴。
1998 2000
『■ODP增速平均波动率●投资增速的平均波动率 图7云南省投资增速波动率和经济增速波动率
资料来源:i南统计年鉴。
2收入分配 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必然导致要素分配偏向于资本、企业、政府,而劳动要素 比重低下,劳动收入部分较资本收入部分相对比重较少。 图8显示,云南省6DP中投资所占的比重(或者投资对6DP的贡献率)呈现出稳中 上升的趋势。其变化分为两个阶段,从1994年到200表明当地经济增长的成果,大部分到了政府手中.另外用 于衡量城乡之间差距的城镇可支配收入增速/农村纯收入增速2004年157.84%,2005 年为50.82%,2006年为85.90%,而城镇可支配收入/农村纯收入,2003年4.50倍、
2004年为4.76倍、2005年为4.54倍,2006年为4.47倍,城乡收入之间的差距较大, 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总而言之,以上指标共同反映了政府主导型投资经济增长模式造成了城乡、区域、 要素收入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以及政府公共服务型职能的缺失。
支配收入增速和工业增速下降的幅度变小,从2000年开始,这种波动呈现出显著的下 降趋势,这表明,工业产值增加部分中,大部分到了资本所有者手中,劳动要素分配占
比越来越小,截止2006年时这一比率仅为40.84%,劳动要素收入和资本要素收入之间 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GDP增速大体上也呈现出同样的变化趋势,该指标衡量的是 当地经济增长的成果在居民、企业、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该比率最高为2001年的
430
云南地区高校
硕士生篇
增长的投资驱动的模式,从投资增速波动率和GDP增速波动率来看,投资增速波动率是 近年来经济增速波动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投资的增加是靠大量的资源投入来实现 的,根据边际产出递减的规律,以及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增长的动力将下降,投资的效 率也将下降固此,这种增长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必须加队转变。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直接夯实地区信用文化基石的积极效果. 民营经济发达的地方同时也是诚信文化发达的地方,是市场机制比较完善的地方,同时
也是企业治理结构相当完善的地方。
(1)企业数量、个体户数 2006年云南省总共有企业146099个,每一万人中有32.6个.国有企业为352个, 私营和个体企业127521个,平均每没万人拥有28.5个。
图5云南省行政管理费在财政支出的比重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年鉴。
(二)经济运行的质量方面
地区经济运行的质量是该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核心之一.经济运行的质量,主要反
映当前经济运行两个最基本的问题:效率和公平。具体讲,从投资效率、收入分配以及 私人部门的发展三个方面来揭示~个地区经济运行的质量.
1.投资效率. 从投资增速波动率来看,呈现出逐年快速上升的趋势,进一步印证了云南经济
428
云南地区高校
硕士生篇
扶持和帮助,这四项财政补贴之和占GDP的比重可以作为一个负向指标来反映政府对国
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的差别性待遇.图3显示了云南省政府补贴在当地GDP中的比重自 从1994年以来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1994年这一比率为1.67%,而到2006年是这一 比率已经下降到了0.9%,这~指标表明了云南省政府在平等对待国有单位和非国有单 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432
云南地区高校
硕士生篇
137.02%,最低为2005年的41.67%,2006年该指标为61.63%,较最高年份下降了近70
个百分点,更能反映云南居民、企业、政府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财政收衡量的是劳动力和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该指标最低 为2005年的28.24%,最高为2001年的148.59%,2006年该指标为43.99%,较最高年
年的59.55%,上升了13个百分点,与这时期,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热情高涨以及中国
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70.00 60.OO 50.OO
疵30.00
蚕40.00
20.00
10.00
O.OO
妒擎擎擎擎梦萨守萨梦守守萨
图8云南省投资在GDP中的比重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年鉴。
尽管投资的增长促进了云南省GDP增加,但是政府主导型的投资(这一时期云南省
(一)政府对经济的主导方面
对于一个转轨经济来说,政府行为的转变包括两个方面:政府作用方式的转变和政 府作用程度的变化。其中政府作用方式的转变反映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即政府是否已经 逐步从对一般经济领域的控制、行政计划职能逐步转向指导性、支持性和服务性职能,
它反映了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如何重新定位的问题。 1.政府对资源的掌控 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财政是分配经济资源的主要渠道,企业几乎把所有的利润上 缴财政,然后在由财政分配投资所需资金;在市场经济时代,经济资源的分配主要通过 市场手段,价格机制来实现。这种转变可以从当地财政收入和支出在当地GDP中所占的 分额来予以说明。
427
2009年广东云南两省经济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
图1显示,自从1994年以来,云南省财政收入在当地GDP中的比重呈现出逐渐稳
步上升的态势.1994年,预算内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为6.87%,而到2006年时上升
到了9.48%上升了2.6个百分点。
图2显示,自从1994年以来,云南省财政支出在当地GDP中的比重呈现出在较小 区间波动的态势,波动区间为(13.27—17.76),幅度为4.49个百分点.1994年云南
云南地区高校
硕士生篇
云南金融生态环境分析
卢 鹏
(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222)
【摘
要】金融生态是个仿生概念,本文从政府对经济的主导、地区经济运行的质量、地区金融
发展和金融信用的基础实施四个方面分析云南金融生态的现状,得出了云南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主
要问题,并对云南未来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云南;金融生态环境;现状
量方面,排名第27位,得分为0.308分,而排名第l的浙江省的得分为0.754分;在
地区金融发展方面,排名第ll位,得分为0.559分,而排名第1的浙江省的得分为0.873
分;在地区金融信用的基础实施和制度基础,排名第15位,得分为0.393分,而排名 第1的浙江省的得分为0.965分。
二.云南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
重滞后.因此必须通过收入分配来改善政府主导性的投资驱动带来的经济的失衡,以化 解此种风险,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工业增速反映了劳动力与企业资本之间的分配关系,该比率
呈现出先大幅度波动,随后逐渐缓慢下降的趋势,1995年该比率为65.08%,1996年为 265.50%,1997年又大幅下降为126.11%,1998年又大幅上升为289.61%,1999年又大 幅下降为91.18%,这种波动的原因是工业增速的快速变动,且这种变动远大与居民可 支配收入增速的变动(如图9所示),从1999年以后这种波动幅度变小,这缘于居民可
政府行政管理费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越高说明政府效率低下,资源过多地浪费.政 府消费占社会最终总消费的比重反映的是在全社会实际可支配资源中政府所占用的资
源比重,这一比值越大,说明其他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能力受到了相当的限制,会对经 济市场化程度产生消极影响.
图5显示,云南省行政管理费在当地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从1999年开始呈现出逐年
省预算内财政支出在当地GDP中的比重为15.74%,而到2006年时这一比率为16.41%, 上升不到一个百分点。 单位:%
10.00 8.00 6.OO 4.00 2.00 0.OO
守擎

§

守守
年俊
图1云南省财政收入在当地GDP中的占比(1994.2006)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年鉴。
年纷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单位:%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00%

o H

o H
g;
o H

① H

① H

o N

o N

o N

o N
苫 o


o N
兽 o

年份
一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工业增速 一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G D P增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