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探险旅游项目的开发与管理

浅析探险旅游项目的开发与管理

浅析探险旅游项目的开发与管理
作者:朱颖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第03期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旅游者需求的不断更新和提高,探险旅游发展迅速,并逐渐成为一种主要的旅游方式。

鉴于目前我国对探险旅游的认识和研究不足,文章简要分析了探险旅游项目的开发类型和管理要点。

[关键词]探险旅游;开发;管理
[作者简介]朱颖,天津商学院旅游管理系,天津,300134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07)03-0133-0002
一、探险旅游的发展
探险旅游活动(Adventure Tourism)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方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阿尔卑斯山的登山运动。

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多和旅游兴趣的多样化,探险旅游已不再是专业探险者的专利,而渐渐成为公众特别是年富力强、富有冒险和探求精神的中青年旅游者的可能性选择之一。

在美国有近1/2的公民在一生中至少参与过一次探险旅游,而尼泊尔、不丹等国的探险旅游已成为其获取外汇收入的主要途径。

探险旅游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是在上世纪90年代才传入我国的,近十年内才渐渐为公众了解和接受。

沙漠徒步、登山、攀岩等旅游项目已吸引了一批高消费层次人士的参与,以探险旅游为主营业务的旅行社也相继出现。

而我国的探险旅游还处于刚刚起步的初级阶段,当前对旅游项目的类型的认识以及管理方面还有着一定的不足,相关文章和理论很少,不利于探险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二、探险旅游项目开发的类型
大多数的探险旅游既具有旅游的性质,又具有体育活动的性质。

根据国外开发经验,探险旅游的项目可以根据活动的空间分为空中类、陆地类和水上类。

空中类型的探险旅游活动包括:帆伞、悬挂式滑翔机、跳伞、观光飞行、直升机飞行、乘热气球、高处跳伞、蹦极跳等。

陆地类型的探险旅游活动包括:、山地、雪地、沙漠、自行车/徒步旅行/长途跋涉/自驾车、登山、橡皮艇漂流、高山绕绳下降、攀岩、攀冰山、探洞、狩猎旅行、过草地、穿越丛林等。

水上类型的探险旅游活动包括:潜水、划橡皮艇、航海、静水划艇、喷水推进艇、划独木舟、海上观光(观海豚、观鲸等)、江河海冲浪、风帆冲浪、急流划艇/划独木舟、滑水、破冰游艇等。

由于有些探险旅游项目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所以各地应该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其自身特点开发相应项目。

三、探险旅游项目的管理要点
探险旅游由于其计划性强、小群体性、体验性强、市场附加值高、个性化、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挑战性等特点,使得其项目的管理和一般的旅游项目管理有所不同,所以在确定项目开发的类型后,对项目进行策划、规划和实施的管理时,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理控制环境容量
所有旅游项目都要求注意对环境的保护,探险旅游也不例外。

因为在探险旅游的过程中旅游者追求的就是环境的自然性,一旦环境遭到破坏,就失去了吸引游客的魅力。

如漓江清澈的河水吸引了众多的探险旅游者来此漂流探险,如果漓江像淮河、长江一样遭到污染,它就失去了独特的吸引力。

同时,探险旅游本身对环境承载力又有着自己的要求,因为如果旅途中过于拥挤,不仅会影响旅游者的游览兴趣,还会增加一定的危险性。

(二)加强安全保护措施
探险旅游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种性质决定了其旅游过程中将会遇到种种不可抗拒的或无法预料的自然因素。

因此在设计线路及实施操作时,应尽可能地避免人们能够预料的风险,做好安全和应急措施,把风险性控制在最低的程度。

(三)专业化运作
探险旅游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旅游活动,最好通过专业旅行社或正规的机构组织,由这些专业机构组织探险可以令游客在带有惊险意味的旅游中享受欢乐。

专业的旅行社和机构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野外生存技能,会在行前预告游客可能遇到的风险,遇险时也有迅速自救或请求外界救援的能力,避免或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

(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在发达国家,探险旅游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旅游形式,探险行为由相关行业协会管理规范。

针对旅游者的救援机构及设备的设置也比较完善。

一些国家的相关行业协会同时承担了救援责任。

旅游者前往某地探险时,必须在当地备案。

参与探险活动的人也必须持有相应等级的执照。

而我国目前尚无规制探险旅游的法律法规,有资质进行探险类户外项目经营的组织和机构也很少。

目前的一些户外运动和探险组织都是公司性质,在工商部门注册即可经营,但行业许可方面仍是空白,有关的行业监管已跟不上户外项目和探险旅游的发展。

尤其是对于在网上自发组织的探险旅游,更是很难监控。

另外,当前我国在户外运动和探险旅游的职业教育方面也基本是空白。

在探险旅游比较发达的加拿大,探险旅游的职业教育已进入高等教育领域。

如加拿大旅游学院开设了野外旅游、雪崩认知、探险者野外急救等针对探险旅游的专门课程。

学生学业结束后可获得海洋漂流证书、野外旅游领队证书等专业资质证明。

而我国目前只有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开办了专业的《拓展培训师》和《户外运动领队》从业资格培训班。

此外,我国在探险项目方面的社会服务体系也十分匮乏。

虽然探险正在成为时
尚,人们却很难找到相应的专业服务机构。

例如,我国专业登山水平在世界上位居前列,但是为普通登山爱好者提供天气咨询、专业训练和指导的机构却寥寥无几。

而在我们的邻国日本,登山作为一种产业已形成了非常完善的服务链,每年都会产生可观的产值。

在这些方面,我国还有大量的事情要做。

因此有关部门亟须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探险旅游市场的秩序,使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保继刚,楚义芳,彭华.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马奇.尼泊尔探险旅游渐入佳境[N].中国旅游报,1999-08-05.
[3]王卫平.特种旅游及其发展战略初探[J].旅游经济,1997,(2).
[4]吴承照.现代旅游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
[5]邓祝仁,郑海.生态旅游与良性消费[J].旅游经济,1999,(5).
[6]东方尔.自然生态新世纪旅游业的绿色旋律[J].旅游经济,1999,(5).
[7]傅琰.中国旅游忧思录[J].旅游经济,1999,(2).。

相关主题