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N—14;S—32;Cl—35.5;Al—27;Mg—24;Cu—64;Fe—56;Zn—65;K—39;Ca—40;Mn—55;P—311.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反应前后A.分子种类不变 B.分子数目不变C.原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D.物质种类没有改变2.化学反应方程式2H2 + O2点燃2H2O 所表示的意义是①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②每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两个水分子③氢气、氧气、水的质量比为4:32:36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3.根据化学方程式4NH3+5O2====4X+6H2O,可推断X的化学式是:A.NO B.NO2 C.N2O3 D.NH3 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氧化汞加热分解: HgO △Hg+O2↑B.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点燃Fe34C.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 CuSO4+NaOH=Na2SO4+Cu(OH)2D.碳在氧气中燃烧: C+O2= CO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成CuO、CO2和H2O等三种物质,则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A.只含有碳、氢、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D.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元素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氯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元素符号为Cl B.氯元素为金属元素C.氯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7 D.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7. 下列各物质反应后,都能生成氧气,其中最适合潜水艇里供给氧气的反应物是①2KClO3MnO2△2KCl + O2↑②2H2O2 2H2O + O2↑③2Na2O2 + 2CO2=2Na2CO3 + O2↑④2H2O通电H2↑+ O2↑A、KClO3B、H2O2C、Na2O2D、H2O8.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全部分解后,放出氧气最多的是2MgOA.H2O B.KMnO4 C. HgO D.KClO39. 3g镁在3g氧气中燃烧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是(已知:Mg+O2点燃2MgO)A.小于6g B.大于6g C.等于6g D.以上都有可能10.下列能正确表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的是A.Fe + O2点燃 FeO B.3Fe + 2O2点燃Fe3O4C. 4Fe + 3O2点燃2Fe2O3D.6Fe +4O2点燃 2Fe3O411.用托盘天平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时,药品必须放在A.托盘上 B.纸上C.玻璃器皿中D.铁盒上12.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C B.P C.S D.H213.在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探究活动中,陆红同学在玻璃管上端没有系小气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部分五氧化二磷扩散到空气中 B.天平不平衡C.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锥形瓶的瓶塞会被冲出来14.下列变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镁条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 B.纸条燃烧后,灰烬的质量比纸条质量小C.湿衣服晾干 D.蜡烛燃烧越来越短15.在2A + B2 = 2C 的反应中,C的化学式为A.AB B.A2B2 C.AB2 D.A2BMnO216.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的种类②物质的总质量③元素的种类④分子的数目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数目A.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⑤ C.①③⑤⑥ D.①③⑥17.在一密闭容器内有4 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
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反应后Q的质量为12gB、反应后生成15 g ZC、该化学方程式中Q与X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D、反应中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为 1:118.在反应A+3B=2C+2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11,已知1.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1g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A.2:1 B.3:4 C.12:11 D.1:119.由化学方程式C x H y O Z + 5O2点燃4CO2 + 4H2O,可知x,y,z的值分别是A.1、2、3 B.2、4、1 C.4、8、2 D.4、4、1 20.已知反应 A + B = C + D且 A 与 B 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4 : 3,若反应后生成C和D质量共2.8g ,则消耗的反应物B为A.0.3g B.0.9g C.1.2g D.1.6g 20.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质量总和④元素种类A、①和②B、①、②和③C、②、③和④D、①、③和④21.化学方程式2Mg+O2点燃2MgO的正确读法是A、镁加氧气等于氧化镁B、2Mg和O2等于2MgOC、2个镁和1个氧气反应生成2个氧化镁D、镁在点燃的条件下,跟氧气化合生成氧化镁22.下列4个反应中,生成物均为C,若C的化学式为AB3,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是A、2AB3+B2==2CB、2AB2+B2==2CC、AB2+B2===2CD、4AB2+B2===2C23.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铝,其化学方程正确的是A、Al+O2===Al2O3B、Al2+O3===Al2O3C、4Al+3O2点燃2Al2O3D、2Al2O3===4Al+3O324.碳在氧气中燃烧,下列说法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1g碳在10g氧气中燃烧生成11g二氧化碳B、2g碳在9g氧气中燃烧生成11g二氧化碳C、3g碳在8g氧气中燃烧生成11g二氧化碳D、4g碳在7g氧气中燃烧生成11g二氧化碳25.下列四个反应中:①铁和稀硫酸反应②高锰酸钾受热分解③硫在氧气中燃烧④氢气和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①和②B、②和④C、②③和④D、①26.在化学反应2Mg+O2点燃2MgO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A、3:2:5B、2:1:2C、3:2:4D、6:2:527.某纯净物X稍稍加热就分解成NH3、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不能说明的是A、X是由四种元素组成B、X是化合物C、X中含有水D、X不稳定28.化学方程式配平后,有时不需要等号上方注明反应条件,这表示A、此化学方程式不完整B、此反应不能发生C、此反应在通常状况下可发生D、此化学方程式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9.化学方程式C+O 2点燃CO2表示A、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B、碳和氧气混合后生成二氧化碳C、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D、在点燃条件下12份质量碳与16份质量氧气生成28份质量二氧化碳30.电解9g水,得到氢气、氧气的质量分别是A、2g 7gB、1g、8gC、2g、32gD、2g、16g31.某化合物R在纯氧中充分燃烧后,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该化合物的组成中A、只含有碳元素B、只含有氢元素C、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32.有相同质量的锌、镁、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是A、产生氢气的质量一样多B、锌最多,铁最少C、镁最多,锌最少D、无法确定33.在化学反应A+2B===C+D中,5.6gA和7.3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gC,同时得到D的质量是A、5.6gB、0.2gC、0.4gD、0.73g3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酸钾分解后生成物的质量减少了B、消耗锌粒的质量等于生成氢气的质量C、碳还原氧化铜时,反应前后试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等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D、分解水的质量等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和3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CuO、CO2和H2O三种物质,则碱式碳酸铜的组成A.只含有碳、氢、氧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D.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四种元素36.黑火药爆炸的原理可用下列表示:2KNO3+3C+S K2S+N2↑+3X。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是A.CO B.CO2 C.NO D.SO237.铅丹 + 4HNO3 == PbO2 + 2Pb(NO3)2 +2H2O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推知铅丹的化学式A. PbB. PbOC. Pb2O3D. Pb3O438.有一化学方程式:aC2H2 + bO2 === mCO2 + nH2O, 判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 2a = mB. a = 2mC. b = mD. a + b = m + n39.有M、N、X、Y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物和产物在反物质M N X Y反应前(g)220340反应后(g)238016A、该项反应生成的N、Y的质量比为9:8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M在反应中可能作催化剂40.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2十3Y2===2Z”的叙述错误的是A.Z的化学式为XY3B.若m g X2和ngY2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m+n)g ZC.若X2和Y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若a g X2完全反应生成bg Z,则同时消耗(b--a)g Y241.在xA+yB=mC+nD的化学反应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B一定是反应物,C、D一定是生成物B、x与y的和不一定等于m与n的和C、若取A、B各a g,则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a gD、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D的质量比42.在反应2A+B=3C+D中,A和B的相时分子质量之比为5:1,已知20g 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 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A.4:19 B.3:5 C.1:3 D.2:1743.在化学反应A2 + BC = B + A2C中,反应物BC与生成B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将2 g A2与80 g BC恰好完全B的质量/g4m10m5m8mBC的质量反应,则生成A 2C 的质量是A .64 gB .18 gC .80 gD .9 g 44. A 、B 、C 三种物质各15g ,当它们相互反应完成时,生成30g 新物质D 。
若再增加10gC ,它们又继续反应到完成时,A 与C 恰好消耗完毕。
则参加反应的A 与B 的质量比是A .2∶3B .2∶1C .3∶2D .1∶145. 在一定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内加入A 、B 、C 、D 四种物质各20 g ,充分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容器内发生了分解反应 ②容器内发生了化合反应③反应后容器内C 的质量为16g ④容器内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B→C+D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未测值为3gB .丙一定是催化剂C .乙全部发生了反应D .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4∶347.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放A 、B 、C 三种物质各30g ,经电火花引燃,充分反应后,各物质质量变化如下: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 .C 物质中所含有的元素种类是A 、B 、D 三种物质中所有元素种类之和 B .变化后待测的A 质量为5gC .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D .A 物质有可能是单质, C 物质一定是化合物48. 把A 、B 、C 、D 四种纯净物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过一段时间后,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和B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24 B .B 物质是生成物C .C 物质来可能是催化剂D .反应后D 的质量是14g49.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 、Y 、Z 、Q 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已知X 和Q 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M ,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物质Z 的质量为9gB. 反应中物质Y 与Q 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为1:1C. 反应生成Y 的质量为11g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物质X 50.配平方程式(1)、□C 2H 2+□O2点燃□CO 2+□H 2O(2)、□C 2H 5OH+□O2点燃□CO 2+□H 2O□NaOH——□Al(OH)3↓+□Na2SO4(3)、□Al2(SO4)3+参考答案CBABBBCAABDDCAAAACCDDBCCACCCBCCBDCBAABCDDBCADBCC 50(1)2342 (2)1323 (3)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