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2.苏军攻克柏林
1945年4月25日, 美苏军队在易北河 会师。苏军完成了 对柏林的包围,红 军战士经浴血奋战, 于4月30日把红旗插 上了德国国会大厦 主楼的圆顶上。
3.德国无条件投降,1945年5月8日
㈡日本法西斯的覆亡
1、背景: ①欧洲战场战争结束 ②日本拼死挣扎 ③中国战场反攻
④太平洋战场美国夺回日占各岛
二战知识归纳:“1、2、3、4、” ⑴一个阴谋: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的顶峰(实质是以牺牲局 部利益和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并 尽可能把法西斯侵略矛头指向社会主义苏联。) ⑵两个集团:轴心国集团 反法西斯同盟 ⑶三个三 ①三个登陆:北非登陆 西西里登陆 诺曼底登陆 ②三次突袭:突袭波兰 突袭苏联 偷袭珍珠港 ③三大转折:中途岛海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 阿拉曼战役 ⑷三个四 ①四大盟国:中国 美国 英国 苏联 ②四大战场:西欧战场 苏德战场 太平洋战场 北非战场 ③四个会议:开罗会议 德黑兰会议 雅尔塔会议 波茨坦会议 ④四个重要文件:《大西洋宪章》(1941,美英)《联合国家宣言》
戴高乐重返巴黎
盟军登陆成功后,对德 国展开了强大的攻势。1944 年8月盟军占领了巴黎,很 快,整个法国被解放。
缺席者
德国佬俯瞰着轴心国集团缺 席者留下的空荡荡的椅子
二、德日法西斯的覆亡
㈠德国法西斯的覆亡
1.雅尔塔会议
①时间:1945年2月; ②参与国及其首脑:美(罗斯福)、英(丘吉尔)、苏(斯大林) ③内容:打败德国后对德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 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 战
材料一 我们不屈不挠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纳 粹主义,要确保德国决不能再扰乱世界的和平……我们相 信:经由所有一切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的密切而继续的合 作,以防止侵略并消除政治上,经济上和社会上的战争原因, 都是必要的. —— <雅尔塔会议公告> 材料二 (在雅尔塔会议上)三国主要是苏美两国背着中国政 府签订的秘密协定,同意苏联提出的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 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维持外蒙古的现状,保证苏联在 中国东北的铁路港口等方面拥有特权.即:……大连商港 国际化;恢复租借旅顺港为苏联海军基地. ——摘自《雅尔塔秘密协定》 (1)根除德国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加强世界各国的合作,以维护 回答: 世界和平 (1)根据材料一,雅尔塔会议公告重点强调的是什么? (2)美,苏等国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他国特别是中国的利益, (2)根据材料二,你对雅尔塔会议又有何认识? 其做法严重的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使雅尔塔会议带上明显的大国 强权政治色彩(雅尔塔是另一次慕尼黑)
作用
利于三国协 同对日作战
加强了三 国联合对 德作战
开罗 会议
1943 年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特别是雅尔 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 国的灭亡 塔会议的若干内容,为战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会议奠定 雅尔塔 ②实现战后德国民主化 ②为雅尔塔 1945年 苏美英 了基础(美苏根据雅尔塔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瓜分世界版图 ③战后成立联合国 会议 体系建立奠 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在美苏势均 ④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 定了基础 力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美苏为核心的两极格局) 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1、背景
①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已发生根本转折 ②有必要对战后事务进行安排
2、概况
名称 时间 参加国 主要内容 作用
开罗会议
德黑兰会议
雅尔塔会议 波茨坦会议
名称 时间
参加国 中美英
主要内容 发表《开罗宣言》
中国领土归还中国
①通过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 动和关于战后合作的宣言; ②决定开辟第二战场
在诺曼底登陆前巴顿发出动员令,几乎每个官兵都记 住了司令的信条:“战争就是杀人的买卖,你不放他的 血,他就宰了你!”在随后的战争中,美军所向披靡。
P75百家争鸣:早在苏德战争爆发时,苏联就向英国提出开辟
第二战场的要求,但直到1944年才成为现实。对此有人认为是英美 等国希望看到德国和苏联互相消耗而故意推延开辟第二战场,也有 人认为是由于客观条件的不具备而无法开辟。
3.法西斯轴心集团开始瓦解的标志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惨败 C.阿拉曼战役德意军队惨败
B.中途岛战役日军惨败 D.意大利1943年9月投降
D
4.二战期间,中国曾两次和英美共同发表宣言或公告,这说明 A.中国取得了与英美相同的国际地位 B.英美对日侵华态度较之战前发生了根本改变 C.中美英三国是对日作战的主要国家,需要相互支持 D.英美为了中国的领土而对日作战
(1942,26国)《开罗宣言》(1943,中美英)《波茨坦公告》(1945,中 美英)
1.下图是1943年中国政府代表参加的一次国际会议的照片。这次 会议的内容涉及中国 A.参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问题 B.收回台湾等被占领土主权的问题 C.参加筹建联合国的问题 D.苏联对日作战问题
B
D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参与签署的反法西斯文件有 ① 《大西洋宪章》 ②《开罗宣言》 ③《雅尔塔协定》 ④《波茨 坦公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名称 时间 开罗 会议
参加国
1943. 中美英 1.1
主要内容 发表《开罗宣言》
中国领土归还中国
作用
利于三国协 同对日作战
通过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 加强了三 1943年 德黑兰 11~12 苏美英 行动和关于战后合作的宣言; 国联合对 会议 月 决定开辟第二战场 德作战
⑵过程: 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艾森豪威尔)“霸王行动”
每年广岛被炸之日,爱好 和平的人们都会在和平广 场集会,祈祷和平。
密苏里军舰上
日本投降 仪式
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广播讲话,宣布日本接受《波 茨坦公告》,无条件向同盟国投降。9月2日,在停泊于东 京湾内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日本政府代表正式签 署了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宣告结束。
三、二战后期的重要国际会议
1、战争的正义性。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战争遭到了包括本国反战力量在内的世界人民 的强烈反对。
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根因)
协调了反法西斯各国行动,充分发挥了人力、物力、财力优势, 为战争胜利提供了可靠保障。
3、同盟国的经济力量对轴心国形成压倒性优势 4、各国人民为赢得战争的胜利同仇敌忾,浴血奋战。
评价:这些会议协调了反法西斯同盟的行动,对打败法西斯国家 ①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 ①加速了德
波茨坦 1945年 苏美英 会议
①讨论战后安排问题; ②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 国问题的精神 ③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 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 坦公告》
①加速日本 投降; ②巩 固对德胜利
四、反法西斯战争取胜的主要原因(P75探究活动)
人民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阶段
战争特点
重大事件 德国突袭波兰(1939年9月1日) 苏联建立东方战线(1939年9月到1940年8月) 德国突袭北欧西欧(1940年4、5月) 敦克尔克撤退 法国败降(1940年6月) 不列颠之战(1940年7—10月)
爆发阶段 由局部战争演变为 (1939、9- 全面战争; ---1941、6) 法西斯处于战略进 攻的有利态势
依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并结合所学 知识谈谈诺曼底登陆对“二战”战局的影响。
迟迟不开辟原因:
①开辟战场的条件和实力暂时还不具备 ②企图在战争中消耗苏联,谋求战后霸权
1944年开辟原因:
①军事力量对比有利于同盟国,希望尽早结束战争 (1943形势取得根本性好转) ②限制苏联影响,取得战后有利地位
《波茨坦公告》后,日 本不予理会,仍然负隅顽抗。
美国投放原子弹 1945年8月6、9日 苏联对日作战 1945年8月8日 毛泽东“对日寇 的最后一击”
日本投降
1945年9月2日
腹背受敌
漫画中左上方 的旗子上写着: 麦克· 阿瑟,右 下方写着:尼 米兹。
1945年广岛原子弹对广岛人民 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难兄难弟 1944年 吴耘 创作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重 大胜利时期,向人们昭示了德、日军 阀身陷绝境,行将灭亡的命运,极大 鼓舞了抗日军民的信心。
⑶意义: ①有力地支持了苏军的反攻作战,使德国陷入东西两线夹击 下,加速了其灭亡; ②消除了跨海征服英国的直接威胁; ③鼓舞了欧洲人民的斗志,促进了欧洲人民反法西斯运动的 进一步发展。
1943.7,库尔斯克战役,德军失去苏德战场主动权 (普罗霍夫卡战役:二战中最大的坦克战)。 4、苏德战场: 1944.1,罗、保、加、匈等法西斯仆从退出战争
5、中国战场: 仍旧处于相持阶段 6、第二战场:(相对于苏德战场而言的)
北非战场
墨索里尼坐在破皮鞋上等着最坏的结果
西西里登陆 1943年意大利投降,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诺曼底登陆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登陆战 役。在这次历时43天的战役中,德军伤亡11.7万人,盟军伤亡 12.2万人。这场战役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战前进行了长达半年 的准备,兵力和物质准备充足,对登陆地区的天气、地形等作了详 细调查;第二,登陆是在掌握了绝对的制空、制海权的条件下实施 的,在登陆前和登陆过程中以强大的航空兵进行猛烈轰炸,摧毁德 军海岸防御,掩护步兵登陆;第三,有大规模空降相配合;第四, 采取了严密的伪装措施,在登陆前,对加来地区进行了猛烈轰炸, 使德军错误地作出判断,将大量兵力配臵在加来地区,从而使诺曼 底地区成了防御的薄弱环节,使盟军登陆得以成功。 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北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 二战场,使德军陷入苏军和美英盟军的东西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国 法西斯的灭亡。
第二次世界大战
意大利投降
德国投降
日本投降
斯大林格勒 战役 中途岛海战 阿拉曼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